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西漢長歌

第032集:鴻門出逃

西漢長歌 槿賢 2497 2018-07-17 14:03:12

  書接前文。

  原來張良的突然離席是為了到外面找樊噲,搬救兵來救劉邦。樊噲一看張良過來,連忙問:“先生,里面情況怎么樣?”

  張良回答:“危險極了,眼下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樊噲一聽當即起身,說道:“讓我進去,我要和沛公共生死!”于是就有了前文書我們所說的樊噲闖帳的情節(jié)。

  面對項羽的問題,樊噲一抹嘴角,說道:“我死都不怕,還怕喝酒么!”

  接著,樊噲就開始數落項羽了:“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恨不能殺盡,用刑恨不能用盡狠招,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了他。懷王與諸將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如今沛公率先入關,封鎖府庫,還軍灞上,日日夜夜等待著上將軍的到來。封鎖函谷關,那是為了防止盜賊入境。然而對于如此勞苦功高之人,不但沒有賞賜,反而聽信小人之言要懲罰于他,我切為上將軍所不取也?!?p>  項羽只說了一個字:“坐。”樊噲挨著張良坐下。

  樊噲闖帳看似魯莽,但其實是大智慧。一來,他打斷了項莊舞劍,終止了這個刺殺節(jié)目。二來,樊噲所說與劉邦所說完全吻合,更加證明了劉邦的清白。樊噲所說的話我們可以仔細品讀——

  第一條:先說秦王有虎狼之心,既是在罵秦王朝,也是暗指項羽,這里有警醒的作用,你若是也像秦王那樣殺人無數,天下也要背叛你。

  第二條:樊噲拿出懷王之約來壓項羽,這與劉邦的陳詞有相仿之處。

  第三條:樊噲轉而夸劉邦先入關中卻對金銀絲毫不挪用,還軍灞上,封鎖函谷關只是為了防止盜賊入境,這就是重復劉邦的話,應證了劉邦所說的真實性。

  第四條:樊噲為劉邦喊冤,有功之人得不到賞賜,還要聽信小人之言誅殺之,也在暗指項羽聽信小人讒言。

  第五條:建議項羽不要這么做,提醒項羽。

  這五條下來,項羽被噎得無話可說,只好讓樊噲坐下。我們都知道,樊噲是一個屠狗的屠戶,倘若樊噲的這番話出自一個書生之口,或許還有附會之嫌,但這番話出自一個武夫之口。樊噲沒讀過多少書,文化水平估計都還不如他大哥劉邦,但正因如此,這番話才容易讓人信服,項羽也喜歡聽聽這個武夫怎么評價劉邦,如此一說,項羽對劉邦的猜忌和恨意蕩然無存,開懷暢飲。

  項羽開懷暢飲,劉邦卻只是舉著空酒杯附和著。臉上笑著,劉邦心里可是在算計著,此地乃是非之地,不能久留,要想個辦法立馬逃走。巧的是,劉邦熟悉從鴻門到灞上的路線,一條大道,路程四十里。還有一條小道二十里,但是比較難走。這多虧了蕭何從秦國丞相府里搬出來的地圖,不然劉邦也計劃不出逃跑路線。

  逃跑路線制定好了,是走小道,那具體的逃跑計劃呢?劉邦思忖片刻,心里就有了主意,于是起身向項羽施禮,告便出門去了。項羽沒在意,繼續(xù)端著酒杯喝著酒。

  劉邦出去,也順帶把樊噲拉了出去,項羽也沒有制止,顯然是放松了對劉邦的戒備。我們說范增在一邊干瞧著劉邦帶著自己的親信出去嗎?他想不到劉邦是在密謀出逃嗎?范增對劉邦那可是一萬個不放心,但是自己的三條計策全被劉邦破了,還把項羽好好地忽悠了一遍,范增心里正生氣呢,再加上張良在一邊看著范增,擔心這個老滑頭又要出什么詭計害劉邦,于是在劉邦出去后一直向范增敬酒,范增離不開座位,又不能越過項羽發(fā)號施令,命令外面的刀斧手殺了劉邦,心里氣得要命,酒都不想喝了。

