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ㄈ?、封禪)
汴京,皇宮大內,凝和殿。
柔福帝姬正和大晟樂的樂師們緊鑼密鼓地排練著舞曲。帝姬挽著一個墮馬髻,身穿淡青色褙子,身形纖秀,婀娜多姿,在一群伴舞的宮人中,更顯得清清裊裊,逸雅出塵。
她的母妃王貴妃在一旁,看見女兒舞技純熟,心下也稍稍安了些。
王貴妃吩咐宮人稍作休息,把柔福喚到身邊,拉著她的手輕聲問道:“瑗瑗,這些時日來你可是受累了,眼瞧著又瘦了一圈了。明日便要隨你爹爹啟程去泰山了,這祭祀的舞蹈娘見你跳得已頗有神韻,只是不知那祝禱的祭文可已背熟?”
柔福見母妃那小心緊張的神情,知道她在擔心什么。便答道:“娘親放心,女兒早已背熟?!?p> 官家是位風流天子,他的后宮中有許多美麗的女子,柔福帝姬的母妃并不是很受寵,故而一向膽小謹慎。
柔?;叵肫饋?,小的時候她和母妃一年能見到父皇的次數屈指可數。
去年,柔福也是偶然間聽到宮里的內侍們閑談才知道,宮里新來了一名道士,名叫王老志。他給爹爹進獻了乾坤鑒法,爹爹大喜,忙命人鑄造了乾坤鑒。
據說乾坤鑒鑄成之日,王老志于乾坤鑒下占得一卦,解之,乃是去年中秋時爹爹同喬母妃、劉母妃的燕好之語。爹爹驚之奇之,當下便封了王老志為洞微先生,從此對他的術法深信不疑。
那時候的柔福還不知道,她的命運也將隨著這個洞微先生的到來而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數月前,這位官家親封的洞微先生又在乾坤鑒下占得一卦,此卦解后,乃是一生辰八字。
洞微先生告訴官家,這個生辰八字的人,命格尊貴,前世乃天上的仙人,今生特來到人間追隨陛下。若是男,則能安邦定國;若是女,則能福佑國祚。
官家聞言甚是歡喜,急忙派人查找,結果發(fā)現這生辰八字竟是自己的第二十皇女柔福帝姬。從那之后,官家頻頻駕臨凝和殿,王貴妃眼角眉梢皆是喜樂,柔福心中也很是高興,她喜歡看娘親笑,娘親笑起來很美。
一日,柔福正陪著母妃下棋解悶,忽見爹爹帶著一位道人來到了凝和殿。
那道人頭戴銀蓮花冠,一身鴉青色道袍,道袍上繡著周易的八種卦象,用一種神秘的順序排列著,望之讓人生畏。
爹爹告訴她,這道人便是洞微先生王老志。
柔福發(fā)覺這洞微先生一直盯著自己手中的昆吾靈珠手鏈,心下不悅,便用袖子擋了擋。
王老志意識到自己失態(tài)后,迅速地收起了眼神中的疑惑,拂塵一甩,向官家道:“是這位帝姬無誤了。官家,這泰山,又稱登備之山,上古的巫師就是憑借此山來往于天地之間,以反映民情,傳達神意。如果天下太平,祥瑞頻現,若官家能親登泰山封禪,由帝姬祝禱祭祀,定能上達天意,下安黎民,四海升平、萬國來朝……”
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據《史記·封禪書》張守節(jié)《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筑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泰山封禪是古往今來最莊重盛大的儀式,它象征著帝王的皇權是受命于天,乃奉天承運。
柔福不知道泰山在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是封禪,但是她看得出爹爹眼中流露出的那種近乎瘋狂的期待和熱忱。
那道人臨走之前,寫下了一篇祝禱的祭文讓她背熟,并告知她會有大晟府的宮人來教她跳祭祀的舞蹈。
官家也再三囑咐,讓她一定要將勤加練習,祭祀大典上絕對不能出任何的差池。柔福一一應承,她心想:如果這一次表現好了,爹爹一定會多來凝和殿看望娘親的吧?
冠蓋相望,結駟連騎。
十月初四,在洞微先生和蔡京的安排下,以玉輅載乾坤鑒為前導,柔福和官家在龐大的儀扈從下居中,文武百官緊隨其后,封禪隊伍浩浩蕩蕩向泰山進發(fā)了。
大隊人馬走了十七天,才從汴京來到泰山腳下。
這是柔福第一次離開汴京,她悄悄掀開轎簾,以手擋住刺眼的陽光向轎外望去,但見儀仗、士卒遍列山野,兩步一人,數步一旗,從山下一直排到山頂,其氣勢宏大肅穆。
十月二十三日清晨,此時柔福已跟著官家一同齋戒了三日,一大早便被身邊的嬤嬤喚醒,起來梳妝打扮。
今日是隆重的祭祀大典,柔福梳著飛天髻,穿著綾錦院官特制的禮服,跟隨官家乘金輅,備法駕,在眾臣簇擁下,一起登上南天門,來到岱頂神廟,舉行隆重而繁瑣的儀式。
洞微先生在祭壇之上奉玉圭、念祝詞,封祭昊天上帝及五方諸神,大晟府的樂師們在一旁擊鼓吹簫,聲樂陣陣,響徹云霄。
這震耳欲聾的聲樂、焦灼熾熱的陽光,讓柔福覺得有些眩暈。
她望著洞微先生將最后一張符紙扔進香爐后,口中念念有詞,香爐中的火苗“噌”的一聲躥得老高。她微微轉頭,望向她的爹爹,這個天底下最尊貴的男人。
此刻官家站在泰山之巔,頭戴二十四梁通天冠,組纓翠縷,玉犀簪導,身穿云龍紅金絳紗袍,白襪黑舄,佩綬如袞,如凌霄殿上的神君,面容如玉,豐神雅逸。
“爹爹為什么不像皇帝,而更像是一個……道士呢?”柔福被自己突如其來的大不敬想法驚到了。
此時忽而聽到洞微先生擊罄為號,連忙斂神靜心,伴著樂師們的聲樂拾級而上,登上祭壇。
高臺上柔福廣袖長舒,步步生蓮,仿若九天神女下凡,神姿綽約。她在泰山之巔將洞微先生所寫的祭文,祝禱天地: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揚枹兮拊鼓,疏緩節(jié)兮安歌,
陳竽瑟兮浩倡。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突然,地動山搖,日月無光。
一陣狂風自泰山深淵處吹來,將祭祀的神幡和儀仗吹的東倒西歪,眾人在驚恐中更是不辨南北。
人群中只聽見有人大聲的喊著“護駕!護駕!”,繼而又聽見有人疾呼“官家,官家,不好了,帝姬不見了!”
“快傳洞微先生!”
“洞微先生亦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