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立國三年,無數(shù)將士在疆場上揮灑熱血,才有百姓的安寧生活?!?p> “我們的官員盡心竭力,我們的百姓勤勞儉樸?;实郾菹聻榱嘶I措重修東市的銀錢,將玄武門都抵押了,還變賣了很多宮中物品。每日削減用度,宮中每日各個宮殿所用蠟燭不得超過三根?!?p> “皇帝陛下所穿的衣物還是十年前,由后宮親手縫制?!?p> 宣讀的書生一個個激動萬分,這樣的皇帝,才是心懷天下的好皇帝??!
攤開手中的卷軸,那些書生大聲的朗讀著。
寫這份卷軸的時候,韓嘯說了一個笑話:某天和百姓聊天,聊到皇帝在皇宮吃什么的時候,老百姓們說皇帝能每天大白饅頭吃到飽。
這個笑話雖然說明了百姓的眼光短淺,但是也體現(xiàn)了百姓心中,皇帝的日子是過的很舒坦的。這種階級分化觀念要不得,不然有朝一日,便會出現(xiàn)大唐是皇帝的大唐,不是百姓的大唐這種想法。
所以,今天的大典才出現(xiàn)這樣一幕,讓百姓知道,皇帝的日子也不好過,讓百姓知道大唐是所有人一起出力才建起來的。
“今日大典,陛下傳旨,對有功將士、官員、百姓進(jìn)行嘉獎!”
這時候,各處書生手中的名單就不一樣了。因為早前,已經(jīng)通知各村坊的鄉(xiāng)老、里正在何處集合,當(dāng)下所念的名單就是這里能聽到的。
“太原胡家莊胡三桂,左威衛(wèi)上兵。大業(yè)十三年攻長安城奮勇向前,戰(zhàn)沒于長安城城頭。今頒發(fā)胡三桂烈士勛章一枚,其子女由大唐兵部宣慰司負(fù)責(zé)供養(yǎng)成人?!?p> 下方百姓剛開始還不知道什么意思,忽然有人驚呼。
“說的是胡三哥!胡家媳婦,上面說的是你家三桂!”
人群一陣騷動,一個看上去三十多歲的婦人牽著兩個半大孩子擠到前面。
“老,老爺,您剛才說的是我家三桂嗎?”
婦人很是緊張,根本沒有經(jīng)歷過這般世面。
“大姐,說的就是你家三桂哥,他是英雄,皇帝陛下親令嘉獎。”
看著那婦人身后的里正點頭,站在高臺上的書生心中有數(shù)。前幾日就已經(jīng)通知里正讓將這一家?guī)?,但具體什么事沒有讓他們知道。
“這是好事啊,連陛下都知道的大英雄呢。”
“好了,孤兒寡母的日子終于有盼頭了!”
下面百姓都是議論紛紛,眼中出現(xiàn)羨慕之色。
那婦人聽到自己的店丈夫被皇帝稱為大英雄,這些年所有的苦難、艱難,都化作無聲的淚水,旁邊的孩子也跟著抹眼淚。
“好了,還麻煩賈里正護(hù)送他們母子去皇城門口,皇帝陛下要親自為胡三哥授勛。”
英勇戰(zhàn)死的士兵,傷殘退伍的老兵,還有那些因為動亂等原因死傷的官吏,甚至還有一些平日勤勞生產(chǎn)的老農(nóng)。當(dāng)他們的名字被念出,下面那些平日相熟的百姓眼中熱切無比。
這些被表彰的烈士遺屬或有功臣民,被安排從長安街東面大道上慢慢往皇城走去。
往日不受待見的獨腿老兵,今日的步伐變得沉穩(wěn)有力,往日不愿看一眼他的那些鄰居,今天看他的目光滿是欽佩。原來那個看上去有些頹廢的漢子,竟然有這么輝煌的過去。
那些白發(fā)蒼蒼的父母此時老淚縱橫,沒想到逝去的子女會有如此榮耀的一刻,他們在天之靈也會欣喜吧。
還有那些牽著子女的,捧著牌位的,三三兩兩的,慢慢行走。
沒有人催促,百姓都慢慢沉默下來。
高臺之上,李淵站起身來,其他的官員也跟著起身。
看著那些烈士的父母遺孀或者子女走過來;看著那些缺胳膊少腿的老兵蹦跳著或者被攙扶著過來??粗麄兡樕系臉s耀、悲傷、恐慌,李淵只覺得心中有些發(fā)堵。
于是,今日大典中出現(xiàn)了沒有預(yù)演過的一幕:大唐皇帝陛下緩步上前,整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面色肅穆的在高臺之上向著緩緩而來的人們躬身一禮到底!
懵了!
不管是觀禮的百姓還是那些走過來的人們,或者高臺上的官員,此時忽然不知如何應(yīng)對。
這時候,就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情商了,裴寂大步上前,站在李淵身后一步,然后也是雙手一拱,彎腰行禮。
有宰相帶頭,其他人有樣學(xué)樣,都站在皇帝身后,向著走來的人群行禮。
蕭瑀高聲呼道:“大唐皇帝陛下率文武百官恭迎為我大唐舍生忘死的英雄!”
臺下百姓一片嘩然,那聲浪席卷,慢慢向全城擴(kuò)散。那些書生趕緊跟著高喊皇帝陛下帶著群臣恭迎英雄們。
韓嘯此時忽然高聲大喊:“大唐萬歲!”
這句話是“大唐精英團(tuán)”每天宣傳的口號,聚會開始和結(jié)束都要喊的。
韓嘯一聲高喊,其他的“精英團(tuán)”成員不自覺的就跟著高呼:“大唐萬歲!”
下面的那些百姓剛開始雖然神情激動,但卻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表達(dá)自己的心情,這是聽到喊聲,都仰起頭來,高聲呼喊。
“大唐萬歲!”
……
聲浪響徹全城。
高臺之上,李淵親手將一枚精致的勛章遞到胡三桂媳婦的手中,又伸手摸摸兩個孩子的頭。
“你們的爹是個英雄,他為大唐獻(xiàn)出了生命。你們長大后也要像他一樣,保護(hù)我們的大唐?!?p> 兩個孩子懵懂的點頭,他們的母親手握小小的勛章,已是淚流滿面。
勛章是精鋼鍛壓,圓形的勛章上花紋細(xì)密,邊緣是鋸齒形的,然后鍍了整個一層亮銀。中間鑲嵌著用玻璃澆熔的“唐”,淡藍(lán)色的楷書字體閃爍光澤。那勛章背面還有別針,可以掛在胸前。
已經(jīng)去世的,勛章交給遺屬,那些還活著的,李淵和李建成、李世民等人親手將勛章掛在他們胸前。
直到近千人都佩戴好勛章,整個會場又是一陣歡騰,所有人激動的大呼“大唐萬歲!”、“大唐皇帝萬歲!”
看著這般場面,高臺兩側(cè)觀禮的外國使臣相互交換著眼神。
這樣的大唐,讓他們驚懼。
突厥使者阿史那曼達(dá)也沒有想到大唐的民心已是匯聚成河,他面色陰沉,看看別的使臣,相互點點頭。
“下面進(jìn)行新軍大比,請新軍上場!”
那些高臺上的官員聞聲一震。
新軍大比??!如果所料沒錯的話,哪支隊伍獲勝,那征討天下的先鋒官就會落到這支隊伍的領(lǐng)軍大將頭上。
韓嘯、秦瓊、薛萬徹。
太子、秦王。
一時間,所有人看向長安街的盡頭。
那里,一支兩千人的大軍緩緩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