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再訪元謝廟
薛俊回頭來看,原來是一個小孩子朝自己扔了一塊小石頭,薛俊就喊了一聲:“喂,小孩兒,你為什么打我啊?”
“誰讓你進(jìn)來的?這里不讓外人進(jìn)。”
“我看沒人攔著就走了進(jìn)來,我想找一下你們這管事的?!?p> “你找他干嘛?”
“——我是通和府的主簿,包旻包大人讓我來找他有些事情。”
“通和府的主簿?你,你有什么證據(jù)嗎?”
“這……”薛俊看了看身上,想了想。突然看到自己腰間有一個深色的穗子,便拿著給那小孩兒看:“看見沒有,小孩兒。”
“這不就是普通的穗子嗎,算什么證據(jù)?”
“你不懂了吧。這深色的穗子是各個州府里的人才能佩戴的,皇宮進(jìn)去過沒有,皇宮里的人佩戴的穗子都是黃色的?!?p> “你別唬我?!?p> “我唬你干什么,你要不過來摸一摸,絕對和你平常見到的不一樣。”
那小孩兒就過來摸了一摸,反正薛俊知道,他也沒摸過,一個小屁孩,騙就騙過去了。
“怎么樣,和你見到過的不一樣吧?!?p> 那小孩兒傻乎乎的就應(yīng)了一聲。
“你們這管事的在哪兒?”
那小孩兒就指了指那個小門,“我?guī)煾稻驮诶锩婺??!?p> 師傅?薛俊看著這小孩兒既不像道士也不像和尚的,師傅是什么情況?
薛俊就來到了小門里邊,只見里面也是一個花園,不過比剛才那個要大,還有假山、湖泊什么的。
一個老頭端坐在湖泊前,也沒有釣魚,只是在端坐著,花園里也沒有其他人。
“老師傅?!毖∽呱锨叭ソ辛艘宦?。
那老頭聽到薛俊叫聲,也沒有睜眼,便問:“何事?”
薛俊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問,倒問懵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那老頭又問了一遍:“公子有何事找老夫?”
“老師傅,可否進(jìn)屋去談?!?p> “屋里有人,公子有什么事在這里說就行?!闭f著,那老頭站起身來,看了一眼薛俊。
“嗯——晚輩這次前來,是想問一下老師傅幾年前的一個案子?!?p> “哦?公子不是來請做法事的?”
薛俊一聽笑了一下,說道:“不是,學(xué)生是東宮的太子舍人薛俊,這次前來是想和老師傅打聽一件幾年前的案子。”
“東宮的人?”
“是?!?p> “你是怎么進(jìn)來的?”老師傅好像對太子舍人的到來沒有感到太奇怪。
“晚輩見沒有人阻攔,就順著道走了進(jìn)來?!?p> “這小兔崽子,想是又跑到前面玩去了。”老頭小聲嘟囔著。
薛俊也知道老頭說的是剛才那個小男孩兒,也沒說什么,看到湖泊那邊的樹蔭下有桌椅,就和老頭說道:“老師傅,要不咱們?nèi)ツ沁呎f去吧?!?p> “不用叫我老師傅,我姓王,因?yàn)榧依锱判欣先?,他們都叫我王三叔。?p> 薛俊連忙笑著鞠了一躬,:“王三叔好?!?p> 二人就來到樹蔭底下坐下。
“公子方才說,公子是東宮的太子舍人,我想,我們元謝廟與太子?xùn)|宮也無瓜葛,公子此來莫非是受了太子殿下的旨意?”
薛俊一聽,你們與太子?xùn)|宮無瓜葛,難道你們與隆慶宮有瓜葛?不行,我得問一下。
“這倒不是,只是我碰到一件事情,需要查一宗當(dāng)年的案子,這案子就發(fā)生在元謝廟?!?p> “是和太子?xùn)|宮的事有關(guān)?”
“和隆慶宮有關(guān)。”
“隆慶宮?王貴妃手底下的人也與本廟無任何瓜葛,我們更不曾招惹過他們,公子想是找錯地方了吧?!?p> “哪能找錯地方,白紙黑字明明白白寫著你們元謝廟,我還能找錯地方!”薛俊編道。
“那是什么案子,公子說一說。”
“是發(fā)生在七年前的一個案子。不知,王三叔七年前在不在元謝廟?”薛俊問道。
“我在這都待了五十多年了。”
“七年前,宮里的一個太監(jiān)被攆了出來,沒兩天就死在了這里,不知王三叔,可還記得這件事?”
“——好像,是有這么一個案子?!蓖跞逵窒肓艘幌?,問道:“我記得這個案子不是已經(jīng)結(jié)了嗎?”
“是結(jié)了,我也沒有想要再讓包大人重新審理這案子的意思,就是想來問一下,一些細(xì)節(jié)的東西?!?p> “公子請說。”
“那太監(jiān),你可知道多大嗎?”
“大概也就八九歲、十一二歲的樣子吧。”王三叔想了一想說道。
“我記得那好像是六七月份發(fā)生的事情。”
“七年前的事情,三叔竟然記得這么清楚?!?p> “那是因?yàn)槟悄昃┏囚[了饑荒,我記得特別清楚,我活了這五六十年,除了我小時候經(jīng)常打仗鬧了幾次饑荒,就屬那次了?!?p> “平白無故的鬧饑荒?”
“好像那年老天爺不給面,天氣反復(fù)無常,而且那年邊境也鬧災(zāi)荒?!?p> “嗯,三叔繼續(xù)說。”
“是我二哥發(fā)現(xiàn)的尸首,我們過去的時候,氣都沒了?!?p> “是自殺還是……”
“嗯——好像不是自殺,那時候鬧饑荒,所以我們廟里也沒幾個人,別說來上香的了,就連來廟里干雜活的都沒有幾個?!?p> “是怎么個死法?”
“好像是被人勒死的?!?p> “查出兇手來了嗎?”薛俊問道。
“沒有,反正應(yīng)該是他在宮里得罪了什么人,派人把他給殺了?!?p> “一個小孩子也不至于吧?!毖「锌?。
“咳,這世道,什么事兒干不出來,劉大人,那時候通和城府尹是一個姓劉的大人,他審理的時候我也在場。劉大人還叫去了宮里的兩個人,一個是隆慶宮的劉公公,一個是陛下身邊的一個大丫鬟,叫什么,我忘了,審理了好幾天也沒問出什么來,就放回去了。能審理出什么來呢?兩個都是宮里有權(quán)有勢的。”
薛俊聽王三叔說的,和自己聽婉兒說的、看的御人院和尚宮局里的冊子、邢業(yè)說的都能對上,便放心了。又問道:“三叔,再想想,看看還能再想起什么來嗎?”
“公子何不去府衙里看看,他那里應(yīng)該有記著?!?p> 薛俊便故意說道:“這么久的事情,他們應(yīng)該早就沒了吧。”
“不會的,這些案子他們都會記錄在冊保存起來,幾十年也不會扔。”
“哦,是嗎?那我去悄悄?!闭f著便告辭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