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搖籃中的科技文明

4.?.4

搖籃中的科技文明 時降 1281 2020-02-25 16:20:41

  戰(zhàn)爭中前期,累計死亡約三千四百億次,平均重生次數(shù)2.6次。

  1930年后,只剩下1150918只類盤古生物存活,同時我的艦隊數(shù)量跌入低谷。

  殘缺的防面無法抵擋類盤古生物的沖擊,防面失效的通告蔓延。千年的輿論工作沒能阻礙虛無的風氣彌漫。

  在整個社會走向低谷的同時,技術試錯的風險飆升至巔峰,更多的人開始懷疑激進的科研思潮是否可取。這可以簡單地歸類于科技虛無主義。

  后面的歷史被封存了很久,暫不詳說,這算是一種獨裁吧,實在沒辦法。

  重生和永生技術不能說絕對完美,組合后的劣勢太多。社會要想保持長久穩(wěn)定,或許只能二選一,我沒試過,不好評價二選一的結果。

  重生技術會加深所有情緒,正面亦負面。生物誕生時,情緒是一張空白,但重生時不是。跟代言者交戰(zhàn)時,虛無風氣露出了苗頭,并隱藏至今,最后露出了它崢嶸的面目。

  后方的防面相對薄弱,大多數(shù)防御力量由那仨跳脫的強AI控制。很唯心的,生物艦隊的平均生存時間比純智能長2.7個百分點,但戰(zhàn)艦性能相差不多。用艦長的話說,直覺會提醒他們最好的攻擊時刻,而智能可以降低冒險的風險。

  戰(zhàn)爭中后期,類盤古生物奔著元和波而去。元和波還沒有成年,不能進行長途奔襲,只能適當?shù)赝蠓脚才?,這里的后方可能稍微有點遠。這算是戰(zhàn)爭又拖了一千多年的原因。

  強智能利用路徑上的所有人造物阻攔并大幅削減了類盤古生物的數(shù)量。人造物包括各種生物聚集地,這導致近三百億生物死亡。類盤古生物的前進路線如線團般雜亂,無法預測,只是大致方向朝著元和波,生物的死亡不可避免。甚至有三處重生基地毀于類盤古生物的攻擊。

  戰(zhàn)爭的最后,只剩下9812只類盤古生物。用元的話說,那群寄生蟲比流淌著粘液的蠕蟲還要惡心,即便他們披著盤古的外衣。其實,我挺想吐槽一下,常數(shù)探測對盤古的解析,也是一團亂糟糟的數(shù)字。

  最后一場戰(zhàn)役,我損失了緊急生產(chǎn)的二百六十萬艘戰(zhàn)艦。類盤古生物無法規(guī)避零場,就如我無法躲避內部湮滅。

  結束后,數(shù)萬年的動蕩占據(jù)了歷史的一角。沒有了外力的威脅,反科研的呼聲愈演愈烈。整個事件可以說不合情理,卻又邏輯自洽。

  --

  虛者文明不太可能出現(xiàn)分崩離析,諸侯割據(jù)的局面,因為生產(chǎn)力不會因某種思潮而大幅下降。好吧,實話實說,楓葉不會不會允許那種情況發(fā)生的,她算半個強迫癥,小半個暴力狂,小半個管理員。

  接下來不提一些不人道的過程,挑重點講。

  九域文明已經(jīng)接受作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習慣很難改。結果是,根據(jù)某條旮旯里的補償案,楓葉啟動了冰凍程序,自主重生程序暫時關閉。

  人口基數(shù)呈陡崖式墜減,在那一萬年的低谷期,整個文明只剩下了激進的科研人員和少部分的幸存者。

  我花了九千年完善雙三維體技術并找到了在亞光速區(qū)間內控制三維體的途徑。

  又用三百年設計并制造了十顆理論上可以穩(wěn)定燃燒萬億年的人造恒星。

  此期間,一次實驗中的意外使超相變猜想誕生,后繼實驗進行了32年,并證明了此猜想。依托實驗數(shù)據(jù),數(shù)學證明在兩個月后出現(xiàn),第三個月甚至出現(xiàn)了第二種證明思路??萍紭湓诤芫们熬脱苌鸀閰擦?,休眠許久,它開始把目光拓展至附近的廢土。

  科技自信和科技虛無如影隨形,在科技虛無消失前,沒有生物配自稱神。

  理論的更迭會誕生更多的學科,重生機制逐步解除鎖定,生物迎來了久違的黃金歲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