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阿部都沒有輕功,只能抓著流波山草攀爬上去了。
爬樹和爬山,跟其他任何技能,都是一種天分,也就在這時候,我驗證了我特別擅長“爬”的天分。
原來這個“葫蘆山”,山頂是一塊大約占地一畝地左右的塊平地。
那山頂中間便是一個三層樓,用紅色木料搭建成的道觀。道觀中間的橫匾赫然寫著“擔花宮”!
“阿部,你看,擔花宮還在的!還在這里呢!”我驚喜地對氣喘吁吁的阿部說。
阿部爬得上來山頂,雖是冬天,一番出力,也是大汗淋漓的。他擦著額頭的汗水,露出驚訝萬分的神色。
他平息了呼吸,在道觀外面站定了,仔細看橫匾??戳丝瓷磉叺奈?,說:“喏,我看,原來不是擔花宮消失了,是常人無法上山頂,所以認為是擔花宮不見了?!?p> “為什么擔花宮要搬遷到騎龍嶺山頂呢?道觀不應該是受香火朝拜才靈的嗎?”我不禁問道。
阿部沉思了一下,說:“我曾聽人說,擔花宮的道觀不為香火,只為自家子弟修煉,祖師自受弟子供奉?!?p> “可是現(xiàn)在擔花宮的弟子,都到哪里去了呢?還勞煩十二公前來鎮(zhèn)守封印?”我好奇,也很疑惑。
阿部搖搖頭,皺著眉頭。我看他的樣子也是不知道,只好說:“我們先進去會一會十二公。”說完就邁步進去那道觀。
在道觀的外面院子里,臺階下,是一個用火紅色珠子鑲嵌成的大鳥身體圖形,用小篆寫了“朱雀”。
過了朱雀圖案,上了石階,才到了道觀的三扇門中間的大門外。
抬頭望上,道觀是個中空的木架機構(gòu)建筑,空間里邊呈長方形。中間是個大堂,供奉著中間一個容貌豐美,體態(tài)窈窕的仙女,兩邊是數(shù)間耳室。正中那巨大仙女神像身邊各健步如飛著兩個童女,每個童女肩上挑著一對竹編擔子,擔子裝滿了花團錦簇的大小花朵仙草。正主大像兩邊,各有五個飛翔的花童女,每個花童女肩上也挑了花草擔子,童女們面目如生,神采奕奕,衣袖飄飄,彩帶逍遙。
仙子后面的背景,是一輪升起的華日。華日又被白色和橙色的團云托起,充滿了朝陽的生氣。華日底下,則是仙山仙海,仙海飄著一條以怪相尖嘴鳥為船頭的仙船,那仙船的船身卻長著一對紅色翅膀。船頭高高翹起,仙海波浪平靜,白水清波,那鷹頭更顯得神氣活現(xiàn),似乎承載一船的仙人趕赴宴會。仙山長出茂盛的仙果樹,果樹上長出人頭人臉的果實,重重地壓彎了枝蔓。還有一位長裙飄逸的仙姑,站在山頭上起舞,走近了看,原來飄揚的并非衣帶,而是這個仙姑身上的翅膀。而她的身體也并非常人的身體,而是一條魚。
“難道美人魚傳說產(chǎn)自于中國?”我喃喃自語。
“這不是美人魚,這是女媧。造人的女媧。”阿部接過了話題:“你看船頭,那只大鳥頭模樣的,是《山海經(jīng)》里傳說的瞿如鳥”
我“哦”了一聲。
我們兩個朝著大堂正中那尊神像臺下走去,往背景一仔細看,原來這是一幅由不同顏色的西江月明珠鑲嵌而成的圖畫。不由得驚嘆這設計師的手工精妙之處:“好美!”
阿部轉(zhuǎn)過臉對我說:“這尊神像,應該是擔花仙子本尊了?!?p> “那么這幅畫描述的是什么呢?”我不由得問見多識廣的阿部。
“奔赴瑤池西天王母盛會?!卑⒉肯肓艘幌?,說。
這時候道觀屏風后面?zhèn)鞒鰜硪魂囌f話聲,笑聲。是十二公那些個了。
我繞過仙姑本尊神臺,越過那個石墻屏風,來到一處室內(nèi)的八卦造型的水池子,水池子清水倩倩,水下長了一只黑褐色的烏龜,那烏龜背上有些黑得發(fā)亮的寄生,那烏龜一動不動。我看那寄生原來也是構(gòu)成文字圖形的,隱約呈現(xiàn)出“玄武”字樣。
“可是鹿馬公子到了?”我聽到一聲似乎很遙遠的聲音,從水下傳來。
把我嚇一跳,我以為是那只烏龜說話呢。不過那烏龜似乎沒有什么動靜,才知道原來那是錯覺。
我看了一下,整個屋子里,就一池水,那么,十二公他們在哪里呢?
阿部似乎領(lǐng)悟出什么來,他圍著水池子里轉(zhuǎn)了小半圈,最后定在一個地方,抬起頭,面無表情地說:“他們在水池底下。這個水池是個機關(guān),活動機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