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逶迤連綿,出了長安地界之后,道路越來越難走。很多地方,軍士們不得不推著馬車前行。
“嘿!”
韓嘯雙手用力,深陷泥潭的馬車應(yīng)聲而起,前面兩匹馬一用力,帶著車往前奔行。
“你小子真是神力。”
將雙手在旁邊的雪地上擦了擦,抹一把汗,李世民看著韓嘯羨慕的說道。
韓嘯望著規(guī)模并不大的車隊,旌旗都收了起來,根本不像是要去做并肩王的樣子。
再看看這泥濘的官道,委實難走。
“殿下,等我們再回長安時,必將戰(zhàn)車千乘,沿途百姓夾道,旌旗綿延不絕!”
韓嘯的語氣似乎有些賭氣的樣子,其實卻不然,對于李世民來說,既然不愿夾著尾巴在長安城里求生存,那還不如踏出這一步,脫卻牢籠,海闊任魚躍。
“呵呵,你的心思我還不知道嗎?與其待在長安城,在父皇和大哥的壓制之下,還不如做了這并肩王?!?p> 看著隊伍之中,除了那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老臣寥寥無幾的樣子,李世民又不禁感嘆。
“這一步是對是錯,我也不知,后面的路,就看我們自己的了?!?p> 自李世民在大朝會上領(lǐng)旨東出洛陽,與長安隔河而治之后,不少老臣都是離他而去。而這次出京,有不少大臣因為在朝堂任職,一時也不能跟他走。
出長安城時,大部分朝臣都沒有相送。
因為在他們看來,做了藩王的李世民,根本不值得追隨了。
便是“大唐精英團(tuán)”,此時也是一分為二。
韓嘯主動提出,不管是在長安還是洛陽,所有年輕人的目的都是建設(shè)國家,為大唐強(qiáng)盛而奮斗。
長安城現(xiàn)在有更多的機(jī)會,洛陽那邊百廢待興,所有人的選擇都值得尊重。
最終,陳謙帶著大部分長安士子留在了長安城。
這是好事,如果這些青年都離開了,他們自己這一年的奮斗成果浪費(fèi)了先不談,這么長時間的宣傳效果,都會白費(fèi)了。
西山、“鮮味樓”、東市,所有韓嘯的股份都折現(xiàn)了。雖然不可能都換成現(xiàn)錢,但會兌換成物資,作為韓嘯在洛陽的資本。
臨走時,那家“安琪兒”成衣店留了下來。
年前,韓嘯托唐儉去許敬宗家提了親。
許敬宗是滿口答應(yīng)的,雖然他沒有跟著李世民去洛陽,但對于韓嘯的前途,他有信心。
但是為難的是許詩琪,作為皇帝欽點侍郎的她,正在朝堂之上,展現(xiàn)出自己的無限才華,此時何去何從,難以抉擇。
在“安琪兒”店中,韓嘯與許詩琪促膝長談,最終約定,韓嘯前往洛陽,許詩琪留在長安,三年后,韓嘯再回長安城時,八抬大轎,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來娶許詩琪。
這一場密談沒有別人,反正出門時,許詩琪的臉和眼睛都是紅紅的。韓嘯嘛,也不知道是得了什么便宜,一直傻笑。
洛陽,號稱東都,春秋時,周王朝的都城便在這。前隋的都城也在這里。
但是便是這樣一座千年王城,卻王世充和王仁則手上,洛陽的繁華變得落寞。雖然李世民攻洛陽并沒有像前世那般讓城中最終十不存一,但蕭條是難免的。
內(nèi)城中,很多府宅都貼上封條,空空如也。宅邸的主人現(xiàn)在都在長安城,有些會混個一官半職,更多的成了階下囚。
這讓大隊人馬進(jìn)城時,更顯得城市衰敗。
百姓們倒是熱情,從城門處就開始夾道相迎。但是看著他們面黃肌瘦的模樣,李世民和韓嘯的心情都很沉重。
何止是洛陽,整個河?xùn)|,河南地界去年的水災(zāi)到現(xiàn)在百姓還沒有恢復(fù)過來元氣。其他地方,雖沒有大戰(zhàn),但政權(quán)更替,逃荒、逃難不斷,匪患、潰兵無數(shù)。
大唐在這些地方施行均田分地,百姓倒是歡喜,卻一時間并不能變出錢財糧食。
世家大族對于李世民的到來很是冷淡。在他們看來,被逐出長安城的皇子,哪怕是所謂的并肩王,最終也不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
“眾卿,這接下來,就要辛苦大家了!”
李世民沒有客氣,直入皇城,端坐龍庭。
既然走出這一步,再拿捏矯情實在沒有意義了。
“殿下放心,不出三年,我河?xùn)|地界,必將超過河西,讓天下百姓歸心?!?p> 杜如晦開口道。
作為新組建的天策府內(nèi)相,杜如晦率先開口。
杜如晦,魏征,長孫無忌,一干文臣都是年富力強(qiáng)。秦瓊程咬金這些武將也是個個都是大唐頂尖的戰(zhàn)將。再看下方,是韓嘯為首的那些年輕人。
他們的眼中,有著無限的熱情。
“好,孤王相信,三年,我們一定能將治下建成大唐最富庶的地方?!?p> ————————
眾臣到達(dá)洛陽后,暫住在驛館,后面怎么安排,都需要一個章程。
當(dāng)晚,幾位親近的大臣都留下來,參加秦王特設(shè)的家宴。
掌勺的,是韓嘯。
一個大盤的火鍋,沒有辣椒,放的茱萸,其他佐料基本齊全。一桌子圍坐了,很是熱鬧。
到的開席,長孫王妃抱著誕下不久的秦王世子李承乾,過來見禮。
自這些臣子拋卻榮華追隨秦王到洛陽,大家就是一棵樹上的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出長安時,我與大哥長談,他決定重開科舉,吸納人才。諸位看看,我洛陽,是否也要如此?”
太子要開科舉?眾人都是皺眉。長安開得,但洛陽,卻不一定開得。
長安城開科舉那是名正言順,洛陽開科舉,可能就會惹出笑話。
但是不開科舉,怎么選拔人才,沒有人才,所有的豪言都是一句空話。
“殿下,眼下洛陽的確不適宜科舉,不如,還用舉薦制?”
杜如晦開口說道。
舉薦?那還不是世家高門說了算?
“此事容易,舉薦與實習(xí)相機(jī)結(jié)合。所有舉薦的官員,都必須從基層做起。四品以下官員,都要有地方為官的經(jīng)歷?!?p> 韓嘯滿不在乎的說道。
“如此一來,豈不是將地方權(quán)柄都送給了世家?”
高士廉有些疑惑的問道,這般一來,那些世家豈不是要占據(jù)洛陽朝堂?
“怕什么?只要將官員考評制度修改一下,不就行了?”
“怎么改?”李世民連忙問道。
大唐立國時間太短,對官員的考評都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做。延續(xù)前隋的,也不過是從作奸犯科的人數(shù)、百姓的人口等幾個方面考查。
“地方讀書的孩童越多,政績考查等級越高。賦稅與百姓收入增加多的考績優(yōu)等,建設(shè)城鎮(zhèn)規(guī)模越大的,考績越好?!?p> 讀書是教化,百姓收入是民生,賦稅是國之根本,建設(shè)是發(fā)展。
有此幾項,考查一位地方主政官員,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