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馬進城,不少難民們看到劉清明依然是熱情的打招呼。
“大人!”
“劉大人!”
“大人回來了?!?p> 劉清明在馬上沖大家點頭示意,進入城中來到縣衙內堂,他有翻找了一圈,還真有封丘城的建筑分布圖。
雖然已經很古舊,落滿飛塵,但圖紙展開,整個封丘城的建筑平面圖,頓時映在觀眾們的眼前。
劉清明看了看,看懂了個大概。
圖紙上,除了縣衙標注了出來,也分為三個部分,一個個屋頂形狀的格子,應該是居民的房屋,但格子之中還有字,就有點不理解了。
除了這些,還有市場所在地,前后城門,以及城外部分線條,彎曲的山脈和河流貌似。
“這些房屋圖形并不是真的代表一間房子,而是一個區(qū)域的劃分,就像現(xiàn)代的小區(qū)一樣,圖案里面的兩個字,便是小區(qū)的名字。”北大歷史系齊教授說道,善意的講解給劉清明聽,封丘城兩千多戶人呢,但地圖上這點圖案,肯定不可能是所有住戶。
“齊教授來了?。 笨吹奖贝髿v史系齊教授的字幕,劉清明連忙打招呼。
“剛下班,這些天都在研究四書五經?!北贝髿v史系齊教授說道。
劉清明笑笑。
看來上次錄制的文學典籍,這些歷史學者們還沒研究完,難怪這幾天他們都沒怎么說話。
“原來古代的建筑群也分小區(qū)啊,你們覺得,福利院和敬老院該建在什么地方?”劉清明向直播間里的觀眾們詢問。
“考慮內外環(huán)境,對周圍的居民不造成影響,最好是建在居民區(qū)周邊的地方?!币粋€人并不孤單說道。
“我看西北城角那里不錯,福利院和敬老院人多的話,盡量不要打擾到周圍的人,要是少的話,到不用考慮這些。尤其是孩子,靠近城墻的地方,能單獨一。而老人又容易生病,環(huán)境不好更容易受到影響?!泵髂耆矍俸Uf道。
劉清明看著兩位在市規(guī)劃局的專業(yè)意見,不禁點點頭。
說的很對,尤其是福利院的孩子,在鬧市區(qū)容易發(fā)生意外,靠近居民區(qū),也確實會吵到正常居民的生活。
建在城墻角落,倒也安全。
“我倒是有不同的意見。”怎么不是我說道。
“有什么不同意見,盡管說出來?!眲⑶迕髡f道。
“我覺得,遠離居民區(qū)是不錯,但是要先考慮到環(huán)境問題,封丘城的城墻又不高,孩子們調皮搗亂的性子,爬墻爬樹的可是常事?!痹趺床皇俏艺f道。
“而且福利院和敬老院在一起,孩子更是會吵到老人吧?”
“額……你說的也有道理?!?p> 劉清明想了想,看著封丘城的建筑圖紙,說道:“這么一說,我突然想起來,既然老人兒童要安置,難民一樣要安置,光封丘城里肯定安置不下這么多人,不如先考慮難民的安置問題,然后在說福利院和敬老院。你們說呢?”
“對!”
“不過,你要往哪安置?”
