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主任很忙的,請問您是?”
宋菲菲打量了一下來人,似曾相識有些眼熟……但還是想不起來了。
“哦,我是張主任的同學,如果他忙的話我下次再來?!?p> 張銘倒是很平靜,但內心還是有所期待。
”張主任這個時間一般都在和院領導開會,您可以晚一點給他打個電話確認一下?!?p> 早班是最忙的時候,但是宋菲菲還是很有禮貌。
謝過了宋菲菲,張銘輕車熟路找到了會議室。會議室的門有窗戶,張銘往里面望去,一眼就看見了那個又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僅僅半年時間,神采與外貌自然沒有變化。世上難有機會可以讓一個人直面自己活在他人眼前的樣子。這種感受張銘真難以言表。
不過張銘很確認,眼前的這個人不是自己,而是真正的張主任!
會議室內,這個張主任與幾個科室大主的溝通顯得游刃有余。既能看出謙和有禮,又露出恰當的鋒芒與老練。與院長王明輝的互動更是得體。態(tài)度謙卑而不諂媚,敏捷而不油滑,敲到好處地凸顯了自己與院長的特殊關系。
離開醫(yī)院前,張銘還有意外收獲。在醫(yī)院一樓大廳居然看到了靈兒!靈兒居然從美國回來了,額頭的傷疤恢復的很好,不仔細看幾乎分辨不出。
直到今天張銘也得承認,靈兒真的很漂亮,穿什么衣服都顯洋氣。精神狀態(tài)也很好,完全看不出上一段婚變的傷害。病區(qū)小護士看到她都甜甜地喊一聲:“嫂子好!張主任在開會?!?p> 張銘上網查閱了一下新聞,原來靈兒的父親也從海外回來了?,F在是部里的高級專家,副部級待遇,之江醫(yī)科大學的榮譽校長。
諳熟衛(wèi)生系統(tǒng)的張銘很清楚,張主任平步青云,官運亨通的日子不遠了。
看到這里,張銘“欣慰”地點點頭,轉身離去??吹搅诉@個很“優(yōu)秀”的自己,張銘突然覺得可以毫無遺憾地離開了。
想必從張主任“死里逃生“的那天起,領導多了個好下屬;下屬多了個好領導;父母有了個好兒子;靈兒爸爸有了個好快婿;靈兒有了體面的丈夫……
這個世界里,還堅持自己是張銘的人,顯得多余了。
一小時后,張銘敲開了剛子的家門。張銘自稱是鹿蘋的大學校友會主席,聽聞李鹿蘋不幸逝世,代表校友們送來10萬元慰問款。臨走前,剛子怯生生地打聽張銘的近況。張銘心里一沉,問剛子:
“張主任不是還在附院工作嗎?你們不是很好的兄弟嗎?“
剛子搖搖頭很失落,他告訴張銘:
“鹿蘋走了以后,小銘子現在突然和我很疏遠,電話也不接。聽說靈兒回國了,也沒有聯系我。您要是見到小銘子替我轉告,鹿蘋的事情他沒有責任,千萬別自責。他如今是大人物,我不便高攀。只是我很想這個兄弟,想和他一起喝杯酒?!?p> “小銘子一定會回來的,放心吧!說不定她也會……”
張銘沒有回頭,丟下沒說完的話徑直離開了。
第二天,剛子出門上班的時候,發(fā)現小區(qū)花園居然長出了一桿孤獨的忘憂竹。原來這世間被忘憂靈臺淚滋養(yǎng)的土地,都會長出忘憂竹……
漫長的七天假期才過去一天,這一天張銘很充實。
假期第三天,坐標首都,國家某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課題對外保密?,F年35歲的某高級研究員李崧正在辦公室等待著一個特殊的客人。
客人如期而至,敲開了他辦公室的門。李崧看了一眼來客,立刻熱情起身:
“張銘!是你啊,稀客稀客。你這大名人怎么有時間來看我了……”
不出所料,張銘來之前就篤定了一條,如果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可以認出自己,這個人就是李崧。
李崧,張銘的高中同學。張銘此生最佩服的“神人”之一。從來沒參加過同學聚會,但與張銘有君子之交。畢業(yè)后少見面,但是始終沒有斷了聯系。
李崧的爺爺“西南聯大”畢業(yè),楊振寧的同班同學。高一開始,李崧數理化幾乎就沒有丟過一分,可這并不是他的“神跡”所在。
張銘最佩服的是,這個高二就考上科大少年班的小子,整天手中只捧著兩本書。一本是《吉米多維奇習題集》,另一本是《易經》。張銘也算得一個小學霸,可是對李崧這邪性的套路猜不透。
張銘算是李崧少數看得上眼的人。偶爾和張銘提過,數學這工具還是有用的,如手中的刀。除此之外他的興趣就只在天干地支、奇門遁甲之內了!
這個世界在真正的高人眼里或許就是另一幅圖景。遠到牛頓、愛因斯坦,近到費曼博士,似乎高人都不會只對本專業(yè)的學問窮經皓首。這個世界應該存在著另外一種打開方式。張銘雖然不善此道,但是從那時就隱隱地這么認為……
李崧開門見山:
“關于你昨晚電話里說的事情,我想了蠻久。雖然目前還無法解釋,但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p> ”這個事情不急,你先告訴我,如果我昨晚不給你打個電話,你能認出我是張銘嗎?“張銘的第一個問題直截了當。
李崧仔細端詳了一下張銘:
”其實你沒怎么變,老實說我們也十幾年沒見了。我們留在他人的腦海中的東西本來就捉摸不定。此刻在我的眼里,你就是張銘,這就夠了。”
張銘點點頭,李崧的話從來很簡單,但是可以學到很多。
李崧用張銘特意帶來的好茶葉沖泡了兩杯茶,坐下后繼續(xù)聊天:
”你們功成名就的人心里裝的太多,需要做減法。我們搞理論研究的嘛,迂腐了點,喜歡胡琢磨些沒用的事情。“
張銘笑了:
“這世上之人張口都是大權謀,大道理。我就愛聽你這神仙說說沒用的東西!”
“你小子還是當年的樣子,很上道!我最近正琢磨個事情,和你的事情真有點關系。要不要到我實驗室看看?“
李崧的提議張銘當然很感興趣。
五分鐘后,張銘跟著李崧來到一間很普通的實驗室。這里沒有任何涉密、管制的標識。實驗室里的裝備也很普通,與這個國家級科研院所的地位不相符。
“其實這是個很簡單的物理實驗,你大學上過‘普通物理’嗎?“李崧邊調試儀器,邊問到。
張銘看到李崧正擺弄一個黑色的幕布,看似幻燈片投屏。屏幕前放著一個燈泡,和一張不透光的紙片,紙片上帶有兩個狹長的縫隙。
張銘一眼認出,這就是物理學著名的“雙縫干涉實驗”。張銘笑了:
“雖然我這個科盲不能和你這大科學家比,可是你這普林斯頓畢業(yè)的博士,研究這雙縫實驗有些大材小用了吧”。
李崧也笑了:
“這個確實是基礎實驗,我倒是要考考我們的大名醫(yī),你認為哥德巴赫猜想復雜嗎?“
張銘回答:
“據說陳景潤之后就沒有重大的理論突破了?!?p> 李崧聳聳肩:
“沒錯!全世界數學家驗算哥德巴赫猜想的草稿紙可以堆滿我們這個房間??墒沁@個猜想本身,就是一句話而已?!?p> 張銘恍然大悟間沉默不語:
這個世界最復雜的事情,其實都隱藏扎在最簡單的表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