  劉邦上廁所是假,要借機逃跑是真。張良在劉邦出去有一段時間后起身向項羽施禮,說道:“這么久還不回來,怕是沛公喝多了找不到地方了,我去找找他?!表椨鹜?,張良也出了大帳,一把就被樊噲拉到一邊,張良抬頭一看,劉邦帶來的大將都在呢。

  之前劉邦和樊噲出來時,劉邦說:“我就這么出來了,還沒有和上將軍告別,這不太好吧?”樊噲說道:“哎!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不想著趕緊逃跑,講什么禮節(jié)?。 鼻∏纱藭r張良過來,樊噲把張良拉了過來。

  劉邦會不想著逃跑還要和項羽告別嗎?顯然不會。大家往后看,劉邦的自我保護意識是很強的,如今自己性命堪憂,他肯定想著怎么跑。要不然劉邦為什么不等著宴會正常散席后颯然離去呢?而史書上說劉邦還想和項羽告別,那就是一種政治美化。

  劉邦看了看自己帶來的能臣們,面容冷峻,嚴肅說道:“我決定從芷陽小道回到灞上,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你們就別騎馬了,動靜太大。子房,你留下來斷后?!?p>  張良同意劉邦的出逃計劃,問:“那沛公可有帶什么禮物嗎?”

  劉邦掏出一雙白壁,一對玉斗,對張良說:“我本想把這雙白壁獻給上將軍,這對玉斗獻給亞父,可是他們都在生氣,我也沒好拿出來,現在就由你代我轉交給他們吧?!?p>  張良接過禮物,劉邦又說:“此次到灞上估計有二十里路,你估計著我差不多到了灞上,你再進去。”

  張良點頭應諾,劉邦小心翼翼地牽過自己的馬,上馬緩緩地出了鴻門,向灞上方向走去。四員大將手持盾牌長劍,步行跟在劉邦后面。

  我們說劉邦難道不想馬上飛快地跑出鴻門回到灞上嗎?當然想,但那樣也會弄出很大的動靜,萬一讓范增察覺,派兵來追,那劉邦就必死無疑了。他寧可自己騎馬,其余四員大將步行跟隨,也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可以看出劉邦自我保護意識有多強。

  劉邦留下張良斷后,那一百隨從直接不要了,四員大將沒有馬匹,只能步行,萬一出了什么亂子或者意外呢?劉邦除了在保證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做出這些安排,也說明了了劉邦帶來的人都是精英。劉邦不相信項羽會對張良怎么樣,以張良的聰明才智,怎么可能就那么容易出意外呢?那一百隨從,項羽總不能殺了他們,那是失人心的,何況項羽對自己已經沒有了敵意,善待這些人就是了。四員大將只要跟著自己走,總能平安到達灞上的,自己沒有弄出大動靜,唯一想要殺劉邦的范增不知道自己逃跑了,誰還會追殺自己呢?在如此慌亂的情況下,劉邦還能保持鎮(zhèn)定,制定出這樣天衣無縫的出逃計劃,不得不佩服劉邦的沉著冷靜。

  劉邦離開了鴻門,張良在鴻門大營里亂轉,以此拖延時間,給劉邦爭取更多的逃跑時間。恰好此時,項羽派陳平出來找劉邦,張良和陳平走了個對臉。陳平在宴會上的小動作張良看見了,看得出陳平也是向著劉邦的,那么項羽派陳平出來找劉邦,陳平當然不會認真,看到張良后詢問道:“沛公何在?”

  張良也裝傻:“不清楚,找找吧。”

  兩個人就一起在大營里亂轉,一起為劉邦爭取更多的逃跑時間。

  陳平也是通過這種方式給自己開了條后路,他看出了項羽政治上的短淺,看得出劉邦將來發(fā)展的空間很大。而這條后路的開辟需要連接點,張良就可以作為這個連接點。陳平知道張良是劉邦手下的大謀士,大謀士的智慧不容小覷,今日一見,陳平心里有底了。

  張良看時間差不多了,打算進大帳,陳平暗暗對張良說了句:“沛公好度量,子房真長策?!保ㄎ赐甏m(x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