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劫起封神

第六章 君臣

劫起封神 半葉知秋涼 2309 2019-04-06 08:00:00

  看到西征大軍中精挑細(xì)選的五萬人馬已經(jīng)在校軍場外等候,高臺上的帝乙起身離了御座,龍行虎步地走到高臺邊上,兩邊的文武官員皆起身相隨,分兩列侍立在帝乙身后。

  此刻聞仲也已收了那對打遍天下的雌雄雙鞭,手中捧一幅黃綾卷軸上前,展開后朗聲讀道:“陛下有旨,偏將軍張奎、高蘭英并所部‘天狼輕騎’出列!”

  他的聲音渾厚柔和,瞬間傳遍整個校場,又遠(yuǎn)遠(yuǎn)地傳向稍遠(yuǎn)處列陣的五萬大軍,清清楚楚地傳到每一個人的耳中。

  “末將遵旨!”一男一女兩個清朗高亢的聲音同時應(yīng)答。

  眾人循聲望去,見從校軍場外的方陣中沖出一支約在千數(shù)的輕甲騎兵,皆披掛鑲嵌鐵片的輕甲,配備雙戰(zhàn)刀和弓箭。當(dāng)先的是一匹神駿異常的烏黑戰(zhàn)馬,馬頭正中竟生長了一個尺余長的獨角,顯然并非凡種。馬上一員小將不過十七八歲年紀(jì),身軀魁偉,相貌英武,披青銅連環(huán)鎧,手中擎一口秋水冷焰刀。稍后的是一匹桃花馬,馬上坐的卻是一員女將,容色俏麗,眉眼含煞,穿戴一套銀光雁翎甲,皓腕用鹿筋挽手懸著一對日月凝霜刀,在背后還斜背了一口碩大的紅漆葫蘆。

  “張奎,高蘭英……”聽到這兩個名字時,楊劫的臉上現(xiàn)出略微驚訝的神色,若他前世的記憶不錯,這對夫婦可是實實在在的一對狠人,原來在此時便已嶄露頭角。

  這一隊輕騎奔走如風(fēng),霎時間繞著校軍場奔行一周,最后在高臺之下列陣站定。

  聞仲繼續(xù)照著手中的卷軸朗聲道:“此次征伐鬼方,張奎、高蘭英率所部‘天狼輕騎’屢次突擊奔襲,斬殺及俘獲敵軍逾萬,二將更親臨戰(zhàn)陣斬殺賊將共計一十九員?!?p>  “誠其勇哉!”帝乙先贊嘆一聲,隨即垂首俯視二將問道,“你二人是何關(guān)系?”

  聽此一問,高蘭英粉頰生暈,張奎也有些臉紅,但陛下有問又不敢不答,只得向上拱手訥訥道:“啟稟陛下,末將二人本為同門師兄妹,后來又訂下白首之約,只是因為戰(zhàn)事未畢而不曾完婚?!?p>  帝乙鼓掌笑道:“既然如此,朕便在你們的封賜之外多加一道恩典,在朝歌另賜你們一座府邸,擇選吉日讓你們二人完婚?!?p>  張奎和高蘭英既羞且喜,一起翻身下馬,拜謝了帝乙的恩典。

  楊劫將這一幕看在眼中,心中暗贊帝乙為君的御下之道實在高明,這一道恩典于他這富有四海的一國之君而言不過是惠而不費,于張奎和高蘭英這兩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而言卻是莫大的榮光,說不定日后這對夫婦誓死扶保大商江山的一片耿耿忠心便根源于此。

  張奎和高蘭英謝恩已畢,重新上馬率身后一千輕騎退后在校軍場中立定。

  聞仲又喝道:“陛下有旨,后軍將軍鄧九公及所部‘撼山甲士’出列!”

  “末將領(lǐng)旨!”又一人應(yīng)言答道,聲如洪鐘。

  整齊劃一、沉重?zé)o比的腳步聲從校軍場外傳來,一隊數(shù)量在三千左右的重甲步兵緩緩行入場中。他們都有近丈的身高,披掛玄色厚重鐵甲,臉上覆蓋猙獰青銅鬼面,右手拄丈二長戈,左手擎半身高鐵盾,行走時步履協(xié)調(diào)一致。在這隊重甲步兵前方唯一的一匹渾紅戰(zhàn)馬上,騎乘著統(tǒng)兵將領(lǐng)鄧九公。他年約三旬,面如紫玉,三綹墨髯垂胸,披全副鐵甲,提一口板門大刀,端地威風(fēng)凜凜,殺氣騰騰。

