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最初的想法,逐步削減史萊姆的血量話,怎么也不會到達這種境地。
羅素坐在地面上,他的腦子慢慢清醒,但是血量似乎不會這么輕易地恢復,依舊保持在兩點。
兩點血量是個極為危險的數(shù)字,這意味著他離鬼門關(guān)只有兩步。
在這種情況下再次進去狩獵是莽撞之舉,因自己的冒失受過兩次教訓的羅素如今也學著謹慎起來。
他要將血量恢復到三點之后,再去擊殺史萊姆。
“利用巖壁似乎是正確的選擇,雖然每一擊帶來的收益很低,但是會始終處在一個安全位置?!?p> “史萊姆不會給我太多的思考時間,所以盡量不要把自己陷入那種危險的局面?!?p> 羅素用左手用力地夯擊地面,撞出道道血痕。他咬著牙將手收回,他對自己講道:“下一次,如果再莽撞的話,就會把命丟在里面?!?p> “你以為你這條命僅僅是自己的?你可以隨意送掉?”
“如果你真的死了,你的父母怎么辦?他們就有你一個子女,你死了還有誰能為他們養(yǎng)老送終?”
“吃過一次虧,那是剛剛進來,不熟悉怪物的特性。吃過兩次虧,還可以推說自己的不小心中了史萊姆的圈套?!?p> “第三次呢?第三次明明已經(jīng)大概摸清了對敵的套路,只要一點一點的磨血就可以了……”
“為什么要貪那一點傷害?”
羅素捫心自問,為什么要貪那一點傷害。
不就是想早點將史萊姆干掉,結(jié)束與史萊姆戰(zhàn)斗。
歸根結(jié)底就是他怕,他害怕和史萊姆進行對峙。
后退中一點一點消磨史萊姆的血量似乎是一個很理想的戰(zhàn)斗方式。
但是這種理想化是忽略了自我意識的荒謬。
在后退的過程中,史萊姆這個潛在的威脅一直在暗中一直窺視著他,正因為這種威脅的存在,他需要注意前方、左側(cè)和后側(cè)的襲擊。
這種關(guān)注,催生著恐懼。
每一次對觸手的阻擊都是對自己心臟的震撼,這毫無蹤影的對手讓他恐懼萬分。
他更恐懼的是自己需要在和他對峙中揮出十劍,這無疑是一種煎熬。
雖然他沒有明確的將恐懼說出來,但是這種恐懼潛在的影響了他的行為。
對抗野雞也好,對抗史萊姆也好,這恐懼始終未曾消失。
他每一次看似魯莽的決定,都有著他的身影
想清楚這一點,羅素張了張嘴,苦澀地笑了笑。
在穿越之前,他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從小備受呵護。雖然也經(jīng)歷過不少挫折,但面對這樣的境地還是第一次。
更讓他煩惱的是:他很清楚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獨生子女還是有兄弟姐妹的人,亦或者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士兵所要面對的是一樣的困難。
這困難不會他的身份而對他有所優(yōu)待。
所以他必須適應這種困難,承受這種苦難。
所以他刻意不去想有關(guān)于“恐懼”和“害怕”的事情,但是有些障礙不是他能突破的。
無論他再怎么裝作冷靜,毫無戰(zhàn)斗經(jīng)驗的他都是一個十足的新手。
換而言之,他還沒有貫徹自己戰(zhàn)略的執(zhí)行力。
這種執(zhí)行力他以為自己有了,但是真正對敵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只是他的一廂情愿。
他以為的有,并不等于他真的有。
他沒有面對觸手毫無動搖的堅韌心靈,他沒有面對黑暗面不改色的超大心臟,他更沒有面臨危險有條不紊反擊的戰(zhàn)術(shù)素養(yǎng)。
所以恐懼驅(qū)使著他選了一條他急功近利的道路。
用重擊快速將史萊姆擊殺。
這種取巧的行徑也確實取得了一定戰(zhàn)果,也使他陷入危險的處境。
羅素的嘴巴一上一下的張合著,山洞中回想著他粗重的呼吸聲。
他哭了,很沒出息的哭了。
他想家里明亮的臺燈,他想自己隨身攜帶的手機,他想能夠玩各種有游戲的電腦。
他更想無論怎么樣失敗都不曾對他失望的父母。
他將木劍方在膝上,用袖子一點擦去流下的淚水,他抽動著鼻子大口大口的呼吸著。
但他心中還是有著顧慮,他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再哭鼻子是一個不像話的行為。
但是這種顧慮馬上讓他拋到腦后,他將這幾天受過的苦楚全都宣泄出來,而宣泄的途徑便是眼淚。
哭罷,停了一會,羅素想起自己的遭遇,忍不住再次留下眼淚。
他哭的灰天黑地,哭的頭腦發(fā)昏,哭得再流不出眼淚。
他告訴不要再哭了,你還有事情要做。
于是他擦干眼淚,又一次扶著墻壁站起。
他對自己說:“你哭,怪物因此而同情你嗎?”
