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蔣門神是一普通百姓,從未有參軍經(jīng)歷,張良調(diào)查的一清二楚,才敢向漢王舉薦。
效忠漢王多年,他深知漢王用人,必會將此人底細挖出來,以確保無污點,因此,作為舉薦之人,肯定要依著大王的意思辦,已得出結(jié)論,蔣門神此人非常干凈,不僅沒有當兵經(jīng)歷,而且在鄉(xiāng)里無任何偷盜等不良習慣。
正因為如此,張良才敢放心的舉薦,似他這等聰慧之人,早已看出大王對蕭何的器重,源自賢才的效忠,要想平步青云,必須勝過蕭何。
一旦蕭何的識人之能不是唯一,其在大王心中的重要程度,會大大削弱,而他張良,將會成為大王最器重之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謂是至高榮耀。
“蔣門神?”劉邦聞言一愣,旋即笑道:“這名字,甚是威武,此人能讓你張良如此推崇,本王十分好奇啊,現(xiàn)如今,這蔣門神在何處?”
難得的見張良夸獎一個人,劉邦內(nèi)心十分驚奇,要知道,智謀通天的張良,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謙謙君子,實際上,其內(nèi)心極為自負,普天之下,只有寥寥數(shù)人能入他的眼,作為其君主,與之相處多年,劉邦十分清楚。
當前漢軍之中缺少的,正是以一當百的猛將,蔣門神有勇力,就是漢軍的及時雨,軍中多一員虎將,殺退楚軍的可能性就大一分。
“大王,蔣門神如今在我軍中,是中軍一小卒,等待大王召見。”張良見自家大王變的心急起來,微微一笑。
這情景讓張良的內(nèi)心十分爽,以往只見蕭何薦才,現(xiàn)如今,自己薦才,大王為此情緒變化很大,讓身為臣子的自己感覺到很強烈的成就感。
劉邦聽得此話,急忙道:“快,速速到中軍叫來蔣門神,本王要見他!”
大堂門外的侍衛(wèi)聽到漢王的命令,行了一禮,當即奔跑前往,不敢懈怠。
許褚靜靜的看著這一幕,對大王的欽佩之情越發(fā)濃郁,短短數(shù)天時間,接二連三的有人來投奔,說明自家大王鴻福齊天,乃真命天子,天下賢才爭相效力。
過了不到一刻鐘,大堂外傳來兩道腳步聲,應是傳令小兵和蔣門神,除了此二人,沒有人會在這時候進大堂,除非楚軍殺過來了。
中軍就在城主府周圍,有些士兵就在城主府內(nèi),因此,那蔣門神能這么快到達,并不稀奇,其早就在城主府之中了。
“呵呵,子房,一個新兵,你擅自做主把他安排在府內(nèi)?”
劉邦聽到不遠處的腳步聲,笑著看向張良,話語中帶著質(zhì)問之意。
目前城主府是軍中精銳最多的地方,是他劉邦的居住地,極為重要,府中的士兵都是老兵,忠勇皆屬軍中精英,蔣門神不過一新兵,能進入府內(nèi),肯定有人相助。
“大王素愛賢才,這蔣門神,乃忠勇之士,臣料定大王見到后,必定欣喜,所以臣破例讓他進府,還請大王勿要怪罪?!?p> 張良見君主語氣中隱有不滿,不以為意,神色如常,向其行了一禮,不緊不慢的開口。
此話落下,劉邦愣了愣,旋即無奈的笑了起來,這子房,機智無雙,每次刁難于他,總是被其有理的應對,怪罪不起來。
君臣談話間,那蔣門神已走進大堂,腳步聲響亮,地板“咚咚”不停。
只聞其聲,劉邦便被震驚了,活了幾十年,還從未見過走路如此奇異的人,如今碰到,必定是一位高手。
“大王在上,草民蔣門神,拜見大王!”
忽地,一陣炸雷似的話語聲傳入劉邦耳中,頓時回過神來,驚的他全身一顫,急忙凝神向前看去。
只見大堂中央跪著一個大漢,紫肉橫生,青筋暴起,十分壯碩,威猛不凡,其身上散發(fā)出一股濃濃的汗臭味,憨厚形象更深一分。
蔣門神的前世,是北宋時期打虎英雄武松的仇敵,他生有痞氣,極為兇惡,奪快活林,橫行街坊,武松為報施恩之恩,上門教訓,于是有了“醉打蔣門神”的故事,到了21世紀,經(jīng)久不衰。
此時的蔣門神,沒有半點痞氣,甚至可以說,就如一個憨傻的漢子,不管何人見到,都會這么認為。
“蔣壯士快快請起!”
劉邦見到蔣門神這番相貌,驚嘆不已,確有異于常人之處,欣喜之余,急忙讓其起身。
在劉邦看來,想要讓天下英雄誓死效忠,首先,必須讓其知道,君主很重視他,讓他受寵若驚,這便是劉邦馭人的第一步。
因此,第一次與投奔之人見面,在確認其是賢才后,要立馬降下身份,熱心與之交談,如今叫蔣門神起身,就是劉邦在大喜之下,關(guān)切的喊出來的。
“謝大王!”蔣門神又行了一禮,旋即起身,態(tài)度十分恭敬。
一旁的張良見此,十分滿意,滿面笑容,心情舒暢的喝了口茶,在他看來,這位由自己引薦的壯士,必定會得到封賞,然后,他張良的風頭,將徹底蓋過蕭何,成為大王面前第一人。
一念及此,張良笑著盯著堂內(nèi)的蔣門神,越看越順眼,心中已下決定,日后好好點撥一下,讓其成為心腹之人。
身為大漢的軍師,張良這些年來盡心盡力的為漢王謀劃,并未培植親信,可如今不一樣了,必須得有心腹,才能走的更遠更安穩(wěn)。
因為楚滅亡之期不遠了,范增一死,楚軍無謀,滅亡是遲早的事,智謀通天的張良,自然要為將來好好謀劃一番。
“蔣壯士,軍師說你有九牛二虎之力,可不可以在本王面前露兩手?”
劉邦笑著看著蔣門神,內(nèi)心極為舒暢,如此詢問,只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在看到其相貌時,便相信了其能力。
漢軍之中,擔任軍職的,不是飯桶,若蔣門神沒有展現(xiàn)點本事,就做將軍,會讓軍士們不服,因此,必須得在漢王眼皮子底下露兩手,傳到軍中,眾將士才會信服。
蔣門神聞言笑道:“大王開了金口,草民怎敢不遵?草民可以拉動三頭水牛,請大王派人找三頭牛過來。”
此話帶有濃濃的自信,似是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劉邦聽得此話,愣了愣,旋即大笑道:“好!蔣壯士有神力,本王佩服!來人,府內(nèi)有沒有水牛?找三頭過來!”
此言一出,自堂外走進來一名侍衛(wèi),朝劉邦單膝跪地。
“稟大王,府內(nèi)只有一頭老黃牛,沒有水牛,昨日,府外一百姓家里憑空出現(xiàn)了三頭水牛,方圓十里,僅有這三頭水牛,是否從百姓家中借來?”
侍衛(wèi)極為恭敬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