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怒方釵

033 西進廊州

怒方釵 華盛文方 3568 2019-08-17 12:00:00

  “誰有!”我猛的抬頭瞪著唐雖。

  也許是我的眼神太嚴厲,嚇得唐雖趕緊把視線轉(zhuǎn)移到了別處,緩了緩才說道:“你能不能小聲點,嚇死我了?!?p>  我這才注意到自己的言辭,頓了頓沒有說話,接著唐雖就道:“現(xiàn)在東境不論是朝廷的常備軍還是地方士兵,都分散很大,很難聚在一起,王上想想看,如若把整個東境的士兵集結(jié)到廊州,還怕抵御不住梁軍的進攻嗎?”

  把整個東境的士兵都給集結(jié)到廊州來?談何容易!東境北接北丹,南接許州,要是從北丹走到許州,那也得走個五六天才到,但是梁軍攻破廊州也許一兩天就夠了。

  不過,廊州地處河西中心,要是快速集結(jié)軍隊到廊州的話,兩三天就可集結(jié)完畢,這也倒是個辦法,可是這事兒又由誰去辦?

  我沉默了許久,然后開口道:“整個河西出了肅親王的河西軍外,要是從河西各個郡縣調(diào)集地方軍隊的話,最多三天便可到達廊州,這也是個好辦法,可問題在于,這種費時費力的活,派誰去?”

  如若把整個東境的軍隊全部集結(jié)起來的話,那好歹也得有個兩三萬人,只要全部持援廊州,加上廊州本來的守軍,守住廊州十天還是綽綽有余的,只是,我身邊又無將領(lǐng)可派,這事該怎么做?

  朝中的武官又都是太后的人,要是我讓武官去的話,那些武官多半還得上報太后,如若太后不同意,那也是白搭。

  “王上,文官不能派,武官又派不了,所以這事兒,”唐雖緩緩道,“還是得找太后?!?p>  我站了起來,找太后就找太后吧,這種事關(guān)岐國的大事,太后不會不聞不問不管不教的,我現(xiàn)在真希望自己手里多出七八萬的岐軍來,我道:“去見太后吧?!?p>  到了永安殿,殿前的宮女進殿去稟報太后,我和唐雖就現(xiàn)在殿外等候,過了一會兒,宮女出來對我說:“啟稟王上,太后請王上進去?!?p>  我看著旁邊的唐雖,唐雖對我點點頭,我就轉(zhuǎn)頭進殿去了,在這種場合下唐雖是不能入內(nèi)的,除非有太后的喻令或者直接召見,不然擅自進殿者,殺無赦。

  進了永安殿,再進去后殿,我就見到了正在殿下上閉目養(yǎng)神的太后,太后信佛,因此在后殿之中就有一大股的香火味,而此時太后就端坐在佛像的正中央,雙手合十在那神神叨叨不知道念什么。

  我上前兩步,跪了下來,輕聲道:“太后,兒臣有事找太后商議?!?p>  那些香火燒出來的香火氣縈繞在我的身邊,此時我就感覺倒有那么一絲仙境的感覺,只見太后停止了念叨,原本雙手合十的兩只手也都放了下來,太后緩緩睜開眼睛,轉(zhuǎn)過頭看著我說道:“王上,東丹現(xiàn)在怎么樣了?”

  看來太后還是很關(guān)注梁軍的動向的,我朝太后作揖道:“回太后,據(jù)廊州回來的探子來報,東丹的梁軍目前沒有西進的跡象,但是也沒有退兵的跡象?!?p>  太后嘆了口氣說:“要是王士憐沒有賣那塊封地,興許梁國就不會發(fā)兵攻打東丹了,是本后疏忽了,王士憐竟敢賣地。”

  難道王士憐賣地太后完全不知情?還是說太后是故意裝出來給我看的,我頓了頓道:“太后,現(xiàn)在梁軍已經(jīng)奪下的東丹,且沒有退兵跡象,梁軍很可能會繼續(xù)西進,攻下廊州,如若廊州被攻下,那么金州危矣,兒臣已經(jīng)命二弟直接轉(zhuǎn)戰(zhàn)廊州,但是也得十天后才能到達廊州?!?p>  太后聽我說完,也許是猜中了我的來意,道:“王上來見本后,是想跟本后商議廊州一事的吧?”

