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黑衣社
前沿-黑衣社的人,一般三十五歲之后,就會被要求從一線暗殺崗位推下了,而進入到陳家與孜家分布在全國的各個店鋪中去任職,表現(xiàn)好的,自然很有機會擔任掌柜之類的,不好的則只能是從小伙計做起。
江湖上的秘密組織黑衣社,在江湖上名聲鵲起,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
它是一個單純的拿錢辦事的專業(yè)殺手組織,通過江湖上一個秘密的掮客牽線搭橋,完成交易。
與幕后的買家與黑衣社并不直接接觸,對于各方來說都減去了許多麻煩以及潛在的風險。
原則上,黑衣社不接刺殺王公大臣的活兒,那樣的話,風險太大了,但這也不是絕對,只有錢給的足夠能勾起對金錢的巨大的貪婪的話,它們還是會慎重地考慮的。
不過,最終拍板的,還得是笑面虎孜博本人,孜博在明面上,在洛陽城里是出了名的吝嗇,暗地里則牢牢的把持著江湖山的隱秘組織黑衣社。
因為黑衣社平日里一向是秘密行事,來無影去無蹤的,異常的低調(diào),江湖上的人只知道有這樣的一個組織,對黑衣社的其他情況就知之甚少,更多的是對黑衣社添油加醋般的妄加揣測,以及以訛傳訛般的飛速傳播。
從某種角度來說,它已經(jīng)演變成江湖上的一個傳說,成了黎民老百姓家茶余飯后的談資,要是家里的小孩不聽話了,就拿黑衣社來嚇唬他們,他們一般會這樣說:要是再不聽話就叫穿黑衣服的叔叔把你關進小房間里。
或許他們并不知道,黑衣社其實是一個殺手組織,要不然很難理解他們會對自己的小孩說出這樣不吉利的話語。
也有可能是,任何事情在傳播的過程中自然會撕裂成無數(shù)個版本,與原來的真相天差地別,一向如此。
更沒有人會想到,堂堂富甲一方富貴人家,竟會和殺手組織產(chǎn)生關聯(lián),不過這也不難理解,這本來就是一個顛倒黑白的世界。
孜博雖然長期待在孜府,對黑衣社遠程遙控,對黑衣社上下大大小小的事,依舊是了如指掌,黑衣社的弟子更是對他言聽計從,絲毫不敢有任何地忤逆,好比是子女與嚴父之間的情感一樣。
首先,黑衣社的殺手都是孤兒,孜博出錢把他們撫養(yǎng)成人,并且從小訓練他們格斗刺殺的技能,以及忠誠忠義方面的教育,黑衣社的人腦子早已經(jīng)被洗了一遍又一遍。
其二黑衣社的弟子只是接收指令,再按照上面的指定殺人辦事,原則上辦完事,必須立即回老巢原地待命。
沒有特殊情況,則禁止在外面過夜,更不可單獨擅自行動,違令者都得按家規(guī)處置。
還有就是黑衣社的組織結構去中心化,幾乎每個人的在社中的職位,都相差無幾,每個人都自覺的相互監(jiān)督,實行的也是共產(chǎn)平均主義,當然了,分給他們多多少少還是孜博說了算。
名義上,大家都是孜博的養(yǎng)子,也就沒有了高下之分,大家誰也不服氣誰,就像是大家族中的眾多兄弟姐妹一樣,孜博成了黑衣社眾弟子的情感紐帶,孜博在的時候,眾人能擰成一股繩,一個拳頭,要是孜博不在了,也許一切都會慢慢地松垮掉,畢竟這是在大家族中時常發(fā)生的。
黃歇從王府一出來,就直奔百曉軒的方向,通過一名對百曉軒,有過接觸的食客的牽線搭橋,并事先奉上了一枚無比碩大的南海夜明珠之后,順利地得到了一枚扣門磚。
黃歇按照約定的地點,那是一間位于半山腰的茅草屋,屋前有一個用竹籬笆圍起來的小小的院落,推開籬笆門走進去,你會聽到隱隱約約的流水潺潺的聲音,循著聲音看過去,因為看到貼著茅屋的邊緣,流淌著一條袖珍型的溝渠。
黃歇推開虛掩著的門,走進屋內(nèi),里面的擺設相當?shù)暮喡?,屋里面空蕩蕩的,正中間的地方,擺放著一套雕工精湛的紅木桌椅,一看就知道是出自某位大師的手筆,只是擺放在茅草屋里,多多少少顯得格格不入,桌面上整整齊齊地安放著一張白紙一張毛筆,一方沉有墨汁的硯臺以及一個紙張長度的竹筒,毛筆則擱在波浪形的筆架上,并已被沾染了墨水。
徑直走到紅木桌前,拿起毛筆在白紙上寫了幾個正楷黑字:黑衣社在何處?再把紙張卷起來塞進這根食指見方的圓形竹筒里,扔進茅屋前的水渠里,看著竹筒順著水流,一會兒就流入了地下,消失不見,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且略顯焦慮的過程。
幾天之后,經(jīng)過在客棧略顯煎熬的等待之后,黃歇終于等來了百曉軒的回復,并獲得了相當有價值的線索。
這條線索就是一位掮客的身份,而這位掮客的身份,在江湖山?jīng)]有人會不認識。
如何撬開這位掮客的口,是一件相當不易的事情,畢竟,對于他這份職業(yè)來說,守口如瓶是最基本的業(yè)務修養(yǎng),要是哪怕有半次失信與人,那他在這一行就休想混下去了。
自古以來,砸人飯碗的事,是最難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