首頁 歷史

宋末尋真

第二十九章 招兵買馬

宋末尋真 本自我 2463 2018-03-28 11:06:24

  王振率著部隊在宿州一連待了十幾天,將所得現(xiàn)金銀中的一半平均散發(fā)給了十數(shù)萬百姓,平均好物價,再大貼告示:“今宋室衰微,奸臣專政,欺君害民,天下切齒,人神共憤。吾等雖能力有限,卻有心欲力扶社稷,力御外辱,保得一方太平,使?jié)h族百姓不再淪落為奴隸。但凡忠義之士,敢請相助一臂之力。”

  王振命人將這告示到處張貼,竟引來上萬人慕名而來,一者:王振先前散發(fā)所得財產(chǎn),又平均物價,樣樣俱到,深得宿州周圍百姓之心,百姓們感恩戴德,愿意跟隨。二者:這里百姓盡皆痛恨蒙古兵殘暴,欺壓百姓,早有反抗之心,只恨心有余而力不足,又不通陣仗,沒有主心骨;今番見得王振,眾青壯之士都覺得有希望了,紛紛表示愿意參軍。見得這大好形勢,王振命人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在這數(shù)日間,應(yīng)募之青年壯士,如雨駢集。

  這一仗王振擊敗了吳仁義及三大家族這四個江淮一帶四個最大的漢奸,名震江淮南北,使得附近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所以才有這許多豪杰壯士前來相投。

  隨著消息的傳播,淮水一帶十九個州府十六七萬余百姓群起響應(yīng),各地組織抗蒙義勇軍,齊奔王振所在之地宿州而來,其中還有不少經(jīng)歷過陣仗的好手,甚至綠林好漢。

  王振等人俱大喜,看著來者這么多,一時還有些驚慌,開始還怕養(yǎng)不起,但隨后便想起所得吳仁義幾百萬兩現(xiàn)金白銀,其名下糧店也有五六十間,庫中糧食二十萬石,還有幾千畝良田,便是養(yǎng)三十萬大軍也盡夠了,眾人都歡喜異常,各各精神振奮,練兵、整理事務(wù)等等原本極其無聊之事也變得十分有興趣,令人激動。眾人即便在宿州到濠州這兩州調(diào)練軍馬。還有許多商賈前來資助,加上原本收得的財產(chǎn),給全軍人人都置辦衣甲旗幡。四方送糧食者更是不計其數(shù)。

  值得一說的是,吳守業(yè)順從效忠王振之后,其所管理的吳家族人,除了還有少數(shù)心存不忿之外,其他的原本都是老實之人,親眼見到了王振的所做所為,心中實在敬佩。心底里對王振等人的仇恨也就幾近沒了,畢竟他們之中絕大多數(shù)原本也就不想幫吳仁義,只是迫于其淫威,不得不順從罷了,吳仁義敗亡,也被認為是天理昭然,因果報應(yīng),加上王振對他們也想對普通百姓一樣一視同仁,也就沒了怨氣,只是還有少數(shù)人懷念過去。

  半個多月,共招的士兵四萬六千多,馬匹六千,糧食不計其數(shù),王振等人盡皆大喜,這日幾人聚在一起,擺了個小筵席,眾人飲酒論事,直談?wù)擄嬀浦撂旌?,方罷宴席,朱銅、雷毅、蘇烈這三個更是喝的爛醉如泥,王振、劉敘、李勇民也是喝的半酣。酒至半酣,腹中如火燒,沒有睡覺的心情,王振、劉敘、李勇民三人便互相攙扶著,在街上閑逛,剛出門被北風一吹,三人都不禁打個冷戰(zhàn),抖擻精神,清醒了許多。

  劉敘哈哈笑道:“哥哥,咱們?nèi)缃袢找鎻娛?,兵馬數(shù)萬,同時還有許多起義軍源源不斷的來加入我們,要共抗蒙古韃子南侵;呵呵!以前王烈叔叔在此地限于當時形勢未曾成功,咱們或許能青出于藍勝于藍,在這江淮一帶率眾起義,擊退蒙古大軍,恢復(fù)故土?!?p>  李勇民聽言嘆了一聲,無奈的說道:“誒!劉敘兄弟,你以為起義這么容易???我們不得宋室支持,在此地獨力抗蒙古也是勉強,想要恢復(fù)故土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當年岳飛爺爺都未曾實現(xiàn)這夢想,何況咱們!”

