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三人面面相覷,如果真如卡娜說的,就證明姚興與盧循這南北兩方的梟雄已達成某種協(xié)議,暫時合作瓜分荊州。
如今朝廷的兵力都集中在遠征南燕以及天師道的叛亂上,風雨飄搖中的荊州只能獨力應對姚興的奇兵。
而姚興的出現(xiàn)也給連師莫出了個難題。
他原計劃即使巴陵失陷,在天師道行軍路上迅速打勝一兩突襲場,先安定江陵城的民心,到時未必沒有守住江陵的資本。如今看來此舉行不通,就算荊州的騎兵再精良,恐怕也不是北方羌族騎兵的對手,更何況對方可是姚秦皇帝的親兵。
想到這,連師莫暗自心驚,姚興該不會親自來吧。
不會不會,連師莫連忙把煩躁的情緒排出腦外,他們在北方可還在和劉裕交戰(zhàn)呢。
“姚秦騎兵戰(zhàn)必爭先,沿途必然造成極大的破壞。到時難民涌入江陵,以我們現(xiàn)在的儲備,將會很緊張,我們應當提早向周邊村鎮(zhèn)調動糧草,做好守城的準備,師莫需做此安排”。
“是!是否應當向雍州求援”。
“好主意,另外聯(lián)系敗軍就拜托安幫主了,我會派人協(xié)助安幫主,這次行動會全程聽從安幫主”。
劉道規(guī)雖與安士誠并不熟悉,不過在這用人之際,應當給與振荊幫這些地頭蛇足夠的信任。
“多謝大人”安士誠臉上雖只是普通客氣的表情,心中暗贊,這位劉大人也是個遇事不拘泥的不俗角色。
“請大人準許師莫隨安幫主同往”連師莫狡黠的一笑“師莫或許能給盧循一個驚喜”。
連師莫走出刺史府時,天已經蒙蒙亮,劉道規(guī)還有公文需批閱,而安士誠決定親自前往長沙一帶,匆匆告辭回去安排一切,準備下午立即出發(fā)。
其他人無暇理會連師莫的這個上午,他決定去一趟刺史府附近城北大街的糕餅鋪。表面上去吃早點,實際上那里真正的老板老叟,是顧成一早安排在江陵城的。他需要知道前線最新情報,而且安士誠之外他還需另做安排。
“老板,是否有建康來的新花樣”?連師莫輕搖著折扇,徑直踏入小店。
“本地人吃不慣,老朽做的不多,公子有興趣不如入內先嘗嘗”原先倚墻坐著的老人,眼中精芒一閃,丟下手頭的事,將連師莫請入屋內。
“見過公子,老叟這間屋所有墻上安有隔板,公子可以放心說話”老叟是顧成安排的釘子,連師莫還是第一次來老叟的小店。
“外面的就是風婆婆吧”釣叟與風婆是幾十年前著名的一對飛賊,后庇護于王府。王府被付之一炬后,輾轉各地,最后隱居在此配合顧成。
“老叟,我們在長沙和巴陵還有人嗎”。
“長沙煙雨樓老板佩云是蘇先生的人”老叟嘴里的蘇先生就是蘇瑜“不過,已經三天沒有消息傳來了,令人擔憂。小楚與鐵漿幫祝老大有生意往來,還沒回來,應當還在巴陵,我已囑咐他在城破前一定要離開”。
“老叟你似乎不看好巴陵可以守住”連師莫訝道。
老叟地上一節(jié)紙條“這是小楚昨天傳來的消息,如今巴陵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外有強敵環(huán)伺,內有奸商哄抬物價,謠言四起。而城中將領卻不聞不問,真是奇怪”。
連師莫邊看著老叟的字條邊說道“劉藩如今兇多吉少,將領分為兩派,沒在城中打起來已是十分克制了。唔,這個蘇子山是誰”?
“他是巴陵另一大幫巴陵幫的龍頭老大,據(jù)小楚說巴陵幫在長沙失陷后反而士氣旺盛,在這非常時期還四處攻擊鐵漿幫的據(jù)點,令人生疑”。
“看來有人下重注賭天師道勝。老叟,有些事你需替我安排”。
“少爺請吩咐”!