  “是?!蔽艺f。

  “那么王上想要如何?”太后淡淡道,“東境已經(jīng)沒有可以調(diào)動的軍隊了,除了防守廊州的那點常備軍,本后實在是沒有軍隊可以調(diào)動了?!?p>  “兒臣此來,就是要跟太后商議此事,”我拱手說道,“雖說廊州只有常備軍一萬多人,但是河西郡縣還有部分可以調(diào)動的地方軍隊,如若將河西所有郡縣的地方軍隊調(diào)到廊州,可以集結(jié)到三萬軍隊,那時就可以守到二弟帶兵持援廊州了?!?p>  河西有郡縣五六個,每個郡縣都有自己的地方軍隊,雖然不多,但是五六個郡縣把地方軍隊全部調(diào)集到廊州,是可以集結(jié)到最起碼三萬人的,就可以暫時抵御住梁軍的進攻了,要不然就廊州的那點常備軍,守個三天都非常勉強了。

  也許是太后覺得有道理,于是閉著眼睛緩緩的點了點頭,香火氣縈繞在太后的周圍,只見太后緩緩睜開眼睛,道:“王上此來是要與本后商議,讓誰去河西調(diào)集地方軍隊的吧?”

  說得不錯,我點了點頭,太后又道:“河西地大,地方郡縣的軍隊調(diào)集起來也是不易,只是本后已經(jīng)派人到梁國和談去了,如若與梁國和談成功,梁軍自然會退兵,也不用調(diào)集地方軍隊了,要是現(xiàn)在就急忙調(diào)集地方軍隊到廊州,那豈不是顯得本后派人去和談沒有誠意?”

  “太后派人去梁國和談了?”我大驚道,“此事太后怎么沒有通報兒臣一聲?”

  想不到太后已經(jīng)派人去梁國和談了,之前我也有想過要不要派遣使者去梁國和談,說是返還十倍的買地銀兩我也愿意,不過后來唐雖說梁國貪得無厭,就算返還十倍銀兩也斷然不會輕易退兵,這么做也只是于事無補。

  現(xiàn)在是梁軍占著東丹,梁國想退兵就退兵,同樣的,要是梁王下令繼續(xù)西進,那么廊州就危在旦夕了,現(xiàn)在太后派人到梁國和談,如若沒有成功,梁國又繼續(xù)西進怎么辦?到時再調(diào)兵也來不及了。

  太后沒有絲毫驚訝的對我說:“當時本后聽到梁軍奪下東丹的時候,忙想著如何收復東丹了,所以沒有來得及通知王上,當時事態(tài)緊急,東境又沒有可以調(diào)動的軍隊,本后只好派人到梁國和談了。”

  “太后大謬!”我生氣道,“想那梁國貪得無厭,當初為了攻下鄭國,不惜發(fā)兵十萬,鄭國本已同意割地求和,可是梁國出爾反爾,梁軍接手鄭國割給梁國的領(lǐng)地后,梁國就迅速進攻鄭國泗都,要不是晉國出兵相救,鄭國現(xiàn)在早就亡國了!難道太后想重蹈鄭國的后路嗎???”

  太后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端坐在墊子上,毫無反應,我氣得站了起來,狠狠地甩了一下衣袖,生氣說道:“既然太后已經(jīng)派人到梁國和談,如若梁國不同意退兵,那便是廊州城破之時,本王絕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廊州被破的!”

