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些什么人?“
這問題問的薛訥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還是老老實實的答了。
“貢生,讀書人吶”
“他們可攜有武器?”
“不曾”
“現在到了關閉城門的時辰嗎?”
“沒有”
薛訥回答的聲音漸漸的小了下來。
“那為什么要關城門?”
薛訥已答不了話來。
“這是什么地方?這是圣后御極天下的皇宮,關閉城門!”
“難倒你想告訴天下,圣后害怕她的子民?”
“害怕這一群手無寸鐵的讀書人?”
沒有高聲叱喝,也沒有故作陰冷。
太平公主的聲音就是那么平平常常的。
但她說這時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氣勢卻讓那身經百戰(zhàn)的薛訥也有些承受不住。
“未將不敢”
“我知道你不敢,罷了,別做出這一副噤若寒蟬的樣子,沒得折了萬騎好男兒的銳氣”
這一段簡單的對話。
太平公主原本有些理不清的心情好了很多。
再次探望了那青衿洪流一眼后,平平常常的語調道。
“請圣像,入皇城,朝天子,既然他們一定要入皇城,那就讓他們進來吧”
這句更像是自言自語的話說完后。
太平公主也不再看,轉身向城樓下走去。
適才對話最后一句中的“萬騎好男兒”很好的安撫了薛訥。
加之職責所在,縱然明知開口可能又會碰釘子。
他還是跟在太平公主的身邊追問道。
“要不要未將調些人馬增援宮城城門?萬一這些人進皇城后沖擊宮城”
“忠心可嘉!但記住你的職責是宣仁門值守,做好你份內的事情就夠了。最后再提醒你一句,他們是圣后的子民,子民們手無寸鐵的來請見天子,那至少在這皇宮里,圣后就絕不會讓他們看到士兵。”
“那,那一”
“他們就不再是陛下的子民!”
“不過,那就不是你的職責了“
沒有更多的解釋,太平公主留下這句話后便穩(wěn)步下了城樓回宮城去了。
在無數百姓的注視中,青衿洪流走進了宣仁門,走進了皇城。
自始至終,宣仁門值守的左羽林衛(wèi)軍士們沒有集結,沒有阻攔。
總之就是沒有任何異常的看著貢生們抬著圣像一行行向前滾動。
闊大的皇城里很安靜,往日有事兒沒事兒總要找機會出來晃晃的各部寺監(jiān)小吏們都縮進了公事房。
從那半開的窗戶中探看著洪流的推進,探看著走在洪流最前面的那個儒服少年。
一入皇城,李行周就再沒有帶領貢生們呼告那些儒家經典言論。
只是沉默的行進,一時間,整個皇城便聽聽到沙沙的腳步聲。
終于,青衿洪流走到了皇城的盡頭。
前方十多米處便是更為高大堅厚的宮城城門了。
宮城城門處一如皇城宣仁門一樣,看不出薛訥左羽林衛(wèi)的增多。
也看不出他們有什么劍拔弩張的布設,一切都是平平常常的。
唯一不平常的是宮城城門處原來用來給值守軍士盛放茶甌的高木橫幾上站著一個人。
一個身穿紫色官袍,鬢發(fā)已白,面相剛毅果決的老人。
老人靜靜的看著青衿洪流不斷向前滾動。
堪堪到他與李行周對視能相互看清楚面容的距離時,站在高木橫幾上的老人朗聲開口。
“某是狄仁杰,爾等已入皇城,就此止步吧”
雖然鬢發(fā)已白,他的中氣卻挺足的。
走在最前面的李行周停住的腳步,與他一起抬著神像的那十數個貢生也不約而同的停住的腳步。
幾乎就在同一時刻,入皇城以來一直很安靜沉寂的貢生洪流最前端響起了一片驚呼。
“狄公!”
“狄閣老!”
“狄公在此,今科弊案定能昭雪”
驚喜的驚呼一點點向后傳去,很快每一個貢生都傳遍了。
原來在左羽林衛(wèi)刀刃槍鋒前也不曾停下的貢生們不約而同的停住了腳步。
出自貢院,一路挾帶著漫天悲壯孤憤之氣滾滾而來的青衿洪流在一句話后。
在這個名叫狄仁杰的老人面前停了下來。
李行周很仔細的看著這個武則天當政時期最著名,也是最得民心的賢相。
史書中關于他的記載,對他的贊美實在是太多。
史載其主掌刑時,到任僅僅一年便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
這些案件涉及到一萬七千多人。
但狄仁杰判決完畢后,這一萬七千多人中竟沒有一個再上告伸冤的。
其斷案如神到這等地步,處事公正到這等地步。
遂有“狄青天”之名轟傳天下。
雖僻州陋巷的百姓也都知道朝廷有一個大大的青天,大大的好官叫狄仁杰。
不僅是斷案如神,更是擔任別的官職時,狄仁杰也能做到“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體恤百姓,愛民如子。
如此日積月累,至今他已在大唐百姓心中立下了一塊牢不可撼的人格豐碑。
以至于百姓們見到他總是會給予最大的信賴。
這就是他一句話就能讓青衿洪流戛然止步的根本原因。
周武承繼唐室天下,撫有子民千萬,官吏數以十萬計。
但能讓天下人皆傾心欽服者,唯狄仁杰一人而已!
“今日貢院之事,天子已經聞報。今科取才若果如爾等所想,朝廷必會還你們一個公道”
朗聲說到這里。
狄仁杰目光由貢生的人群轉移到了最前面的李行周身上。
“你就是清河來的士子李行周?”
此時孔圣的雕像已經放下,李行周聞問。
上前一步向狄仁杰行了一禮后,嘶啞著聲音道。
“是”
作為一個小主播,看到傳說中的人物,李行周此時內心還是顫抖著的。
“而等要朝天子,總不能這么多人一起去吧,此事既然是由你主導引起,便由你代表這些貢生去面圣吧”
李行周猛然抬頭,目光直視狄仁杰。
“就我一人?”
“怎么,不敢?”
事情發(fā)展到這個地步,李行周已經沒有退路,也就無所謂害怕了。
再者,有狄仁杰坐鎮(zhèn)于此,他就是不想不一個人去,也難再讓這些貢生們按他的引導行事了。
聞言,他也沒辯駁什么,清淡一笑后轉身過去。
將身上有些凌亂的衣衫理順整齊。
李行周站定之后,躬身之間向著貢生人群行了端正一禮。
人群中站在最前面的那些個貢生見狀忙肅身還禮。
依舊是嘶啞的聲音。
“今日能與諸位學兄同襄此護圣衛(wèi)道之盛舉,實是平生第一快事!”
“若有來日,定當與諸位把酒歡談,不醉不歸。”
“若無來日,咱們相約來生便是!”
“諸位,告辭!”
話說完,李行周再向貢生行了一禮后。
再不回顧,轉身直往宮城里面走去。
看著他那有些稚嫩卻堅定的背影,回想起一路走來的一幕幕。
眾貢生們心中復雜難言,尤其是那與他同抬圣像的十數個年輕士子。
其中竟有人又紅了眼圈,向著李行周的背影高呼道。
“李行周,我就在此等你,我們就在此等你,你一定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