他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會。
越是清楚,越是想的通透,羅素越是懷念自己家中的父母。
這種眷戀充斥著他的心靈,他覺得他從未像現(xiàn)在一樣想念他們。
但是想要回去,就必須升到應有的等級,到那時才能得知到底需要完成什么任務才能回去。
“所以為了活著回去,把那些史萊姆……都干掉吧!”
他扶著石壁開始查詢自己的狀態(tài)。
因為擊殺史萊姆的原因他獲得了第二點經(jīng)驗,四點經(jīng)驗他已經(jīng)完成了一半。
在他哭泣的時間里,他的血量緩慢的回復了一點,到達了三點。
有關(guān)于精神狀態(tài),系統(tǒng)沒有做出量化。
“三點,只要不被史萊姆纏住,三點也足夠了?!?p> “擊殺這一只的時候我被追出了很長一段距離,所以我距離下一只史萊姆的會比這一只更遠?!?p> “在深入的過程中,也足夠我恢復血量了?!?p> 他對自己加油鼓勁道:“羅素……你只需要把那弱小的史萊姆干掉就行了,這種低等生物沒什么好怕的!”
他變換了方向,用右手扶著石壁,左手拿住木劍,往洞穴深處前進。
如他預料的一樣,下一只史萊姆確實在洞穴的深處。
深到他在進去的過程中逐漸恢復了精神,深到他的血量也恢復到滿格的。
到這個時候,他依舊沒有見到遭遇到史萊姆。
漫無邊際的洞穴似乎永遠看不到邊,這黑暗羅素還是沒有完全習慣。
但是經(jīng)歷兩次戰(zhàn)斗之后,他對于黑暗已經(jīng)有了一定適應。
如果在此之前他只是這適應只是模糊的感覺,那么此刻這種模糊的感覺已經(jīng)比較清晰。
當然感覺肯定比不了視力,比之聽力也遠遠不如。
但是他現(xiàn)在能夠儀仗的也只有這模糊的感覺。
他對這種感覺的看法是:雖然不怎么有用,但是總比沒有好。
至少在即將遇到史萊姆的時候,會有所警覺。不至于像第一次那樣走到史萊姆身上才恍然發(fā)覺,原來我他媽走到史萊姆身上了……
但是也僅此而已,只要這感覺沒有進化到感知具體位置的地步,那么這感覺帶來的幫助就有限。
在戰(zhàn)斗時候,他還是只能靠木劍小心謹慎地試探,他還是只能在黑暗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面臨即將到來的襲擊。
這說起來可能有些貪得無厭:他需要更多;更有效的技能,來擊殺史萊姆;擊殺那些比史萊姆更強的怪物。
這種對于黑暗;對于危險的感知,遠遠不夠。
但這種感知并不是毫無用處,它至少會提醒羅素:史萊姆到底出現(xiàn)了沒有。
他在前進中升起警兆的時候,他知道,史萊姆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