  雖不知道太后在打什么主意,不過太后多半是想以和談了事,可和談真的有用嗎?岐梁兩國已經(jīng)數(shù)十年沒有過戰(zhàn)事了,上一次岐梁兩國的戰(zhàn)事還是發(fā)生在梁武王時期,那時梁武王年輕氣盛,親自帶兵八萬轉(zhuǎn)西攻岐,那時岐國正值四代亂政時期,面對梁軍,竟然毫無反抗之力,不過梁軍奪下整個河西之地后,并沒有繼續(xù)西進的想法,而是退兵回了梁國境內(nèi),沒有占岐國的一寸領(lǐng)地。

  從那以后,梁武王不再關(guān)注西邊的岐國,而是把軍事重心轉(zhuǎn)移到了東邊,三番五次不是攻陳就是伐燕,還跟晉國打了幾仗,梁武王在位四十多年,只打過岐國一次,就差點把岐國給打垮了,可能是覺得岐國國弱,無需在意,因此在位四十多年一直在攻打山東諸國。

  那時除了晉國北齊吳國越國以外,就屬北燕和陳國以及鄭國宋國,那是被梁國打得叫苦連天,可自武王去世后,現(xiàn)在的梁王朱炳一直在休養(yǎng)生息,養(yǎng)精蓄銳,如今突然伐岐,怕是梁王朱炳要開始發(fā)力了,第一個就先伐岐,不會輕易退兵的。

  現(xiàn)在的岐國也不比當年,在父王在位時期,岐國就已經(jīng)開始恢復國力,雖說沒有梁國那么強大,可也不至于不抵御一下梁軍,就把整個河西拱手讓給梁國了,梁軍雖來勢洶洶,但也只有四萬人,主力盡在梁國東邊,要在廊州抵御四萬梁軍,也不是不可能。

  我哼了一聲,本以為唐雖之言是對的,看來還是錯了,太后壓根就不想調(diào)兵抵御梁軍,而是一味的派人去梁國和談,我對太后極其失望,瞪了一下太后我就憤憤不平的出了永安殿。

  唐雖在殿外見到我沉著臉出來,急忙上前問我說:“怎么樣?太后同意了嗎?”

  我又輕聲哼了兩聲,道:“太后一早就已經(jīng)派人到梁國去了,只怕現(xiàn)在太后派去的人已經(jīng)出了岐國了,太后說和梁國和談會成功了,那要是萬一梁軍不退兵反而繼續(xù)西進該怎么辦?那時再從各地郡縣調(diào)兵就來不及了?!?p>  聽我說完,唐雖就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道:“是我高看太后了,我原本還以為太后會從其他地方調(diào)兵持援廊州的,想不到太后竟然要與梁國和談,這是我沒有想到的?!?p>  想不到也很正常,之前我還以為太后暫時不會殺了我,結(jié)果大婚之日就讓蔣舒刺了我一劍,雖說還沒有揭穿太后,但所有線索都指向太后,不是太后還能是誰?看來這事兒靠太后是不太可能了,還得自己想辦法。

  我嘆了口氣,就跟唐雖一起回寢安殿,途中我就一直在想,沒有有什么辦法可以直接把河西所有郡縣的地方軍隊調(diào)到廊州?但是想了想似乎是沒有,因為我沒有人可派到河西全權(quán)調(diào)兵。

  要是下發(fā)勤王令讓各地郡縣郡守帶兵勤王?可是我又不在廊州,就算下發(fā)勤王令他們也不會去廊州,但是,要是我在廊州呢?

  我突然停住了腳步,心里一直在思索這個事,如若我在廊州,那豈不是就可以直接下令河西所有的郡縣帶兵前來廊州?雖說沒人可以派到廊州,但是要是我直接在廊州指揮呢?雖說大部分都是太后的人,但是我就在廊州,也不會沒人不聽我的王詔的吧?

  想到這里,我忽然就變得有點高興起來,轉(zhuǎn)頭對唐雖道:“太后要和談,本王偏要迎戰(zhàn),自然不會想到一起去,既然太后不肯派人到廊州調(diào)集地方軍隊,那么本王就親自前去廊州,這下應該沒人不會不聽本王的王詔了吧?”

  唐雖一驚,道:“王上想要親征?”

  我點點頭:“沒錯,只是當下實在是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王叔不愿派河西軍與梁軍交戰(zhàn),太后又不肯派人到廊州調(diào)兵,現(xiàn)在只好由本王親自到廊州指揮了,走,回寢安殿!”

  唐雖愣了一下,隨即跟了上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