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并沒有馬上出門,而是走出大門尋了一處偏院平復心中激蕩的情緒。
“好生厲害,幾句話就說的我意志動搖差點就吐露心聲,認輸投降了?!?p> 將眼淚擦干,王超終于明悟到青銅與王者之間的差異,能夠拉起這么大的家業(yè)老夫人不簡單吶。
“我還是太年青了。?!?p> 認識到自己演技火候不足,王超不得不承認只要在白府一天,恐怕自己都只能縮著、趴著。
不是別人要打壓他,而是白府巴不得他雄起,然后出人力出物力,要什么都給你。就是為了框住他的心,讓其留在白府盡心盡力。
一旦王超與白府的牽連越來越多,到了那時他的心態(tài)就會轉變,想法和意識都會開始顧及白家的利益,到了那時就算他姓王也沒用,他的利益已經跟白府連在了一起。
“可我為什么要抗拒呢?”
或許,王超只是不想做一個提線木偶,他不想讓自己的命運被他人所操控??稍捳f回來了,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
昨日白家?guī)讉€大佬的談話,王超可是知道厲害的。
乾坤界以城為國,城就是國,城主就是國主,就是諸侯。
瓦當城主之位一向有四大家族輪轉,可王家現(xiàn)在想要一家獨霸!
二十年前更是用計坑慘了白家,導致白家直系三代而斬,嫡系都死的只剩下白念文一個。這樣的血仇,不要說二十年就是九世猶可報也!
單從數(shù)據和情報上來看,白家已經開始在為獨立做準備,甚至已經接近完成。
天水塢,隴右塢,一個月就可以拉起十萬老兵。而且,這里的十萬不是指精壯,而是預備老兵。預備老兵都是從常備軍中退下來,三五年之內都是精銳,輕易之間就可拉起一支戰(zhàn)力完備的軍團。
再看看白念文說了什么?
白府已經做好了遷出瓦當城的準備,這意味著什么?
瓦當城可是白家千年以來的根基,說放棄就放棄,那是下了多大的決心!
一旦亂起,王超若是對白府沒有感情自然可以乘機逃走。而且他也不覺得自己的本事對白府有期什么作用,唯一起作用的地方無非是子嗣!
兩國交戰(zhàn),一國有子嗣,一國無子嗣。而且還是王對王的廝殺,有沒有繼承人對士氣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王超有理由相信一旦走到那一步,他肯定是對方欲殺而后快的對象。同樣,他也將成為白府重要的標桿,如果實力不足必然會被保護起來,也就是軟禁。
到了那時,不管是白家勝利還是王家勝利或者其他世家從中漁利,他王超的命運始終掌握在別人手里。
“尼瑪!不就是一碗烏雞羹嗎?真是自找苦吃?!?p> 苦笑著搖搖頭,將雜念全部刪掉,眼下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定下心神,王超離了偏殿出了大院。
小翠依舊在外頭等候著,見王超出來對其行了禮儀。
“姑爺?!?p> “先去藏經閣,你回去黃昏十分在來喚我。”
“諾?!?p> 沒多久王超就到了藏經閣開始查閱書籍,這一次他沒有在一樓大廳逗留而是去二樓,二樓的書籍比一樓少許多,但是種類多了不少,從琴棋書畫到天文地理都有涉及。
“咦?這是什么?”
翻開一本書,上面寫著《南華經》,按理說這樣的道家書籍原本沒什么異常??煞_南華經這本書,卻發(fā)現(xiàn)內容與地星莊子著作的南華經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乾坤界元氣鼎盛,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
“乘天地之正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p> 這樣的一段話,本來只是簡單的闡述道家對人,天道,對自然的一種看法。
可王超手上的這本經書,顯然不這么認為。
同樣的文字,卻有不同的注解。注解的人同樣是道家大賢,他說很感謝祖師的指點讓他領悟了天地正氣,然后他用天地正氣駕馭六氣變化出陰陽、風雨晦明、五行雷電這樣的大自然神威,創(chuàng)出了一系列道法用來斬妖除魔!
“什么情況?難道這個世界還有神仙不成?”
王超興趣大增,接著看了齊物論、逍遙游、大宗師等,內容似乎與地星版本的差不多,地星版本的莊子他是看過的。
但是王超可以肯定,雙方存在細微的差異。
不少內容,多少都提到了這個世界特有的一些現(xiàn)象,比如在地星所謂的北冥有魚只是一種傳說,可在乾坤界很可能就是真的存在。
這是一本高深莫測的經典,很多內容王超就表示看不懂。
地星的莊子學說,是對人、對事、對天地自然的一種看法和研究,本質上追求的是人人成圣,天下太平。對地星大夏子民產生了無比深遠的影響,可在有影響它也只是一本學術典籍,本身并不能產生道法仙術。
可看了手中這本南華經,王超覺得若是下苦工很有可能會學到一些道法術數(shù)。
經過地星系統(tǒng)的九年義務制教育,用科學的角度去論證乾坤大世家的自然元氣。顯而易見的是,此方世界的元氣很活躍,就如同水與火一樣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
甚至只要閉上定住心神,集中精神就能感受到身邊無處不在的活躍元氣。
用注解上來說,就是使用一些靜心、凝神的法門,通過自我暗示讓念頭與外在的某種元氣溝通,讓彼此之間了解和互通。
乾坤萬物生來就有真氣,而乾坤界無處不在的元氣與真氣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只要能夠靜下心來去感悟乾坤界的元氣,用念頭和自身的真氣聯(lián)系起來,就能夠引氣入體壯大自身的真氣。
但是,不同的人真氣屬性也不同。資質越好的人,真氣屬性越是單一。這個單一,不是唯一。
而是某種單一的真氣將其他元氣統(tǒng)御,變成一個地區(qū),一個省份,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自然而然產生了無比強大的偉力。
而大多數(shù)人則是真氣屬性斑雜不純,地區(qū)分割成很多勢力,戰(zhàn)亂不休。一個屁大的省份也分成幾十個國家,上百個民族,完全無法做到一統(tǒng)。
所以簡單來說,乾坤界的主流修煉方法就是將自己的真氣屬性一統(tǒng)。
接下來,王超又不斷的找到道家典籍和其他諸如法家、墨家、儒家的書籍過來印證,說法大部分都差不多,但是因為每個人的資質和心性不同,所以導致了很多流派。
有主張把身體當做熔爐來練的,有主張把身體當做皮囊鍛煉元神的,也有性命雙修證得道果的。
“等等!我不是這個世界的人,天生就沒有真氣?是不是意味著只要這個世界對人體有益的元氣就可以直接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