“一起吧,難民的安置還有福利院和敬老院,一起規(guī)劃建設。”
三個觀眾說道。
劉清明拉了個私聊界面,好能夠看清他們的意見。
“嗯,我也是這么想的,不過這么多難民安置在哪?”劉清明說道。
“肯定要擴建封丘城了?!?p> “往東面擴建吧,城北有地,城西地勢又低,城南的話占著官道,往東擴充最好,城東地少征收容易,而且地勢高?!?p> “贊成,封丘城再往東正好有山,干脆向東邊擴張城市,城墻也要重建,建設的高點,將來各地農民起義,隋朝進入戰(zhàn)亂時期,難保封丘不受波及?!?p> 劉清明再次點點頭。
“城墻的事情先不急,往東擴建可以,本來可用耕地就少,不占百姓耕地是好事。就往東建設吧。”
劉清明接受三人的意見,最終確定,先等難民的人數(shù)統(tǒng)計出來,規(guī)劃難民的安置之后,然后在確定孤兒和老人的問題。
至于城墻,這個倒是不著急,先解決了眼下的問題再說。
取消了私聊界面,正在這時,府中下人跑了進來。
“老爺,婉兒姑娘讓小的叫你回去用飯?!?p> 劉清明這才注意到時間已經是七點多鐘。
“不用,回去告訴青蓮和婉兒,不用等我,我處理外手頭上的事情就回去?!?p> “是老爺。”下人離開。
劉清明也跟著走出縣衙,來到城外。
孔慶希,諸功曹等幾個官吏,還有鄭旺和周武等人都在。
“孔慶希?!?p> “小叔?!?p> “難民的人數(shù)統(tǒng)計一下,看看有多少是孤老和孤兒,總共有多少戶難民,統(tǒng)計出來給我送來?!眲⑶迕髡f道。
“已經統(tǒng)計過了?!笨讘c希說道。
“統(tǒng)計過了?全都統(tǒng)計了?”
“是啊,諸功曹!”孔慶希喊了一聲,諸功曹聞聲連忙跑來過來,從懷里取出一個登記冊,說道:“大人,難民都已經登記在冊了,大人請過目?!?p> “小叔,諸功曹等各位大人,知道小叔要將難民安置在封丘城,所以就跟幾位大人一起,將難民的人數(shù)都統(tǒng)計出來了?!笨讘c希說道。
諸功曹等人為了表現(xiàn),確實用心不少。
從昨天他們就開始統(tǒng)計難民人數(shù),并且登記造冊,今天把其他受災的村子里的難民又都接到這里之后,也把每一個人都做了登記。
而且登記的很詳細,難民的總人數(shù),在場的包括生病的難民在內,總共有多少戶人家,有多少是有家眷的,有多少是孤老和兒童,包括難民的名字,來處都寫的很詳細。
看到冊子上林林總總的記載,劉清明頓時笑了笑。
“這樣才對,總算你們接受教訓,懂得給本官分擔?!眲⑶迕髡f道,不用什么事情都等到他吩咐,這些官吏為了表現(xiàn),懂得揣摩他的心思了,能想到他頭里去,總算不是一無是處。這樣,他也能輕松不少。
“給你們記一功,好好表現(xiàn),表現(xiàn)的好了有能力的,本官可以給你們升職?!?p> “大人教誨,我等牢記在心。”
“為大人效力,為百姓做事,是我們的本分。”
“謝謝大人。”
幾位曹佐連忙說道。
劉清明點點頭,沒有跟他們多說,吩咐他們給難民們做飯派粥,便帶著冊子返回衙門,正遇上方綏鶴走來。
方綏鶴帶著幾個人來,告知劉清明,這是他招來的人手,都是一些能識文斷字的百姓,雖然才學有限,不過總算有點學識,認識些字,能幫助處理各司的公務。
“行,方兄你多費心,這些不用跟我匯報,你安排就行?!眲⑶迕骺戳丝疵媲皫讉€人,確實不像是有多高的文化的人,其中還有兩個是難民。
是的幾個字,能寫能畫就可以。總比大字不識一個,連公文都無法處理的強。
“方兄,正好我也有事找你之商議,關于難民安置的問題,你來看看?!眲⑶迕髡f道。
方綏鶴點頭,吩咐幾個人先回去,明天過來報道。
送走了幾個人之后,他跟著劉清明進入縣衙。
打開封丘縣的縣城建造圖紙,又將難民登記的冊子放在桌上,劉清明將打算把難民安置在城東,建立兒童福利院和養(yǎng)老院的事情,分別跟方綏鶴講述了一遍,重點向他解釋福利院和敬老院的作用。
“劉兄胸懷,當真令方某越來越欽佩了?!狈浇楘Q聽后,深深的向劉清明行禮,不禁贊嘆,何為叫愛民如子,當屬劉清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