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羅素又不好說明自己已經(jīng)踏上修行之路,只能將錯就錯。
“白兄,你有回去之后試過我教你的方法了嗎?”
白軒搖頭道:“沒。”
“我回去之后試著入定了一下,你所說的游蕩在各處的氣體,我始終無法感知?!?p> 羅素無奈地說道:“也許我這方法并不是適合所有人,所以白兄學不會也很正常?!?p> 白軒颯然一笑:“既然無法感知,說明羅兄的推想并不正確,也許我們該再聽講師講些有關(guān)于修行的事情?!?p> 羅素道:“這……”
白軒道:“今日先前往我所在的小屋吧,我特地讓仆人在附近買了些齋飯,必定讓羅兄滿意。”
羅素猶豫了一會,又聽白軒道:“我的仆人在鎮(zhèn)中聽到幾件秘聞,在此說實在不合適,若是羅兄想要聽的話,就跟我來吧!”
羅素點了點頭,他跟著白軒走向他的小屋。
待二人走到白軒住所所在,白軒將門打開,一個帶著方巾的仆人迎了上來。
“你快去催促白大,別讓羅兄等太久。”
仆人點頭,他從屋門走了出去。
這幾個仆人住在白軒附近,從早到晚的任務(wù)便是服侍主人,而不是去大殿撞撞機緣。
羅素起初還奇怪既然都到這個小鎮(zhèn)了,為什么還要被世俗的階級所束縛。
當他想到大殿內(nèi)踏入修行之路的幾率之后,也就不再奇怪了。
相比實實在在的生活,機緣實在是一件虛無縹緲的事情。
羅素與白軒一同在他的坐墊坐下,等待著仆人將飯菜端上。
沒多久,白大、白三帶著齋飯走了進來,他們在矮桌上擺上碗筷,將飯菜一一端下。
羅素看到多了一副碗筷,初時不解其意,待白軒為他解命緣由之后方才明白。
飯菜上了不久,外面響起了敲門聲。
羅素心中生起不好的預(yù)感,但見白軒打開門,對來者說道:“沈兄,進來吧?!?p> 屋內(nèi)走進一人,身高體瘦,寬額薄唇,束發(fā)于身后。雖穿著寒酸,但是相貌堂堂,器宇不凡。宛如山林之隱士,游方之僧道。
他毫不客氣地在矮桌旁坐下,白軒緊跟其后,也坐在矮桌旁。
白軒向羅素介紹道:“這是沈兄,沈復,對修行頗有研究。是我耗費許多精力,請來的?!?p> 羅素心中不適,許是因白軒未曾提前告知之故,也可能是對來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厭惡。
聽白軒介紹之后,沈復沒有倨傲。他向羅素拱手道:“在下確實對修行略知一二,但絕不是別人吹捧的那樣,若是我真的這么懂的話,也不會再這里和白兄、羅兄侃侃而談,而是在紫陽門內(nèi)修行了?!?p> 此話一出,白軒道:“不用謙虛?!?p> 羅素的心里也好受很多,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過分緊張了。他心道:“來得這人既然如此謙遜,讓他加進來也沒什么?!?p> 又聽沈復說道:“之前之所以不愿意答應(yīng)白兄邀請,不是我沈復倨傲,而是怕辜負了白兄的托付?!?p> “既然白兄再三請求,我也不好再推脫?!?p> “今日我就將我所知傾囊倒篋,全部告知于你?!?p> 白軒喜道:“多謝沈兄,大恩不言謝,若沈兄日后有所求,盡管告知于我。”
一聽到要講到關(guān)鍵的事情,羅素心生退意,他對白軒、沈復說道:“若只是吃一堆齋飯也就罷了,白兄付出良多才得到這些,我若在此處跟著聽,豈不是相當不合適?”
沈復眉毛一挑,便聽白軒說道:“羅兄之前可是對我傾囊相授,自己從講師那里得來的感悟、聯(lián)想全都傳授于我,此時我又怎么拋棄羅兄獨自走上休想之路呢?”
羅素心有慚愧,面上卻看不出。
沈復在旁說道:“我之微末見識也不必比羅兄強多少,羅兄能通過講師的幾句經(jīng)文就將修行之徑摸索個差不多,可謂是天賦異稟,就算不得我之相助也能很快踏上修行之路。”
“但是早一分、多知一分也是壞事,既然白兄這個出資的都同意了,你又有什么好推脫的?”
羅素道:“可是……”
羅素沉凝片刻,又聽白軒說道:“羅素,此時你離去不是掃我二人興致?今日得知修行的訊息倒在其次,我請沈兄來只是想交給朋友?!?p> “即便在修行路上也不是一人獨行,若是能夠多上一個臂助,不論是對我還是對沈兄,都是一件好事。”
話已至此,羅素說道:“既然白兄、沈兄都這么說了,我便聽著吧?!?p> 沈復點了點頭,他端坐在席上將修靈一事細細將來。
“修靈、修命雖到丹田的都是一口真氣,但是實則是敬畏分明的兩條道路。修靈者尋靈脈而生,修命者只靠自己氣血生出真氣?!?p> 此言一出,羅素坐直身子仔細傾聽。
沈復所說便是他想要知道緊要事情。
“修命者派系眾多,分布在江河湖海,說實話我也知之甚少?!?p> “修靈者賴我?guī)煾祩魇?,我還是知道一些的?!?p> “修靈最初的階段便是紫陽山講師所講之經(jīng)文,他所述的修煉方式看似簡單,實際上既困難又效率低下?!?p> “不是自然之力不夠澎湃,也不是感知融入這一境界不夠高深。實在是曲曲人身相對天地太過渺小,以一人之力只能取得毫厘?!?p> 對于這一點羅素深有感觸,他幾次入定精神力雖然都是到達一鎮(zhèn)范圍,但是每一次所感受到的東西都不同。隨著他精神力的提升,他對自然的了解也一點點深入,這使得他越發(fā)感受到天地之力的龐大。
“上古之時,有圣賢自山林中悟得修行之路。傳承千年之后,生出三派?!?p> “從含糊的自然轉(zhuǎn)到具體的事物……這是一派。”
“神話自然事物,通過畫作、雕塑觀想,這是一派?!?p> “還有一派是天地之靈,一人身生存,生就具有大神通。”
“據(jù)我所知紫陽山便是第一類……”
白軒在旁打斷道:“那紫陽門為何拿最古老的經(jīng)文教授我們?”
羅素壓抑住想要為他解惑的沖動,沈復在苦笑道:“教授未入門者,何必拿門中珍貴的經(jīng)文?”
白軒似乎還有些不服氣,沈復進一步解釋道:“紫陽門差不多是以這種方式篩選弟子,若是能用最低劣的經(jīng)文取得成果,換成紫陽宗的秘傳之后進境必定一日千里?!?p> “靈脈有數(shù),修行者本就長壽。若是收徒不加節(jié)制,不單門內(nèi)弟子進境會受到影響,靈脈也會枯竭?!?p> “若是修行者從三種修為中轉(zhuǎn)入最原始的修行法門,這樣不單不會消耗靈氣,反而會反哺靈脈。”
“這也是宗門以古經(jīng)相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