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外婆手里接過錢。
大門口突然出現(xiàn)一個人影。
我以為是我媽回來了,趕緊將錢緊緊的攥在手里,然后快速的塞進褲兜。
“老母親,我來看你啦!”
這樂呵呵的聲音,是我四舅。
事實上,我外婆只有我媽一個親生女兒。
我的五個舅舅,兩個阿姨,都由我外公的第一任妻子所生。
我們家族的人有點多。
按輩分,我排我們那一輩的第二十五位,屬于我們那輩里最小的。
我大舅的大女兒,也就是我大姐,只比我媽小一歲。
今天來看我外婆的四舅,在我們家族里面,最有錢。
他一直做建材生意,本身就有很大一筆積蓄,他的二女兒九十年代初嫁給了一個廣東的珠寶商,更是富的流油。
我四舅對我外婆很孝順。
隔三差五就會帶著一大堆東西來看我外婆。
但是我卻不怎么喜歡他們。
一來,他們那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優(yōu)越感,讓我很不舒服。
也許是羨慕,也許是嫉妒。
二來,跟我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guān)系。
我爸媽無數(shù)次給我念叨過一個故事。
那是在我兩歲多的時候。
家里打算給我哥買城鎮(zhèn)戶口,要花四千多塊錢。
哪來那么多錢呢?
我出生那年,家里為了修房子,剛欠下一大筆債。
現(xiàn)在要花好幾千塊買戶口,哪那么容易呢?
可是我媽的意思是,戶口必須買,沒錢就去借。
于是,我爸媽就開始四處奔波借錢。
那個年代,不富裕的家庭是主流。
那些富裕的,又不一定愿意借錢出來。
我四舅家是有錢的,還沒等我爸媽去借錢,我四舅和四舅媽大半夜主動來了咱們家。
不為別的,只為——
讓我爸媽還建房子時借他們家的幾百塊錢。
因為他們聽說我爸媽要斥巨資給我哥買戶口,擔心他們借給我家的錢要不回來,所以連夜趕到我們家要債。
聽我媽說,我四舅他們離開后,她哭了整整一夜。
用我媽的話來講,那是把她和我爸往絕路上逼呀!
我四舅一家并不缺那幾百塊錢。
在利益和親情面前,他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
我爸媽總是拿這件事情教育我。
教育我要努力讀書,要出人頭地,要為這個家爭光添彩。
他們常說,他們這輩子就只能這樣了,只有靠我和我哥努力,改變家里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哥聽到這些話的感受。
但對我而言,確實負擔太重了。
我也渴望通過我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
可是,我能做的了什么呢?
我甚至都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應(yīng)對我媽的陰晴不定。
每天小心翼翼的活著。
想的最多的,是如何逃離這個冷酷的家。
幾乎沒有心思去想,如何可以活的更美好。
……
我四舅到了沒一會兒,我媽就回來了。
他們愉快而融洽的聊著家常。
仿佛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任何不愉快。
但是等我四舅離開后,我媽就立即變了臉色。
“同樣是養(yǎng)女兒,人家的女兒為家里掙錢爭面子!”
“你瞧瞧你!”
我媽戳了戳我的太陽穴。
“你就是個賠錢貨!只知道給家里添亂!給家里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