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哥兒自從服了薛大夫的藥后,雖飲食上還未看出有什么好轉,但卻不似從前那般容易驚醒,竟也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睡上一個時辰了。
齊大太太喜出望外,賞了康哥兒身邊的人每人二兩銀子。
他們服侍起康哥兒來就愈發(fā)盡心了。
宋姨娘感慨道:“你對康哥兒上十分的心,也得想著留幾分給齊宸,她還是個小姑娘家,正是需要關懷的時候?!?p> 齊大太太訕笑:“確實是我疏忽了,虧得齊宸那孩子懂事,倒從未跟我抱怨過什么?!?p> 宋姨娘啞然失笑:“您呀……也虧得是攤上了齊宸!若是換做旁的孩子,只怕是要憤憤不平了?!?p> 齊大老爺一進門就聽見了齊宸的名字,自然而然地問了一句:“齊宸怎么了?”
宋姨娘忙站起身來,滿面帶笑道:“我們方才正夸齊宸這孩子懂事呢?!?p> “太太一心都在康哥身上,她非但不妒忌,還主動幫著太太照顧弟弟,這樣好的孩子也就太太有福氣了?!?p> 齊大老爺聞言亦笑道:“這孩子確實大度端方,我看著也喜歡?!?p> “若是康哥兒長大了能隨了她姐姐的性子,定然是個謙和君子?!?p> 這還是齊大老爺第一次這么明著的夸贊齊宸。
齊大太太與有榮焉,滿面笑容地問他可是有什么高興事。
“說起來倒也不是什么特別的事?!?p> 齊大老爺喝了一口茶潤口。
“方才同廖家的兩位公子用了便飯,言談之間倒讓我想起了年少時在金陵求學光景。”
“兩個孩子都是端方有禮之人,廖放教子有方,與這樣的人家結親家我也能安心了。”
這便是差不多要說定了親事的節(jié)奏。
齊大太太忍不住問了句:“那孫姨娘覺得如何,可也看中了?”
府中人人皆知,孫姨娘對這未來女婿寄望頗多,若是不合她的心思,只怕是要生出許多波折來。
齊大老爺卻點頭,道:“廖家的孩子出色,她自然是沒得說?!?p> “況且那二公子早幾年就外出闖蕩,說話做事的派頭,一看就是懂得人情世故之人?!?p> “他年紀輕輕地就已經能脫離家族庇佑自立,又與齊寰品貌相當,的確算得上是良配?!?p> “我已經修書一封送去廖家說定這門親事,等再過些日子廖家的媒人應當就要到府上提親了?!?p> “明日我要出趟門,隨著上司走一趟河南,中秋前未必能趕回來。”
“齊寰的婚事我交給鄭姨娘去辦了,等廖家的媒人來了,也由她一并代勞商議細則?!?p> 他又對宋姨娘道了一句。
“人多事雜,鄭氏恐怕一人操持不過來,你若有空也去給她幫把手?!?p> 府上難得有喜事,自然是要出力幫襯。
宋姨娘含笑點頭。
齊大太太也是松了一口氣。
齊寰的事鬧了這些日子,可算是有些眉目了。
她笑著道:“若是有空閑,我也去瞧瞧,多少給齊寰添幾樣嫁妝?!?p> 齊大老爺點頭:“你是她的嫡母,不論添什么都是給她做門面了?!?p> 齊大老爺又坐了一會兒,去看過了康哥兒,便回去處理出門的事由了。
宋姨娘也跟著告辭,說是要去鄭姨娘那里看看。
“再過幾日就是中秋,老爺出遠門又攆上了齊寰的婚事,她未必忙得過來?!?p> “我去看看可有什么能幫上手的?!?p> 齊大太太看了看天色也不早,一會兒康哥兒恐怕又要醒了吃奶。
她將宋姨娘送到門口,與她約定明日一起去孫姨娘那里坐坐。
宋姨娘辭別了齊大太太去了鄭姨娘處,后者正坐在屋子里唉聲嘆氣。
宋姨娘一邊進門一邊問:“這是怎么了,大白日的叫什么事愁成這副樣子?”
