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的矛盾總算是平息了,趙思溫成功的當眾打壓了述律平這位狠毒太后的氣焰。甚至有不少契丹人樂觀地覺得殘廢了的太后也應該吸取這一次的教訓,不再胡亂殺人了吧?
但是契丹人馬上就絕望了,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錯得很離譜。因為述律平不僅沒收斂,反而變本加厲,變得更加狠毒。
她先是把大臣耶律鐸臻關(guān)了起來,沒判刑,只是對他說道:“什么時候這把鐵鎖壞了,我就把你放了!”至于原因嘛,只不過是因為當初她建議丈夫先打東邊的渤海國,再打西邊的各族小部落,而耶律鐸臻的意見與她相反而已。
緊接著,她又把契丹數(shù)得著的高官——耶律迭里,以炮烙之刑處死,再抄斬滿門,罪名是“黨附人皇王”。
可是人皇王是誰???
那就是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被正式冊封為契丹皇太子的耶律倍!對未來的、同時也是法定的皇帝效忠也是死罪?
事情的真相終于露出來了,之前的一切看似純暴虐型殺戮,都是為了達到她的最終目的——讓自己的二兒子耶律德光當皇帝,把合法的皇位繼承人耶律倍廢掉。
為什么要這樣呢?難道耶律倍不是她親生的嗎?不,絕對是她親生的長子。
那么是耶律德光的才華高過他的親哥哥太多了,所以為國為家都要廢長立幼?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并不全面。
耶律阿保機與述律平共有三個兒子,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三子耶律李胡。小的時候,這三兄弟就表現(xiàn)出了很大的差異。
有一次,耶律阿保機為了考驗三個兒子,讓他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去外面撿柴。結(jié)果長子耶律倍精心選擇了長短相近而又干透的木柴,捆綁得整整齊齊的背回家中;次子耶律德光卻是把出門之后見到的所有木柴全部撿了回來;三子耶律李胡則怕冷嫌累,無心撿柴,只是隨便撿了幾根應付了事。
事后,耶律阿保機感慨地說道:“突欲(耶律倍的字)力求完美,德謹(耶律德光的字)目標明確,此二子皆是成大事之人;而奚隱(耶律李胡的字)沒有一點責任心,與兩位兄長相差甚遠,難成大事?!?p> 因此,在耶律阿保機去世之后,有實力角逐皇位的便是耶律倍和耶律德光。
在征服渤海國后,耶律阿保機將其改名為“東丹國”,以“甘露”為年號,采用“天、地、人”三才的典故,冊封皇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主持東丹國的國政,并賜予其天子的冠冕。
因為耶律阿保機自己的尊號是“天皇帝”,皇后述律平是“地皇后”,這樣就確立了耶律倍“二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崇高地位。這讓許多文臣武將認為:耶律阿保機的用意就是讓耶律倍成為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公元926年七月,耶律阿保機在沒有交代清楚自己的身后事的情況下,突然病逝。
在東丹國主持國政的耶律倍,接到父皇駕崩的噩耗后,馬上動身返回契丹,而他的母親述律平已奉梓宮西還,他的二弟耶律德光已先到“行在”(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這里指耶律阿保機所在的地方)。
兄弟二人的急速奔喪,意味著契丹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將要開展一場對皇位的爭奪戰(zhàn)。誰來繼承契丹的皇位,成了契丹貴族們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