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布衣青云

第一百二十四章 贈弓

布衣青云 幾回春秋 2027 2019-03-24 17:22:31

  一百五十唐斤的弓,按照這個時代的說法,就是兩石弓。按照后世的說法就是一百零二公斤弓。

  在馬上奔馳之時,能拉開這把弓的人,縱觀整個歷史,屈指可數(shù)。

  王忠嗣拿出年輕時使用的弓,驚鴻一現(xiàn)。又莫名貯藏于袋中。

  當國家安定的時候,身為將領的職業(yè)就是訓練兵馬,撫恤軍隊,僅此而已。王忠嗣不會憑借國家的力量,為自己撈取功名。

  “……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繳功名耳?!?p>  王忠嗣雖沒有親口對高辰說過這句話。但是此時這句話響徹高辰腦海。

  高辰從來沒有對一個人產生欽佩,從來沒有對一個人心服口服。望著王忠嗣,高辰佩服!

  戰(zhàn)爭,止戰(zhàn)。

  兵權,權利,美酒,美人,聲樂。

  古往今來的將軍,有幾個能跳出束縛。

  忠君愛國,只是其次罷了!

  “高辰,我會約束一名將領的行為,但從不強求一個將領的心性。身為主帥,我已經不能如以往一樣沖鋒陷陣了,寶弓覆灰,就如珠玉蒙塵一樣,令人唏噓。我現(xiàn)在它交給你?!?p>  王忠嗣右手把袋子抓起,遞給高辰。

  “末將怎敢奪王帥所愛!”

  高辰拱手,不敢去接。

  耗時三年才制作的兩石寶弓,從王忠嗣的舉止上能看出王忠嗣對它的喜愛程度。

  “一百五十斤弓,雖重,九曲飛將,難道連這點勇氣都沒有嗎?”

  王忠嗣正言正色,注視著高辰,道:“我今日把它交給你。至于你用還是不用,全憑你自己。”

  “寶弓在手,定不辱王帥威名!”

  高辰無奈,接過寶弓,言語充滿力量。

  漆弓入手,比尋常的騎弓要大上一圈,也比尋常的騎弓重一倍不止。

  這柄弓拉滿能拉兩石力,可不是尋常的六、七斗弓能比擬的。

  “牙軍保衛(wèi)使牙中樞,然使牙中樞已有赤水、大斗一內一外拱衛(wèi)。你可知上一任牙將因何被我罷免?!?p>  王忠嗣背過身去,向高辰問道。

  還不待高辰回答,王忠嗣就自嘆道:“他把牙軍當做我的爪牙,將牙軍當做我的私兵。我麾下一兵一卒,一馬一甲,一粒糧食,一條絲線,都是國家的。怎能如此??!”

  “我本不該向你說這些,我是告誡你!國家的意義在于自己的認可。請看凌煙閣,侯君集造反、張亮養(yǎng)士,傳為英雄,實則愚夫。他們的行為和結局你應該知道,君應效仿李靖、李績,流芳百世!”

  王忠嗣向高辰告誡道。

  “多謝王帥諄諄教誨,《禮記》上說:‘茍利國家,不求富貴’。就連葛洪這種道家學者也說過:‘烈士愛國也如家’。我身在邊關,心在長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高辰拱手一禮,開口說道。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王忠嗣自語喃喃,連著對這句話重復數(shù)遍,不禁又對這名少年另眼相看。

  如此年輕,就能把國家的利益擺在首位。

  “你的志向可不僅僅是燕然勒功啊!”

  驀然地,王忠嗣感嘆道。

  從高辰的話中中,王忠嗣感覺到了遠大的政治抱負,寬廣的胸襟,無所畏懼的膽魄,這才是讓他驚嘆的。

  “燕然未勒,狼居胥未封,此生為將!”

  高辰慨然說道。

  “如此,我不再言。我只會給你機會,相信你會爭取?!?p>  王忠嗣正色說道:“牙軍主將是你,千萬不要將其當做我的私兵。如果和東北那位節(jié)度使一樣,那就是對國家的不忠誠。如果我沒有下達軍令,你可以調遣牙軍巡視絲路,巡視河西、隴右以及邊塞任何一地?!?p>  “末將遵命!”

  高辰領命道。

  “我的僚使會對你安排住所事宜!”

  王忠嗣向高辰最后吩咐了一聲。

  “末將告退!”

  高辰抱著藏在袋子中的漆弓,恭敬退去。

  待高辰退出營帳之后,王忠嗣又輕輕念叨了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什么長安那些人不能了解呢?”

  這句后世名相范仲淹的話被高辰引用,觸動了王忠嗣的內心,久久揮之不去。

  作為李隆基的養(yǎng)子,作為一名從小在皇宮中長大的將領。讓王忠嗣熟知長安事。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父親王海濱是如何戰(zhàn)死的,為了國家,他可以不去報仇。

  或許,沒有人比王忠嗣更清楚自己的弱點。

  懷抱漆弓,走出中軍大營的高辰深呼一口空氣,以解除壓抑的心情。

  “唐初有李靖,盛唐也有王忠嗣!若大帥再鎮(zhèn)天寶十年,何有羯胡?”

  高辰嘆聲說道。

  王忠嗣的結局如何,高辰雖然不太清楚。只是知道自天寶六年以后,王忠嗣永遠消失在大唐的軍政舞臺之上。

  “久聞九曲飛將高辰之名,如今朝廷遷你為左金吾衛(wèi)郎將,王帥任命你牙軍統(tǒng)帥??v觀全史,也只能用漢代的霍去病來形容你。在下河西使牙掌書記杜鴻漸,有禮了!”

  這時,一名身穿白色長袍的男子來到高辰身旁,向高辰拱手一禮。

  男子將近四十歲,其相貌英俊,身軀凜凜。

  用《詩經》之上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掌書記是景龍年間設置的節(jié)度使屬僚,秩為從八品。

  但是卻是一方節(jié)度使麾下主要幕僚之一,受軍中將領尊敬。

  王忠嗣在朔方、河東的時候,杜鴻漸就是王忠嗣的判官。現(xiàn)在河西,依舊是王忠嗣的心腹幕僚。

  并且杜鴻漸是開元宰相杜暹的族子,在開元后期進士及第,他自請投身邊關,以效軍用。

  “河西牙將高辰,見過杜僚使。杜僚使風度翩翩,大家風范,我神往已久?!?p>  高辰拱手回禮。杜鴻漸這么夸贊他,高辰也回夸贊一番。了解歷史的高辰自然也知道杜鴻漸最終位居宰相。

  “受王帥吩咐,帶領高將軍前往牙軍營帳,交代相應事宜?!?p>  杜鴻漸向高辰表明。

  “我初來乍到,還請杜僚使悉解?!?p>  高辰謙遜的說道。

  “請高將軍隨我來!”

  杜鴻漸伸手請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