鄭姨娘一見是她來了,趕緊拉她坐下。
她一臉愁容道:“你可知道齊寰的婚事定下來了?”
宋姨娘頷首:“下午在大太太處見到了老爺,提過這事?!?p> 鄭姨娘嘆了口氣。
“老爺的意思,年前就要把這婚事給辦了呢?!?p> 宋姨娘這下是有些意外。
她只知道齊大老爺定下了這門親事,沒想到這么快就要辦喜事了。
怨不得鄭姨娘在這里唉聲嘆氣的。
年前大小的節(jié)日還有好幾個,哪個都少不了一堆東西要準備,如今卻又加了門喜事要籌備。
這一樁事攆著一樁事的,就算是生出三頭六臂也未必能應付得來。
她寬慰著急上火的鄭氏:“雖說這親事定下的確實倉促了點,不過眼下廖家那邊的媒人不是還沒來么?!?p> “細算一算,到年前還有好些個日子可以籌備,你且放下心來吧?!?p> 鄭姨娘苦著臉道:“這些個事我倒是不愁,都是往年的那一套,幾個得力的婆子就能做得妥妥當當?!?p> “我愁得是另一樁事?!?p> “你可知就在你來之前,孫氏剛剛來過?!?p> “她話里話外的同我炫耀,說老爺做主給她家齊寰找了門好婆家,眉眼之間盡是得意。”
“家中難得有喜事,我也懶得同她計較什么?!?p> “她說著又拜托我在齊寰的婚事籌備上多操心?!?p> “竟說什么‘等日后廖家姑爺一舉高中,飛黃騰達了定然不會忘了我這個姨娘今日為他婚事操持的恩情……’”
宋姨娘聽著也有些糊涂。
“廖家二公子不是年少便出去闖蕩,在外營生自立門戶了嗎?”
鄭姨娘無奈道:“正是如此!廖家大公子專心舉業(yè),二公子卻早早就從了商賈之道,如今在老家也算是小有所成?!?p> “老爺一早看好的就是二公子,說這二公子雖然從商,但年少有為,意志堅韌,齊寰是庶女又個性優(yōu)柔,有這樣的夫婿再合適不過?!?p> “只是這孫氏卻以為保的是廖家大公子的媒,一門心思的以為尋了個專心舉業(yè)的姑爺,還巴望著日后能給齊寰掙套鳳冠霞帔呢。”
“她今日眼巴巴地來同我炫耀,我竟然不好意思說破,眼下在這發(fā)愁是先尋個合適的時機告訴她實情,還是先告知老爺。”
宋姨娘眼下才明白過來,為何孫姨娘會對這門親事如此滿意。
原來竟是一廂情愿認錯了女婿。
她一心想為齊寰找個讀書人為夫,如今兜兜轉轉的卻又繞回到了商賈一途上來,可真是造化。
也怨不得鄭姨娘在這里長吁短嘆。
這誤會任由誰去給她揭開,都無疑是在打她的臉。
誰又愿意為了這種不相干的事去平白得罪她。
可老爺明日又要出遠門,此時若是不提,再等可就得到中秋了。
這段時日里孫氏若是鬧起來,她們幾個還未必招架得住。
就怕到時府上都跟著難堪。
宋姨娘想了想,道:“依我看此事你還是別跟老爺提得好?!?p> “老爺看中廖家二少爺,信也發(fā)出去了,總會不因為孫氏認錯人也跟著反悔吧?”
“況且老爺明日一早就要出遠門,還是不要讓這些瑣碎家事攪擾到他。”
“等明日我和大太太會去孫姨娘處,到時再旁敲側擊的問一問,興許只是個誤會?!?p> 鄭姨娘趕緊道:“不管結果如何,還得勞煩你到時知會我一聲?!?p> 宋姨娘點頭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