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糊涂大帝

第四百二十九章 河東局勢

糊涂大帝 富有錦繡 1585 2020-03-03 19:23:55

  滅佛之戰(zhàn),柴榮大獲全勝,沒收的寺廟土地,全分給了貧民耕種;佛像、銅鐘則鑄成錢幣,充實國庫;還俗僧尼大半回到了土地上耕種,小半被強征入伍,補充兵源!

  不過鑒于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之后,其孫文成帝拓跋濬又復興佛教的教訓,柴榮也給佛門戴上了枷鎖!

  其一,王公貴族、皇親國戚、諸道節(jié)度刺使以下,今后不得奏請創(chuàng)造寺院及請開置戒壇。各地若要興建寺廟,必需得到朝廷的批準,僧人的數(shù)量也要限制,大寺不得超過百人,中寺不得過五十人,小寺不得過二十人,超出者拆!

  其二,男子女子如有志愿出家者,并取父母、祖父母處分,已孤者取同居伯叔兄處分,得到長輩的許可方得出家。男子出家要年滿十五,念得經(jīng)文一百紙,或讀得經(jīng)文五百紙,女子出家要年滿十三,念得經(jīng)文七十紙,或讀得經(jīng)文三百紙。經(jīng)本府陳狀乞剃頭,委錄事參軍本判官試驗經(jīng)文。其未剃頭間,須留發(fā)髻,如有私剃頭者,卻勒還俗,其本師主決重杖勒還俗,仍配役三年。

  其三,凡是出家的僧人、尼姑,需要官府發(fā)給度牒文書,每一份度牒需繳銅錢百貫,沒有度牒者為野僧,一經(jīng)抓獲立即充軍發(fā)配,收容野僧的寺廟同罪!

  ………………

  林林種種,共計一十八條,都是束縛佛門用的。

  只要后世子孫不改變這十八條國策,那么佛門就永無出頭之日!而柴榮定下的祖宗家法,也不是后世子孫想改就能改的。

  不管怎么說,佛門的勢力算是壓制住了,只要后世不出昏庸無能之輩,可保百年之內平安無事!

  但是還沒等柴榮歇一口氣,河東就出事了!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經(jīng)過了數(shù)月的傳播,河東的真實情況最終還是傳回了中原!

  不但忻州戰(zhàn)敗的消息傳了回來,還有契丹退兵的消息,不過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原來當初在柴榮班師回朝之后,契丹鐵騎于短時間內席卷了并州各地,并州各縣無力抵抗,紛紛淪陷。

  唯有晉陽這一座孤城屹立不倒,并成功牽制住了契丹鐵騎南下的步伐,給柴榮整頓后周內部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這里就有必要解釋一下,為什么晉陽這一座孤城能夠牽制住契丹鐵騎南下的步伐?契丹鐵騎為什么不能繞過它直接南下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古代經(jīng)常提到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對于古代的軍隊來說,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吃飯問題。解決了吃飯問題,這仗也就打贏了一半。

  但是吃飯問題要怎么解決呢?

  古人給出了兩種辦法,一種是后方供應補給,但是這種辦法的效率不高,而且又有被敵人截斷糧道的危險。特別是對于戰(zhàn)線拉得很長的軍隊來說,想要獲得后方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很難。

  另一種就是最常見的辦法,就地征召!其實說白了就是去百姓家里搶。但是住在城外的百姓,家里的口糧可能連自家都無法滿足,軍隊就算去搶也搶不到多少,反而會徹底失去民心,在行軍途中處處挨打,雖說不一定能讓軍隊傷筋動骨,但也會給軍隊增加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于是攻占一座城池就很有必要了!

  在中國古代,一座城池并不是那么容易建成的,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大量的錢糧,所以也就只有在非常重要的地點才會建有城池。而城池中有著大量的糧食、財物以及人口,如果可以攻打下來,這城中的一切就全是軍隊的補給,不但能得到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還能抓青壯年入伍作戰(zhàn),補充兵源。如果繞過去,軍隊的補給運輸線就拉得太長了,一不小心就會被城中的敵軍截斷糧道。所以領軍將領一般都會先拿下城池再繼續(xù)進兵。

  當然了,凡事都有例外,后世的永樂大帝朱棣就是繞道直取南京,打敗朱允炆最后登基為帝的,但那是朱家人之間的內斗,只要坐在皇位上的人還是朱元璋的后代,天下臣民都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換了契丹人就不行了,契丹人在后周境內本就是處于處處挨打的狀態(tài),若是還要繞開城池直接南下,哪怕契丹大軍全是騎兵,吃喝拉撒全在馬背上解決,缺糧了就去沿途的百姓家里搶,也需要擔心被城中的守軍截斷退路!

  前線作戰(zhàn)順利還好,一旦失利,需要退兵,那些沒打下來的城池就全都變成了絆腳石。到那時候,前進的話打不下來,后退又退不回去,就只剩下死路一條。

  所以契丹人將晉陽城團團圍困,晝夜攻城,勢要拿下這座堅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