  鄧九公率領(lǐng)這一隊重甲步兵繞場一周,也在高臺之下站定,三千甲士俱都紋絲不動,便如一群銅澆鐵鑄的雕像。

  聞仲依卷軸記載讀道:“后軍將軍鄧九公率本部‘撼山甲士’護(hù)衛(wèi)后軍輜重,先后擊退侵?jǐn)_之?dāng)彻彩叽?。此次征伐鬼方,六十萬大軍糧草軍械從無短缺,此多鄧九公之功也?!?p>  “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誠此謂也!”帝乙又贊一句,隨即向旁招手,向手捧御用弓箭的奉御要來一支天子專用的黃金箭,揚(yáng)手拋給臺下的鄧九公。

  鄧九公大喜,接住金箭之后翻身下馬,雙手將金箭高舉過頂向帝乙謝恩。

  待到鄧九公率領(lǐng)部下退回場中,聞仲繼續(xù)召喚其余將領(lǐng)及其所部人馬入場接受帝乙檢閱。

  帝乙在聽了聞仲宣讀的各人功勛之后,每每有一言半語的點評,字字句句皆恰到好處,但那黃金箭并未輕易賜下,前后連鄧九公在內(nèi)獲此賞賜的不過七人。

  眼看得場外那巨大的方陣越來越小,而場內(nèi)的方陣則越來越大,卻始終沒有聽到喊自己父親的名字,楊劭、楊勛和楊艷都著急起來,一個個盡都伸長了脖子不斷向場外張望,卻又隔得太遠(yuǎn)了一些實在看不清什么。

  楊劫卻是安坐如山,他知道父親是聞仲麾下最受倚重和信任的大將,理應(yīng)放在最后壓軸出場。

  他剛剛安慰了弟弟和妹妹幾句,要他們耐心等待,卻聽臺上的聞仲又喝道:“陛下有旨,西伯侯姬昌及所部‘逐風(fēng)弓騎’出列!”

  聽得“西伯侯姬昌”之名,楊劫心中又是一震,急忙轉(zhuǎn)頭向著校軍場外面望去,正看到一個身披牛皮軟甲,騎一匹青鬃馬的老將驅(qū)馳入場。此人年約五旬,須發(fā)花白,生得方面大耳,目光溫和,令人望之不覺而生親近之意。在他身后有約三千名同樣穿戴牛皮軟甲、手擎短弓的騎兵緊緊跟隨,循前例繞場奔行一周后在高臺之下勒馬佇立。

  聞仲繼續(xù)誦讀卷軸上記載的內(nèi)容:“西伯侯姬昌,不僅竭力供應(yīng)六十萬王師糧秣,又親率所部‘逐風(fēng)弓騎’隨大軍出征,親歷大小戰(zhàn)役數(shù)十場,斬獲敵軍萬余,姬昌更于陣前親自發(fā)箭射殺鬼方元帥歿毒赫,其功至偉。”

  帝乙滿面都是欣慰之色,不住地點頭道:“西伯侯賢名,不惟西方二百鎮(zhèn)諸侯久聞仰慕,朕亦多有所聞。如今看賢侯如此公忠體國,可知名副其實也。取弓來!”

  一旁的奉御忙舍棄僅余的三支黃金箭而奉上那唯一的一張鑲金嵌寶的蟠龍寶雕弓。

  帝乙抓過寶雕弓,揚(yáng)手便擲向臺下,同時在口中喝道:“朕今日以此弓賜予賢侯,只盼賢侯持之為朕牧守西方,勿使生亂!”

  姬昌急忙接弓在手,下馬涕零叩拜道:“陛下以心腹待臣下,臣下敢不粉身碎骨以報?”

  帝乙哈哈大笑,揮手命姬昌退入場中。

  場中大多數(shù)人都為這君臣相得的一幕而感嘆歆羨,楊劫卻顯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隱隱感覺帝乙與姬昌這對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不如看到的一般融洽,其中帝乙所說的“勿使生亂”四字尤為可圈可點,令人回味無窮。

  正沉思間,聞仲終于喊出一個令楊家兄妹期待已久的名字:“陛下有旨,大將軍楊烈及所部‘陷陣重騎’出列!”

半葉知秋涼

合同已寄出,估計下周可改成簽約狀態(tài)。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