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游戲

主神繪卷

第66章 國戰(zhàn)棋

主神繪卷 青衫取醉 2141 2019-06-25 10:05:00

  接下來的事情和施立恒、薛艷沒什么關系了,所以兩個人離開了張辰陽的房間,只剩下張辰陽和姜城兩個人。

  張辰陽將棋盤放在桌上,上面擺好了棋子。

  姜城粗略地掃過棋盤上棋子的圖案,果然,和執(zhí)棋者聚會上看到的那些圖案是完全一致的。

  棋子的造型和前世傳統(tǒng)的象棋比較類似,偏向于扁平的圓柱體,上面刻有不同的圖案。

  這些圖案姜城都認識,包括國王、近侍、學者、義商、冒險家、船長、騎士……等等。

  雙方的棋子是完全一致的,各有11個棋子,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排布在棋盤上。

  張辰陽解釋道:“這是梁安先生發(fā)明的一種棋類,叫做國戰(zhàn)棋,它所模擬的是兩國交戰(zhàn)的場景。這些棋子上有不同的圖案,代表著不同的身份,象征著組成一個國家的關鍵人物,比如這個皇冠,代表著國王,這個望遠鏡,代表著冒險家……”

  姜城有些意外,因為這種棋類他從未見過,本以為是這個世界中原本就存在的,卻發(fā)現(xiàn)竟然是梁安的原創(chuàng)。

  原創(chuàng)了一種棋類?

  也不全是,因為從這種棋類上面,能夠隱約看出一些傳統(tǒng)象棋玩法的影子,但又有很大的區(qū)別,更像是對象棋、國際象棋、將棋、軍旗、跳棋等棋類糅合之后的產(chǎn)物。

  張辰陽繼續(xù)向姜城講述國戰(zhàn)棋的玩法。

  整體的玩法和象棋類似,都是通過棋子的移動、吃子,最終吃掉對方的國王,即宣告獲勝。

  只不過在棋子的移動方式、吃子規(guī)則等方面,有許多不同之處。

  不同的棋子能夠移動的最大格數(shù)不同,移動方式也不同,有些走直線,有些走斜線,還有些必須是隔著一個棋子才能移動,甚至可以像跳棋一樣,只要隔著棋子,就可以連續(xù)跳躍多次。

  此外,吃子的規(guī)則也相當復雜。

  傳統(tǒng)的象棋,卒可以吃車,車也可以吃卒,誰先行動,就可以先吃。

  但國戰(zhàn)棋不同,不同的棋子之間有克制關系存在,比如“刺客”會克制“學者”、“義商”一類的棋子,但被“近侍”和“騎士”等棋子克制。

  當克制關系存在時,被克制的棋子不能直接吃掉克制自己的棋子。

  但這種克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國戰(zhàn)棋里還有一個規(guī)則叫做“吸納”。例如,當“刺客”吃掉對方的“義商”時,選擇“吸納”,那么“刺客”和“義商”這兩枚棋子會堆疊起來,變成一個棋子。

  這代表著“刺客”刺殺了“義商”,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增強,于是這枚“刺客”棋子就成功地上升了一個位階,就可以吃掉原本不能吃的“近侍”或者“騎士”。

  “吸納”有一套非常嚴格的規(guī)則,對弈雙方各自只有三次“吸納”的機會,且只對部分棋子生效,比如“義商”、“學者”、“冒險家”等文職類棋子,它象征著“義商”、“學者”、“冒險家”等文職人員死后,他們所掌握的財富、知識或經(jīng)驗被對方吸納,增強了對方的力量。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吸納”的目標可以是敵方棋子,也可以是己方棋子。也就是說,可能出現(xiàn)自己吃自己并成功翻盤的情況。

  聽張辰陽講完了國戰(zhàn)棋的全部規(guī)則,姜城感覺稍有一些頭大。

  規(guī)則太復雜了!

  如果是傳統(tǒng)象棋,只要記住每一種棋子的行走規(guī)則就差不多可以玩了,但國戰(zhàn)棋則不同,需要記憶的內容增加了很多。

  需要記住每一種棋子的行走規(guī)則,需要記住不同棋子之間的克制關系,還需要記住“吸納”等特殊規(guī)則……

  而且在游戲中,因為規(guī)則變得復雜,所以需要考慮的內容也成倍地提升,同樣是推算接下來的三步棋或者五步棋,國戰(zhàn)棋比其他的棋類要燒腦得多。

  顯然,對于一般人而言,這種棋類的上手難度實在太高,如果不是有極佳的記憶力和智商,別說玩了,很可能看都看不懂。

  姜城已經(jīng)是一名主神,精神力的顯著提升讓他的記憶力也遠勝常人,聽張辰陽講一遍就能夠完全記住并大概理解國戰(zhàn)棋的規(guī)則。

  但即便如此,姜城仍舊感覺這種棋類會很難,新手與熟手之間的差距應該相當大。

  而且,姜城也沒明白這種棋類與因果法則有什么關系。

  似乎是看出了姜城的疑惑,張辰陽解釋道:“因果法則在這個世界廣泛地存在著,看不到只是因為感悟不足。你隨便移動一下這個‘士兵’,然后觀察它身上的因果線試試?!?p>  因果線?

  姜城有些狐疑地用手輕輕碰觸自己面前的棋子,這是最前方的一枚棋子“士兵”,圖案是一把短刀。

  它的存在有些類似于象棋中的小卒,只能移動一格,數(shù)量也比其他棋子要多,妥妥的炮灰。

  姜城當然知道先拱卒這個起手很成問題,不過他現(xiàn)在畢竟不是在真的下棋,而是在觀察因果線。

  在觸碰到“士兵”的瞬間,姜城將它往前推了一格,然后集中精神,仔細觀察這枚棋子上面的因果線。

  很快,淺灰色的因果線出現(xiàn)了,姜城發(fā)現(xiàn)這條因果線直接和對方的“士兵”相連。

  很顯然,姜城把自己的“士兵”往前推了一格,直接進入了敵方士兵的攻擊范圍之內,二者產(chǎn)生了某種聯(lián)系,所以出現(xiàn)了因果線。

  這代表著這兩名“士兵”可以互相吃,具體誰吃誰,取決于下一輪誰先行動。

  姜城很驚訝,他又挨個摸了一遍其他的棋子,發(fā)現(xiàn)大部分都沒有這種因果線,只有唯一的一個例外,就是己方的“刺客”和“義商”,“義商”的初始位置恰好在“刺客”的攻擊范圍之內。

  姜城恍然。

  原來,在下棋的過程中觀察不同棋子的因果線,也是加深因果法則感悟的一種方式!

  “感覺到了嗎?在這張棋盤上,因果法則會更容易被觀察到。當然,也不只是國戰(zhàn)棋,其他的所有棋類都會觸發(fā)因果線,但其他的棋類各有問題?!?p>  張辰陽解釋道:“有一些棋類的規(guī)則過于簡單、單一,無法感悟更高級的因果法則;有些棋類的規(guī)則過于復雜,不夠循序漸進,對因果法則剛入門的主神比較不友好。所以,這種國戰(zhàn)棋是梁安先生專門針對因果法則所發(fā)明的一種棋類,能夠起到最好的效果?!?

青衫取醉

求推薦票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