  王振抬頭看了看天空,嘆了口氣,說道:“話說回來,岳飛爺爺當年是為朝著奸臣秦噲所害,還有那高宗皇帝所不容,才未曾收復(fù)失地,如今雖已過百年,但宋室的情況,卻是比當年還差,朝著奸臣賈似道當權(quán),皇帝無能,那賈似道一心只想和蒙古求和,咱們須得低調(diào)些,要不然,恐怕會引起宋室和蒙古的夾攻,埋頭發(fā)展才是硬道理?!?p>  “兄長你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崩钣旅裢蝗徽f道:“兄長你還記不記得咱們小時候偷聽過王烈伯伯和我父親還有蘇廉伯伯的談話?”

  王振想起來,精神一振,說道:“這個自然記得,我記得當時父親每每嘆息,說自己當年太過著急,才至于失敗;還白白害了許多弟兄,父親每當說起,總是搖頭嘆息?!?p>  “不錯。”李勇民哈哈一笑,說道:“我記得王烈伯伯曾說過一策,說早知道后來結(jié)果當時就該低調(diào)些:廣積糧,高筑墻,緩稱王。先低頭發(fā)展實力,等到時機一到,再行起義,定能一舉成功?!?p>  “嗯,這個父親是說過,只是這條政策是父親后來才想出來的,當時都已經(jīng)退到鄱陽湖了?!蓖跽裼行┟院?,一時沒能猜透李勇民話中之意。

  “哎呀!兄長你怎么這時候糊涂了?”李勇民叫一聲,接著說道:“兄長,伯伯當年雖然沒能成功,但是總結(jié)了教訓(xùn),有這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讓咱們學(xué)習(xí)呢!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這招咱們也可以學(xué)??!”

  話音未落,劉敘興奮的跳了起來,叫道:“不錯,不錯,這計策甚妙,就像當年漢末黃巾起義一樣,太平道遍布天下九州,等到時機成熟,那張角將義旗一揮,天下數(shù)百萬之眾群起響應(yīng),差點沒亡了大漢朝?!?p>  “呸!”李勇民啐了一口,說道:“什么話?黃巾起義到后來濫殺無辜不說,這黃巾起義沒能建立個更好的天下,還吹說什么長生不老,不過是欺騙百姓們罷了,不僅失敗了,還極大削弱了漢朝實力,又加上后來群雄逐鹿,間接導(dǎo)致了后來五胡亂華,怎么能拿我們跟他們比?這不晦氣嗎?!?p>  劉敘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笑道:“我…是我的不是,我這不是舉例子嗎?計策是差不多的,只是行動上咱們不能學(xué)黃巾起義。”

  王振哈哈一笑,拍了一下劉敘的腦袋,笑道:“你呀!嗯,不過這計策咱們可以實行,從現(xiàn)在起,咱們就按照這個方法來,明天便派人飛馬流星,去聯(lián)絡(luò)所有要響應(yīng)的起義軍,告訴他們,不要聲張。至于那些已經(jīng)起義了,殺了蒙古兵的,嗯……,可以讓他們化整為零,不要露出大部隊來,按照正常的軍官階級,各管各的,分散埋伏在山里,如果蒙古大軍真的來攻,可各個山頭互相呼應(yīng),不斷小規(guī)模的阻擊、牽制蒙古大軍,使蒙古大軍以為這里只是小規(guī)模的起義暴動,不與重視,同時知難而退?!?p>  “好計策!”劉敘一拍大腿,笑道:“按這樣發(fā)展,咱們部隊實力很快就會擴張,可以讓各處山頭管理人員每一個月送書信來報告手下兵馬、糧草,到時候咱們才好調(diào)動部隊。”

  王振笑了笑,將手往前一伸,笑道:“就這么做,低頭苦干,發(fā)展實力,驅(qū)除韃虜,恢復(fù)中原?!?p>  李勇民和劉敘對望了一眼,堅定的點了點頭,也將手往前伸,按在王振手上,齊喝道:“嗯!驅(qū)除韃虜,恢復(fù)中原?!?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