“我要知道在長沙城外散落的荊州兵的下落,越多越好,此事暗中行事,別讓荊州的人發(fā)現(xiàn)與我有關”。
“少爺放心”。
“另外,你和顧成說我需要幾個高手”想起蘇瑜提過的天師道伏魔團,連師莫不由眉頭一皺“哦,對了,你說的小楚是誰,倒是個機靈的人,讓他來幫我吧”。
“少爺想要楚江南?我會通知他來協(xié)助少爺,此人武功不俗,會幫上少爺?shù)摹闭f罷,老叟拿出一張羊皮紙“這是我們常用的暗記,少爺記下就好”。
半個時辰后,連師莫提著糕點盒,告辭了老叟。此時離安士誠約定的時間還有個把時辰,他猶豫要不要去安士誠那里看看。
就當他即將走出小巷時,對街走來一個熟悉的威猛身影,與他相伴的還有三個荊州的名士。
唯有一人從未見過,此人相貌堂堂,看起來一副宗主級別的氣度。就在連師莫打量他的時候,那人立馬有所感覺,迅速扭頭向這邊看來,嚇得連師莫連忙裝作與人打招呼,然后跟入一家小店。
許久沒有異樣,連師莫悄悄從墻后探出頭,遠遠瞧見幾人走入酒樓。
他已認出那個威猛老人是幾日前剛碰過面的紀元綱,就不知那個未知高手是誰,能讓紀元綱在這個時期仍要與他會面。
巴陵城外里許的江面上,一條平平無奇的貨船,似乎因巴陵城上升起的濃煙卻步。
“好個盧循”船首兩人中,其一兩肩寬大的馬臉老人指著遠處看似僅有窗戶大小的城樓道“姚兄你看,憑這一招就可看出盧循此人已達到剛柔并濟,陰陽相生的境界,難怪劉裕當年重做九品高手榜,盧循還在我之上”。
若連師莫在此定會大吃一驚,因為姚興果然親自來了。
而身后眾護衛(wèi)望著城樓,都對馬臉老者說的大為不解。
唯有他身旁那個鐵鑄一般的中年漢子,瞇眼望著巴陵城道“譙兄近些年在成都韜光養(yǎng)晦,武功早有突破,九品高手這種虛名,不必在意”。
原來那馬臉老人竟是盤踞在晉西邊,一直蠢蠢欲反的西蜀王譙縱。
當時朝廷選才有著名的“九品中正制”,東晉武林中也有與之類似的“九品高手榜”。
之前,此“九品高手榜”并非是武林人士私自定的,而是經過了當朝名士的認可。所以此榜中大多是在社會上很有身份的,比如名士,或者是政治風云人物。
但是有許多本土豪強或者布衣俠客卻不服,因為他們沒有很高的社會身份,縱使武功高超,也進不了此榜。于是他們也商量了一個“九品高手榜”,被稱為外九品高手榜。
內外九品,之前都只限于當時南方的武林范圍,但懂武之人都高看外榜一籌。
再到后來,從淝水之戰(zhàn)至桓玄叛亂稱帝,短短數(shù)年間南方打亂,內外九品高手榜上人物或死或隱退者大半數(shù)。而北方諸武人也嘲笑南人故步自封,對南方九品高手榜表示不屑。
直到劉裕作為盟主擊敗桓玄救回皇帝后,為彰顯南方朝廷為正統(tǒng),顯示北伐的決心,與幾位游歷過南北的佛道高人一同,再作內外九品高手榜。
盧循與譙縱作為南北武林頂尖的九大高手之二,位列內九品高手榜中第五第六,而如今外九品高手榜的定位,已是內九品高手榜的候補。
如姚興之流,僅僅是外九品中下游,因此譙縱這些話,他聽來有些不是滋味。
“姚兄近些天傷亡如何”?
“虧的周胄和我說,希望我們兩軍方便攻打兩個城門,讓巴陵首尾難及。擺明就是不信任我們,不過也好,表面上看我們傷亡不少,實際上基本沒有損耗我們的兵力”。
“既然盧循親自出手了,巴陵城絕守不過今天,我們回去吧,這口頭湯就讓給他”。
姚興走入船艙,又突然回頭道“對了,南燕要完了”。
“那劉裕應當好好謝過大王,若不是大王借故撤去駐扎在洛陽的重兵,南燕的那些墻頭草哪會那般干脆向他乞降”。
“還不是譙兄的好計策”。
兩人相視,哈哈大笑,似是多年的好友。
“三日內,劉裕取勝的消息必傳到巴陵,到時盧循定為取荊州或是攻打建康而頭疼。相識一場,我們不如好心幫幫他做這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