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賈龍起兵
興平二年八月十日,樊陵與孫禮一起出了洛陽,往漢中而去,而辛評四人也一起出洛陽往青州而去。
同一日早朝。
“啟稟陛下,現(xiàn)益州牧劉焉擅殺士民,霍亂益州,更造作乘輿車具千余輛,其反心已顯,又有前破虜將軍孫堅之子孫策為禍,使益州萬民蒙難,故臣請陛下下旨,調(diào)漢中駐軍南下,安定益州,并以益州刺史蘇固南下益州,安定士民,又調(diào)溫怒為益州長使,司馬朗為益州治中,益州校尉賈龍為益州都督,總領(lǐng)益州諸事”
何顒?wù)酒鹱嗟馈?p> “陛下,不可”
宗正劉繇站起說道。
“自成皋會盟以來,天下初定,百姓安居,暫沒必要妄動刀兵,何況那劉焉也是朝廷命官,在益州整飭吏治,安定流民,也有功勛啊,斷不可貿(mào)然興兵啊”
“宗正此言在理”
車騎將軍董承也起來奏道。
“陛下,現(xiàn)在天下安定,正當此時安定民生,使百姓歸治,若妄動刀兵,弄與百姓不利啊”
董承說完,王允站起來。
“書生之見,那劉焉身為漢室宗室,卻自以為是,其請廢使立牧,差點顛覆我大漢根基,而其在益州也多行不義,反跡已明,何況成皋會盟之時其非但不來,還派兵征討漢中,若非燕王機警,派兵征討,現(xiàn)漢中早已在那劉焉的淫威之下,如此作為豈非犯上作亂,若比也不征討,豈不是寒了益州士民之心,比取禍之道也”
“尚書令,危言聳聽了吧”
侍中伏完站起說道。
“危言聳聽,恐怕還是輕描淡寫吧”
何顒立刻反駁道。
“你們?nèi)绱苏u謗朝廷封疆大吏,究竟是何居心,陛下,王允,何顒居心叵測,望陛下圣裁啊”
伏完大吼道。
而劉辯做在上首,看了看一邊完全不說話的劉陔,不知如何是好。
“燕王以為如何”
劉辯小心問道。
“陛下是一國之君,自當圣裁,何須問我”
劉陔向劉辯行了一禮后,又做了下來。
而其余眾臣也都瞪大了雙眼,看著劉陔和劉辯。
王允和何顒是燕王的人,這一點人盡皆知,今日早朝他們一起上奏益州之事,如果不是燕王授意,誰會相信。
但是燕王卻不動如山,根本不打算發(fā)表意見,這是極為罕見的。
“盧師徒以為如何”
劉辯又看向了盧植。
“啟稟陛下,臣最近身體不適,還望陛下贖罪”
盧植對劉辯一禮,也不在說話。
見盧植如此,劉辯一時也沒了主意。
而眾臣看了看盧植,小聲議論著。
而劉辯又看了看劉虞和楊彪二人。
“陛下,臣以為劉焉反心已露,為禍益州,為益州士民百姓計,應(yīng)當發(fā)兵征討”
楊彪站起說道。
“臣附議”
劉虞也一并答道。
“既如此,傳朕旨意,罷劉焉益州牧之職,以司馬朗為益州治中,溫怒為益州長使,賈龍為益州都督,安定益州諸事,并命漢中大軍南下,擒獲劉焉”
劉辯立刻下旨。
眾臣立刻領(lǐng)旨。
“陛下,臣還有一事”
盧植站起說道。
“司徒有何事”
劉辯見盧植起身,也不敢怠慢。
盧植對劉辯拱手一拜道。
“益州之地除去我漢人外,還有板楯蠻和南蠻諸部,這些異族雖依附于我大漢,然卻各自行事,非我大漢之福也,故臣請以瀘水為界建寧州,以交州刺史陸俊為寧州刺史,由益州移民三百萬南下寧州安置,并益州諸蠻效法北方烏桓,東北各族之故事,分化安置于益州,寧州諸地,其各首領(lǐng)則安置于長安,若有不從者,則出兵討伐,如此則南方平定,諸夷順服,乃我大漢之福也”
盧植說完,楊彪,劉虞,王允,何顒等皆起來請立寧州,安置諸夷。
“好,朕立刻下旨……”
劉辯還未說完。
“陛下不可啊,南中之地道路阻隔,南蠻不服王化,若如此眾蠻必反,此乃取禍之道也”
侍中種輯站起說道。
“那依種侍中所言,又當如何啊”
洛陽令蒯良站起問道。
成皋和會盟后,劉陔便請得劉表將蒯良調(diào)入朝中,任命為洛陽令。
“此事交于益州即可,采用懷柔之策,必可安撫諸夷,若貿(mào)然行事,豈非自取霍亂”
種輯說完,便站了起來。
“此自欺欺人爾”
蒯良冷笑道。
“若如侍中所言,那異族勢大,而我漢家勢衰也,最后又啟有我漢人天地,若我等分化諸蠻,以大兵震懾之,之后吸收安置,如北夷等,不久便再無南蠻之困,此利千秋的大事,如何不可”
蒯良說完,種輯怒目圓視,而一邊的王子服,吳碩也打算起來反駁,確被劉辯打斷。
“行了,朕準了,你們下旨吧”
劉辯說完便起身離開了。
而劉陔也站起向劉辯行了一禮后,便退下了。
其他人見劉辯,劉陔都離去了,也紛紛離去。
不久圣旨下達,分兩路前往益州,交州宣旨。
當天,洛陽車騎將軍府。
“董叔,你可要救救我父啊,那燕王居心叵測啊,董叔”
