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默這人品味不高,還小氣的很,接待的飯菜也是兩葷兩素,清蒸的鯉魚加老羊肉,涼拌秋葵和野蔬。鯉魚沒處理干凈很腥,羊肉老了很很膻,兩碟素菜能吃,還都在他那邊。
這人看他不順眼,也就恨屋及烏,謝云飯吃不下去,就看上起房間的擺設,一郡太守,家里寒酸的連像樣的家具都沒有,還偏偏喜歡附庸風雅,四面墻上掛著劣質的水墨畫。
誰家中堂掛一副黃河奔流圖?難怪他窮,財運都跑完了,黃河高懸成了地上河,還水流這么湍急,這是詛咒黃河決堤,下面還有農田,三伏的天氣,你畫那么大的太陽,這是要旱死麥苗啊。
你個死胖子,老子給你面子,你壓價收我也忍了,你他娘白要,當我軍中將士好惹,這事你要老鄧說去吧,老鄧這人還是很講理的。
打定主意,謝云皮笑肉不笑的拱手說:“房大人,你我都是讀書人,學的是大義,如今為了區(qū)區(qū)蠅頭小利爭吵不休,實在有負心中圣人經典。今日先不談公務,我們只飲酒,談風花雪月如何?”
房默雖然不清楚謝云為何態(tài)度大變,但只要不給他要錢,他就滿足了,于是喊侍女去外面沽一壺酒。
沒有利益沖突,三杯下肚,兩人都相談甚歡,甚至還攀上了交情,同鄉(xiāng)之情。房家也算得上小世家,祖上被推舉為孝廉,官至三品,之后家中雖然沒有大官,但縣令縣長不絕。
房默上任蒲坂三年,接過前任的爛攤子,不到兩年,就把蒲坂治理的井井有條。他對百家典籍的了解深透,其中典故,信手拈來,放在后世絕對是一派宗師。
還好謝云有優(yōu)勢,閱歷廣,見識的多,靠著各地的民俗民風,奇談怪論,總能從交談中扳回一局。
天快黑時,鄧景、呂定光他們才勾肩搭背,無欲無求的回來。會校場取回盔甲馬匹,幾人快馬回大營。
剛到軍營,謝云就黑著臉去了鄧羌的帥帳,通報都不通報,直接進去,老鄧正和校尉們一起討論訓練方案,眾校尉見謝云過來,紛紛告退。
等人走完了,老鄧難得見謝云吃癟,用手指敲著桌子問:“怎么,事情不順利?你小子處事圓滑點,該讓步就讓步,那房默可是號稱大家,這次平定姚襄,就是他在背后供應糧草,而且毫無差池,你的功勞可有他一份?!?p> “鄧伯伯,小侄雖然荒唐,但也能分得清輕重緩急,房默確實是飽學之士,今日我倆交談雖無果,但小侄也收獲頗多,讓小侄焦躁的是我?guī)熥鸬念A言?!敝x云看到黃河奔流圖跟發(fā)奄的麥苗,才想起來,明年大旱。
公元358年,前秦幾乎全境發(fā)生大旱,苻堅為了求雨,改年號為“甘露”。雖然史書記載,這場大災沒有導致更大的饑荒,但死了多少人,卻一字沒有記載,從那之后,秦國休養(yǎng)生息了好多年,才恢復國力。
“明年有大旱?”老鄧看著屋外一尺多的大雪,有些不解,瑞雪兆豐年,今年血還不錯,明年怎么會有大旱?
關內年年有水旱之災,不過只是少數(shù)幾個郡縣,大范圍的旱災多少年沒有發(fā)生了,他不是懷疑謝云,而且旱災這事非同小可,特別是眼下廢帝的關鍵時刻。
以老鄧多年從政的經驗來看,這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冷處理,但內心的良知隱隱約約中告訴他,這事會發(fā)生。
如果不說出去,謝家自然無事,謝云年紀輕輕,立有大功,將來家族興旺發(fā)達,指日可待??烧f出去,沒應驗,謝云妖言惑眾必定導致他仕途受損。
兩難的抉擇??!
謝云看出老鄧為難,拱手說:“伯父有所不知,師尊生前教授過小子一門學問——氣象學,可以通過天文變化和動植物反應,推測出未來天氣變化,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十有八九沒錯,這次旱災就是他老人家親口告訴我的?!?p> 鄧羌有些發(fā)蒙,天氣如何不是歸老天爺管嗎?凡人如何窺視?要不是他知道謝云來歷不凡,一身詭異學問,早就一腳踹過去了。
“鄧伯伯,推測天氣不難,比如每到刮風下雨時,您的膝蓋就疼痛難忍一樣。”
老鄧無無語,剛想開口,就被謝云攔住。
“伯伯想說什么,小侄明白,但小侄師尊經常教育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小子既然已經是行軍司馬加郇陽男爵,那就有為君分憂責任。這趟渾水伯父就不要趟了,小子去找東海王。”謝云都快被自己的行為感動了,誰想當英雄,但有些事到你出頭的時候,你就算賠上身價性命,也要上。
旱災可不是單一的災難,大旱往往伴隨著蝗災,災后必定饑饉薦臻,百姓困乏,甚至會發(fā)生人吃人的慘劇,自己雖窮,但良知還在,這事他絕對不是熟視無睹。
老鄧眼中多了些欣喜,當謝云說出這事他一人承擔時,老鄧就明白自己沒有看錯人,什么叫大丈夫,大丈夫就是有擔當。謝云往日不著調,嬉皮笑臉的形象逐漸褪去,老鄧仿佛看到未來朝堂上會出現(xiàn)一位能扭轉乾坤的不世名臣。
心中激動不已的他從床下取出一白壇,解開紅綢給兩人都倒了一碗酒,一飲而盡后,兩人都把手中的碗摔碎,豪邁的大笑。
謝云笑著笑著感覺有些不對勁,怎么白壇上還有醫(yī)用酒精四個大字?還沒問,他就被老鄧踹走了。
臭小子,有這好事想自己出頭,懂不懂尊老愛幼,這事老夫擔了,你什么都別說,什么都不知道,懂嗎?
聽著老鄧粗狂的嗓音,謝云揉著屁股,在帥帳外恭恭敬敬三拜后才離開。
第二天大軍就接到帥令,宰殺繳獲的牛羊,制作成肉干,謝云看著士卒不要丟棄的內臟,看著可惜,就撿回來制成香腸,眾校尉看到大軍屯糧,都以要開拔回長安,個個興奮異常。
狗日的獨眼皇帝,是該把拖欠的軍功發(fā)給他們了,不給,可就別怪老子手里的長刀不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