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收復江北?!蓖鯓阏f完之后看了李景裕一眼,見李景裕并無不悅之色,這才接著說道:“待中原平定之后,殿下可用攻虛擊弱之法,不必大舉進兵,只需以輕兵常撓之。從少備處先撓,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只要經(jīng)過幾次試探,就可把其國力耗竭,斗志削弱。彼竭我利,則江北諸州,皆為殿下所有?!?p> “好!”見王樸用“之、彼、其”來替代南唐,李景裕自然是明白他在擔心什么了,當即猛拍了一下大腿,贊了一聲,對王樸說道:“先生之言,深得我意!”
這算是對王樸才能的一種肯定,也是打消其顧慮。既然自己都有這種想法,那王樸在自己面前說出來的這些話又有什么罪呢?
老實說,李景裕對于出兵攻打南唐并沒有什么顧慮,因為哪怕自己成功入主中原,江南也斷無和平歸順的可能,既然早打晚打都得打,那為何不早打之。至于說為何不先平定周邊各國再招降南唐,那是因為如果不掌握北方的軍隊和南方的財富,想要恢復大唐疆域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隋煬帝楊廣擴修京杭大運河,為的是什么?
為的是去揚州賞花?
開玩笑,為的是快速地把南方的財富運到北方!
為什么后來的趙匡胤明知道開封無險可守還是要定都開封?
因為開封居于中原的要沖地帶,周邊四通八達,尤其是水陸碼頭,從漢代起,就修有汴渠,隋唐時又再次擴決,使它“引入泗,連于淮,至江都而入?!保继煜落钸\之大利,每年能從江、淮間運米數(shù)百萬斛。
毫不夸張的說,自隋朝擴修京杭大運河之后,對于大一統(tǒng)皇朝來說,江南就是個超大的、豐厚的大糧倉,朝廷以運河為基礎,建立龐大而復雜的漕運體系,將南方的物資錢糧源源不斷的輸往北方,來維持供養(yǎng)北方重大城市的繁榮。
“第三步,平定江南!”見李景裕并沒有生氣,王樸這才放下心來,繼續(xù)說道:“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南亦不難平。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江南既平,則桂、廣皆為內(nèi)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若其不至,則四面并進,席卷而蜀平矣。吳蜀既平,天下必望風歸降?!?p> “先生這一席話,如醍醐灌頂,令我茅塞頓開啊!”王樸的話剛說完,李景裕就站了起來,躬身抱拳道:“我得先生,必將如虎添翼!”
“殿下過譽!”被李景裕夸贊了一句,王樸連忙抱拳躬身,向李景裕謝了一聲。
李景裕得了王樸,滿心歡喜,但汴京城內(nèi)的郭威卻是非常的鬧心。
符彥卿半路截殺慕容彥超,攻占兗州城的消息在一個時辰前就傳了回來,得到這個消息,郭威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小瞧了李景裕。
郭宅,議事廳內(nèi)。
郭威端坐在上首,在他的兩側跪坐著魏仁浦、王峻、王殷、郭崇等親信。
環(huán)顧廳內(nèi)眾人,郭威向眾人問道:“如今兗州已經(jīng)落入符彥卿手中,不知各位以為我等該當如何?”
坐在廳內(nèi)的眾人聽了郭威的問話,都是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兒,端坐在左側最上首的王峻手捋著下巴上的胡須,向郭威問道:“郭公是想攻破兗州,還是要將符彥卿收歸己用?”
“符彥卿乃我之兄弟,若能收歸己用當然是最好了!”王峻的話音剛落,郭威就對他說道:“秀峰如此一問,想來定有高論!”
富有錦繡
這里解釋一下:開封,簡稱“汴”,古稱老丘、汴州、汴梁、汴京、東京等,同一時代,叫法都不盡相同,大家只要知道不管怎么稱呼同是同一個地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