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父母財迷心竅,竟然要女兒悔婚嫁到王家去。
樊家父母著實是不明白,這有什么不好的,只要攀上王家,從此就飛黃騰達,再也不用受這些年受的苦了。
可樊姑娘依舊不同意,還和父母吵了一架。
自古婚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只是征求樊姑娘的意見,卻并沒有想要聽從的意思,所以樊家姑娘不同意是沒用的,只要樊姑娘的父母同意,她就得嫁到王家而不是嫁給小哥兒。
樊家父母之后就像是變了一副嘴臉,把樊姑娘關(guān)在房間里不說,還直接警告她,說是一定要讓她嫁進王家。
小哥兒知道了這事,跑來樊家,樊家知道自己理虧,但想著女兒是自家女兒,還不能做主了?
他們想了個辦法,只要小哥兒能立馬湊齊彩禮,他們就把女兒嫁給小哥兒,如若不能,就把女兒嫁給王家,若是他不同意,那這事直接也不用商量了,他們女兒嫁定王家。
這明顯是知道小哥兒拿不出那么多彩禮,要讓小哥兒知難而退,要求雖然無禮,但為了樊姑娘,小哥兒還是答應了。
那時正值出口興旺,海運缺人吶,特別是有頭腦的,村子里很多年輕人都到海上務(wù)工,小哥兒雖然家里窮,但也沒讓學業(yè)荒廢著,成個無腦農(nóng)民。
管海事的曾經(jīng)來過村子,知道他懂算法,還特地來請過他,但父母不同意,因為海運,是要隨船的,一年里多少跟船的去了就沒回來過,他是家里的獨苗,要是死了,父母便無人養(yǎng)老送終。
不過商人就是商人,只管利益,既然風險高,多花點錢雇人就是了,況且那么多人沒飯吃,談什么活著,上艘船干活就能活命的話,還是有很多人樂意的。
他給小哥兒的價錢比那些工人更高,而且似乎是因為他懂點算法,那人對他更是比其它人要欣賞。
為了樊姑娘,小哥兒也是拼了,居然跑去了管海事的人家里,當時大老爺們都在,似乎是在談一批貨的事情,他打擾了他們,也沒怪罪他,反而還拉著他給那些大老爺介紹。
“這就是我之前給你們介紹的那個年輕人?!?p> “若是海事有他,這批貨的清點自然是沒有問題的?!?p> 那些大老爺聽了,又看看小哥兒,似乎很滿意,“那這批貨就有勞您了。”
管海事的送各位老爺出去,小哥兒還在那站著。
等管海事的送走那些老爺,折返回來,笑盈盈的看著他。
本來這次他都以為生意是談不成了,這次要運送的貨量巨大,他手下的賬房先生本來就用人緊張,根本不可能抽調(diào)那么多過去。但就在剛剛,下人竟然通報這小哥兒來找他,說要去海上。
“說說吧,怎么想到要來我這,我記得你家是不同意這事的?!?p> “大老爺,是錢的事,具體的您就別管了,只要您肯花錢雇我,在下以后都為您辦事?!?p> “既然你都這么爽快了,我也不給你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