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園木青青相予歡

第三十六章 娘家

園木青青相予歡 代代代代王 2032 2018-09-14 18:00:00

  初二,薄雪輕飄。

  一家人穿戴一新,拎著大包小罐兒出門。

  路過侯家院子,說幾句吉祥話,告知回吳氏娘家。侯老太太便囑咐媳婦兒去地窖里拿兩個菜頭,道不是稀罕物,吃個新鮮。

  冬日少有新鮮果蔬,家境稍好些的,便挖地窖儲藏,到冬日再拿出來。

  因此,這兩個菜頭,若在年前集市上,也賣得不便宜。

  一家人推脫不下,方才收下,道謝離去。

  到田家,見門口張燈結(jié)彩,這才有過年的氛圍。

  蘇世澤上前叩門,開門的是田良,一身墨色棉袍,玉簪束發(fā)。背脊挺直,溫潤爾雅。

  “大伯,大伯娘,新年好?!?p>  見來人,忙作揖行禮,眼神瞟至二人身后,見小人兒著一身藕色襖子,小臉靈秀,像是胖了些,彎彎眉毛下閃動一雙烏黑發(fā)亮的眼睛,流露出聰穎。

  “好好好!”蘇世澤笑著夸贊,“良哥兒愈發(fā)俊朗,來年做媒的怕是要踏破門檻了!”

  田良頓覺耳根發(fā)燙,“大伯說笑,快進屋罷!外頭冷!”

  說罷側(cè)身,請人進門,二人笑著走進去,他便落到后頭,跟在蘇木身側(cè),低聲道:“蘇木妹妹,新年好!”

  蘇木歪著腦袋,笑著回他,“田良哥,新年好!”

  田良只覺耳根更燙了。

  蘇世澤道明來意,田大爺立馬讓兒子去魚塘撈魚,兩條大鯉魚,足六七斤。

  付過錢,道完謝,繼續(xù)趕路。

  二灣在鄰村,順官道足兩個時辰腳程。蘇世澤決定走小路,雖盤旋,能節(jié)省半個時辰。

  小路穿梭在個屋落,每每路過,偶聽狗喚。那叫喚聲可不是善意的,似要撲上來撕咬,好在關(guān)在院子里,倒是見不到那副猙獰模樣。饒是如此,小虎子依舊嚇得不輕。

  蘇世澤便將小虎子抗在肩頭,虎子捧著他的臉,起初害怕,后覺好玩,笑一路。

  聽這名字,本以為二灣臨河,依山傍水。

  哪想竟是綿延的山丘,田地頗少,多種果樹,適宜養(yǎng)雞鴨。

  走了好幾個田埂,穿過好幾片果林。一排柑橘樹下掩映著一座破敗的瓦房,屋頂好幾處瓦片破碎,搭著稻草。墻壁斑駁,黃泥糊得顏色深淺不一,新舊都有。

  門庭冷落,很是蕭條。

  “爹、娘,小弟!”吳氏歡喜喊道。

  一個皮膚黝黑的少年自破舊門扉探出腦袋,一臉麻木,見著吳氏,眼睛亮了。

  一把推開大門,回頭喊道:“爹、娘,我姐回來了!”

  說罷!奔過來,至眾人面前,卻拘謹停下。

  蘇木偷偷打量,單薄的棉衣已辨不出顏色,袖子略短,露出小半截手臂。棉褲也是一樣,破爛的布鞋上露出一節(jié),在寒風中凍得發(fā)紫。

  “三兒!”吳氏上前,拉著弟弟的手,一片冰涼,頓覺眼睛發(fā)酸。

  “二丫?二丫回來了?”吳老爹夫婦相扶走出來,衣衫破舊,身形矮瘦,瞧著卻精干,是常年勞作之人才有的。

  “娘!爹!”吳氏奔過去,抱著二老,再是忍不出,哭出來。

  夫婦倆老淚縱橫,嗚嗚的哭。

  二人孕有三個孩子,老大早夭,獨留一雙兒女,女兒命運坎坷,嫁得不好,吃好些苦。兒子到成婚年紀,卻無人上門。只因家境太過貧寒,哪有女娃愿意上門吃苦。

  蘇世澤有些不知所措,愣在原地,蘇木手肘碰碰他,低聲道:“爹,去問好!”

  “???哦!”他反應(yīng)過來,走上前,朝二老鞠躬作揖,“爹,娘,過年好。”

  吳氏忙擦干淚,站起身,苦笑道:“瞧我,只顧著哭了,竟把人撇一旁。”

  說著于家人一一介紹,姐妹二人嘴甜,一口一個外公外婆,喊得夫婦倆笑得合不攏嘴。

  于他們最高興的還是夫家對女兒好,瞧那穿著打扮,跟個少奶奶似得,感慨萬分,二丫是熬出頭了!

  “爹、娘,沒什么好東西,拎這些來給您二老拜年,莫怪罪!”

  “哎喲!這般客氣,貴重了!”

  見蘇世澤手里拎了魚菜,籃子罐子,夫婦二人受寵若驚,忙叫小兒子接過,“一路勞累,快進屋!”

  三兒一一接過,來回兩趟才將東西歸置好,他一把抱起小侄兒,虎子便脆生生的喊他舅舅。

  低聲問道:“乖,跟舅說,他們待你好不好?”

  小虎子歪著腦袋,似在思索,最后搗蒜般點頭。

  因一家子的狀況,蘇木對屋子里的破敗,沒有太驚訝。

  吳大娘搬來板凳,面露歉色,“兩姑娘坐床上,天兒涼,我去生個火盆。三兒,燒把火,端些熱水來。走這一路,定是凍壞了!”

  說罷,帶兒子去炤屋。

  吳大爺不善言辭,只看著幾人笑得合不攏嘴。

  “爹,你坐。”吳氏攙著老爹坐下,“孩子們知禮,你不坐著,他們便拘謹。”

  “好!好!好!”吳大爺直著條腿,艱難坐下。

  眾人也就落座,蘇世澤擔憂道:“腿得去看看?!?p>  吳大爺仍是咧著嘴,“不妨事,年歲大了就是這般!”

  兩人開始聊起山上果樹,地里莊稼,說起這些,吳大爺才有幾分神氣。

  吳氏的大哥來的晚,生下來身子就不好,幾次險些喪命,老夫婦都將他從鬼門關(guān)拉回來,為此欠下不少錢。三歲那年,終是熬不過病痛,去了。

  家境本就不甚富裕,因這一變故,愈發(fā)窘迫。

  好在后頭順利生下一兒一女,倒是無病無災(zāi),僅靠山頭二畝果園度日,將將溫飽。

  說著,兩人就要上果園瞧瞧。

  閑的無事,坐著也拘得慌,姐妹二人欲跟隨。

  綿延的紅土地上整齊種著一排排、一列列果樹,枝椏修建整齊,裹上碎布防寒。園子邊上還開了一片甘蔗地,此刻已被大雪覆蓋。

  吳大爺?shù)溃收嵩诓煌瑫r期,需肥不同。重施基肥,適時分期追肥。如果只施追肥,而不施基肥,則甘蔗容易長成頭重腳輕,上粗下細,容易倒伏。反之只施基肥,不施追肥,則后勁不足,形成“鼠尾蔗”,影響產(chǎn)量。

  別看這一小塊地,照他的法子來栽,足比人一畝。

  蘇木聽得似懂非懂,卻知道吳大爺是培栽好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