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布衣青云

第三十五章 汴水決堤

布衣青云 幾回春秋 2050 2018-12-18 22:11:34

  翌日清晨,天色晦暗,霧氣朦朧。

  張九皋一隊人馬在虞城官吏的送別下,出了虞城。

  一陣風吹來,涼嗖嗖的。遠遠的望去,薄霧籠罩著大地,像層白紗,使周邊的樹木看起來隱隱約約。

  “太守屈尊至虞城,遭刺客行刺,還好有驚無險。卑職心中慚愧?!?p>  謝斐向準備上馬車的張九皋一拜。

  “好了,事情已經(jīng)過去,我不會追究虞城責任的。”

  張九皋一擺手,表現(xiàn)出大郡之守的氣量。

  “虞城內(nèi)外,我都有查探,還算滿意。高司戶說‘安民則惠,黎民懷之’。這是良言,謝縣令要謹記?!?p>  而后,張九皋又重點提醒,絲毫不掩飾對高辰的器重。

  “卑職一定以身作則,使虞城大治?!?p>  謝斐再次拱手說道,心中極為不好受。

  “小友,年底我們在雎陽城中相見。希望到時候你能風度翩翩,我還是那個和你無話不談的老友?!?p>  末了,張九皋又對高辰笑道。

  “……”

  高辰本想說話,欲言又止,心中一嘆,然后對張九皋長揖一禮,以示尊重。

  張九皋微微搖頭,登上了馬車。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多好的文章??!

  有時間一定要在兄長墳前挖個池塘,種上蓮花……

  ……

  是日,午時左右,風馳雨驟,大雨滂沱。

  今年夏天只零星幾場小雨,沒想到在這初秋時期,會迎來大雨。

  久旱逢甘霖本來是大喜之日,但是秋收在即,虞城的百姓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天降大雨。

  這場雨,從白天下到晚上,不見停!

  第日,大雨變小了一些,但依舊在下。

  許多百姓愁眉苦臉,這場雨不知道要損失多少糧食。

  許多人都祈禱這場雨趕緊停下。

  但是他們的話,蒼天是聽不到的。

  又是一連三天,淫雨不斷。好似蒼天要將夏日沒有下來的雨,全部下完。

  虞城之中,街道上,行人稀少,道路上流淌著小河,行人都是趟著水在走路。

  沒有了販夫走卒,變得冷冷清清。

  高辰戴著箬笠,穿著蓑衣。頂著風雨,踩著冰涼的雨水,行走在虞城街道上。

  他走走停停,不時望著兩旁街道。

  當路過一家酒肆的時候,高辰抬頭忘了一下門匾,走不進去。

  他站在門口屋檐之下,抖了抖蓑衣上的雨水,然后摘下箬笠。

  “高司戶來了,請進,請進……”

  店小二小跑過來將高辰的蓑衣去下,接過箬笠,笑嘻嘻的道。

  高辰是這家酒肆的常客,店小二早已耳熟能詳。

  “我的兄弟都來了嗎?”

  高辰隨口一問。

  “都在等您呢!屋內(nèi)暖和,請高司戶入內(nèi)?!?p>  店小二回道。

  高辰入酒肆之后,看到一個靠窗的位置,張抃、秦伯盛等人并桌而坐。

  “讓諸位兄弟久等了?!?p>  高辰見張抃等人已將酒菜擺好,遲遲不動,遂致以歉意。

  “剛來而已。今借大兄休息,約大兄出來,乃是為了兄弟齊醉?!?p>  張抃豪爽的一笑。

  “我等也是為了恭賀大兄,現(xiàn)在整個虞城的縣兵、衙役都很羨慕我們兄弟能與大兄‘稱兄道弟’,大兄向太守獻文章,又力戰(zhàn)刺客,救下太守。連太守都稱大兄為‘小友’,大兄離富貴又進一步了。”

  秦伯盛拉高辰入座,為高辰斟酒,扯著嗓門說道。

  “同飲一杯?!?p>  聽著外面的綿綿秋雨,高辰舉碗說道。

  眾皆一飲而盡。

  “如果有一天我入京參加科舉,或者入郡為官。我為兄弟們的前途擔憂??!”

  高辰放下酒碗,看了張抃、秦伯盛等人一圈,嘆道。

  “我們等大兄被稱為‘明府’的時候,就去投靠你。屆時大兄可要收納我們?。 ?p>  張抃頗為幽默的說道。

  “也不知道有沒有那么一天。如果有,茍富貴,勿相忘!”

  高辰對原先說過的話,再次承諾。

  同時,自斟一碗,仰頭飲盡。

  眾人感動。皆敬高辰一杯。

  很平淡的語氣,但是讓眾少年有種季布一諾的感覺。

  這種信服力,來源于諸惡少年對高辰的崇拜。

  “已經(jīng)連下四天多大雨了,家里糧食應該還沒有收吧!”

  這時一名思家的少年將眼神投向窗外。

  高辰起身伏在窗前,盯著大雨如注……

  又下大了??!

  雨何時停?一股不好的預感縈繞著高辰。

  ……

  虞城之中,誰也不知道。一連四天多的大雨使孟渚澤這個內(nèi)陸湖水位大漲。

  宋地的孟渚澤聞名遐邇,其蓄水量巨大,足矣灌溉整個宋地。

  所以,宋地百姓多是祈禱上蒼不要過多下雨,因為澇災減產(chǎn)是宋國人望洋興嘆的傷腦大事。

  汴水,便穿過孟渚澤。孟渚澤水位上漲,直接影響汴水。

  汴水是隋朝開鑿“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

  汴水雖然為宋地帶來了繁榮的經(jīng)濟,但也會時不時的降下災難。

  因為汴水的主要水源來自黃河,黃河之中多泥沙,久而久之,會造成河道堵塞、洪水泛濫,淹沒兩岸大片莊稼。

  如果有人出虞城,來到汴水旁,就會發(fā)現(xiàn),汴水猛漲,幾乎淹沒堤壩。

  還好虞城外的堤壩牢固,使汴水沒有大量溢出。

  湍急的河水就如一條怒吼的蛟龍,帶著震耳欲聾的咆哮聲,猛烈的向下游俯沖。它張牙舞爪,似乎想將阻礙它的堤壩撞碎。

  蛟龍又翻涌、掙扎了數(shù)十里后,遇到了一處搖搖欲墜的堤壩。

  它用盡全身力氣,撞擊在上面。

  “轟隆……”

  隨著一道地動山搖的巨響,堤壩被撞倒,蛟龍不受束縛,奔騰而出。

  如脫韁野馬,肆無忌憚,勢不可擋!

  兩岸即將成熟的莊稼,一瞬間被洪水吞噬。

  本來枝繁葉茂的大樹,卻被連根拔起,被洪水卷走。

  慢慢的,洪水淹沒更多良田。百姓辛辛苦苦半年,在這一刻,付之東流。

  雨還在下,雖然已經(jīng)逐漸變小,但洪水卻越來越大。

  滔滔洪水,濁浪排空。那如吼的聲音早就驚醒了大侯鄉(xiāng)的百姓。

  有人站在高地,發(fā)覺了大洪,急忙通知鄉(xiāng)里。

  面對天災,百姓果斷放棄家中財物、糧食,冒著風雨,攜幼扶老,尋找高地躲避洪水。

  

幾回春秋

本來想更新漢末的,但是時間長沒更,接不上了。等我這兩天把漢末章節(jié)重新看一遍,再寫故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