郎將劉范和侍御史劉誕向董承哭訴。
而董承看了看一邊的伏完,種輯,王子服,吳碩等,嘆了口氣。
“好了,現(xiàn)在圣意下達,我等又能如何”
董承被說得不賴煩了,便大吼道。
“董叔是太皇太后的親侄兒,還請董叔去與太皇太后說說,請陛下收回成命吧”
劉誕接著哭著。
“夠了,現(xiàn)在太皇太后長居永樂宮,不再過問政事,我又如何前去”
董承反駁道。
“那董叔便號召眾臣,謀廢燕王,重扶太皇太后攝政,我等必推董叔為大將軍,總涉朝政如何”
劉范說完,眼露金光。
“你等想置我于死地否”
董承說完,便起身拂袖而去。
劉范二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
而伏完等人嘆了口氣后,便離開了。
五日之后,樊陵到達漢中,將劉陔的信交給了李儒。
“李參軍,燕王已經(jīng)交代了在下,還望李先生予以方便”
樊陵對李儒一拜。
李儒看了看信后,點了點頭。
“好,有勞了,既如此在下立刻準備,先生便立刻回劍閣告訴賈將軍,讓其先行起兵,我等必會響應(yīng)”
李儒說完,樊陵大喜。
“好,既如此在下即可啟程前往,在下告退”
樊陵說完,便立刻起身,往劍閣而去。
到達劍閣后,樊陵立刻前往賈龍?zhí)帯?p> “子平比如,如何”
賈龍聽說樊陵回來后,大喜,立刻將其迎入。
“燕王已經(jīng)承諾我等,只要我等真心歸附,并將所有世家豪族的土地,佃戶,隱戶交出,燕王會給我們很多便利,足已保證我等族人未來,而且燕王還打算將益州一分為二,以瀘水為界,瀘水以北為益州,以南為寧州,并命將軍為益州都督,總領(lǐng)益州所有軍屯軍和巡檢軍,而在下為寧州長使,負責(zé)寧州異族南蠻的安置,并益州移民三百萬的安置,而且燕王還打算向交州和南洋三州移民四百萬,這也是由在下負責(zé),至于漢中的程普部,只要將軍起兵,其必然前來相助,屆時一起南下綿竹,擒殺劉焉”
樊陵將此行種種,簡單的對賈龍說起。
賈龍聽后大喜。
“交出土地,佃戶,隱戶沒有問題,我可以去給那些人說,誰要是不愿意,不用燕王下手,我會親自解決,可是這寧州和諸蠻,那里道路險阻,瘴氣密布,山巒迭起,又如何耕種,又如何修筑道路,子平是永昌人,為何不為燕王說清楚”
“將軍放心,這些在下已經(jīng)給燕王說清楚了,而燕王也告訴在下其自有辦法修筑道路,連通益寧二州,而且燕王之志絕不止寧州也,燕王還向我問起南洲諸國的情況,可想而知,其大規(guī)模開發(fā)寧州,加上交州,目的必是以二州為跳板,繼續(xù)南下南洲也,燕王之志不小啊”
樊陵說完,賈龍聽得心血澎湃。
“哈哈,既如此,正是我輩建功立業(yè),青史留名之時也”
賈龍大笑著。
“那我等便于八月二十二日起兵,屆時將三關(guān)獻與燕王,之后南下綿竹,殺了那劉焉,而任岐等也在犍為等地起兵,從南面攻殺董扶等于江州”
賈龍和樊陵安排好后,便找來了趙謙。
趙謙聽后,立刻答道。
“明公一定要小心在意,另任岐等在犍為起兵后不必前往江州,而是直接去往蜀郡的成都,只要成都和綿竹在手,益州不難定也,至于江州的董扶,閬中的嚴顏,孫策等,便讓他們斗去吧,等他們斗得兩敗俱傷之時,我等只需要一支勁旅,便可一戰(zhàn)而定”
賈龍聽后,點點頭。
“彥信所言甚是啊,在下險誤大事啊”
“另外,各異族我建議等我們控制益州后,將他們的首領(lǐng)都召集在一起,就說朝廷打算立寧州,以安撫眾人,其必然前往,屆時再縛而殺之,盡收其眾,如此不必妄動刀兵”
趙謙說完,便不再言語。
而賈龍聽后,也點點頭,便命樊陵派人前往聯(lián)系任岐等人,又將趙謙的建議傳信給了李儒。
李儒看后,大驚,暗暗感嘆,不愧是當過司徒的人啊。
興平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辰時初刻,賈龍在劍閣起兵,并將劍閣,霞萌二關(guān)一起獻給了劉陔。
程普也立刻命太史慈領(lǐng)騎兵第二軍于巳時初刻趕到劍閣與賈龍匯合后,先行入蜀,而自己領(lǐng)近衛(wèi)第三軍于巳時起兵南下。
同一時間,犍為郡太守任岐,越?太守馮明,牂牁郡太守尹正,建寧郡太守正炳,永昌郡太守雍益等也一同起兵。
而八月二十三日,早已得到劉陔消息的交州張遼率領(lǐng)新一軍和陸俊一道西進南中。
一時間益州風(fēng)云變幻,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