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是人族從亙古荒蠻的黑暗之中可以一路行來的光明。
在這種只能聽見一聲聲獸嚎的黑暗絕地中,也只有眼前這一堆小小的篝火才能帶給李回雪一絲溫暖。
不顧自己身上的衣物粘上滿地的糞便,李回雪不自覺的挪動自己的身子,讓火焰可以離自己更近一分。
流風(fēng)回雪,正是兩人父親對于自己兩個兒女最美好的祝福。
不同于從小就被李天明寵壞了的李流風(fēng),李回雪正如兩人父親所期許的那般,宛若一個溫柔大方的亭亭玉女。
可是,如今的玉女卻像是一個從云彩間跌落凡塵的仙女,不復(fù)以往的雍容華貴。
在經(jīng)歷了自家爺爺哥哥身亡的絕望之后,更是痛失只是初次見面就不惜犧牲自己來保全自己的黑漢叔叔;這個女孩心中的絕望有比那被烏云遮蔽的明月一般,不顯光亮。
抬手抹去眼眶之中瑩潤的淚水,李回雪回頭看著已經(jīng)抱著殘劍安然小憩的無心。
正是這個孩子,殺了自己的爺爺哥哥;對黑漢叔叔見死不救。
心中的良善一瞬間被滿腔的恨意所替代,李回雪抽出腰間的單刀,慢慢走向洞穴邊緣的無心。
仿佛像是一頭野獸一般,無心雖然沒有對李回雪升起的篝火有任何評價,但是在這一處偶然間尋來的洞穴中,無心選擇休息的地方正是離篝火最遠(yuǎn)的角落之中,抗拒著所有人類向往的光明。
這是一個孩子!
李回雪的刀刃懸在無心的面前,扭曲著面容;心中的善良使她沒有辦法對一個只有五六歲大的小孩舉起屠刀。
這個小孩即使是在睡夢之中,也緊鎖著眉頭;抱著長劍微微蜷縮的身子讓人不禁想要以柔情去呵護(hù)他。
在這樣一個本應(yīng)該無憂無慮的年紀(jì)之中,他所懷抱的不應(yīng)該是一把殺人的劍,而應(yīng)該是母親的臂膀。
可是這個小孩殺了自己的爺爺哥哥,還害死了黑漢叔叔這樣的一個好人。
對于無心的憐憫在這一刻煙消云散,李回雪對于無心的恨意再一次占據(jù)了上風(fēng)。
手中的單刀劃過無心幼稚的小臉,慢慢架在無心的脖子上。
只要這么輕輕一劃,這個滿手血腥的孩子就會死;為她的爺爺哥哥以及黑漢大叔陪葬。
可是以往輕巧的單刀在這一刻卻如同有千鈞之重,讓李回雪無法再往前哪怕是一分。
就在這時,原本應(yīng)該安然酣睡的無心雙目一睜,一雙冷眸直視錯對難抉的李回雪。沒有在意自己脖頸上的刀刃,無心冷聲道:“你怎么不殺我。”
帶著李回雪逃離,是無心答應(yīng)黑漢的事情;只要無心答應(yīng)過的事,就不會有反悔的一天。
只要李回雪一天沒有身處安全的地方,無心就不會輕易離去。
早在李回雪走向自己的時候,無心就已經(jīng)從睡夢之中驚醒。從小就時常在山野中過夜的無心對于自己的生活有著非同一般的自律。
睡不可沉,食不過味。
沒有人可以預(yù)測在自己睡覺的時候會有什么樣的危險,只要是一絲絲動靜,哪怕是風(fēng)過樹梢,無心都能第一時間從睡夢之間回復(fù)戒備;而對于一個獵手而言,野獸的鼻子比人類靈敏百倍,只要有一點(diǎn)點(diǎn)氣味,都能讓野獸察覺;所以降低飲食的口味,讓自己的體味減少是一個優(yōu)秀獵人最基礎(chǔ)的本能。
只要李回雪殺心一露,無心就會毫不猶豫地殺死她。
對于此時的無心而言,一切存在都不如自己的性命重要。
重于性命的承諾,無心還無法體會。
無心所不能理解的,是這個女孩為什么要?dú)⒆约?,而且在最后的關(guān)頭,卻突然間不想殺他。
“我下不了手!不管怎么說,你終究只是一個孩子,而且你還救過我!”
李回雪把手中的單刀扔到一旁,蹲在地上啜泣不已。
“爺爺,是雪兒沒用,不能為你們報仇!”
伴隨著火光的映照,女孩那凄涼的哭聲在這黑暗靜林中幽幽傳出。
夜寒如水,人心似刃。
冰冷只會傷害軀體,而心中的刀卻會在傷害他人之前先傷害到自己的心。
“報仇?”
無心喃喃自語,此刻他又學(xué)會了一個詞,報仇!
當(dāng)他人傷害自己的身體以及感情時,反過來傷害那人的行為便是報仇。
無心可以看出,李回雪對于老者的敬愛;所以面對著殺死老者的無心,李回雪只有滿心的仇恨。
這樣的仇恨只能用他的死來化解。
可是在仇恨之中,卻更有一種微妙的情感;而正是因為這種情感,讓李回雪放棄了殺死他無心的決意。
“你很弱小,完全殺不了我;如果你能繼續(xù)強(qiáng)大的話,就能殺死我了。”
好似說的不是關(guān)乎自己生死的事情,無心微微思索一番,對著李回雪鄭重地說道。
如今的李回雪是完全殺不死他的,只要有一天,李回雪強(qiáng)大到能殺死他的時候,無心也不會有什么怨言的。
當(dāng)無心殺死第一條生命的時候,老爺爺就告訴過他,殺生的人最終只能死在殺戮之下,這是每一個以殺戮存活的人所必須明悟的事實(shí)。
為了可以繼續(xù)活著,無心選擇殺死野獸,殺死一切想讓他死的人;所以當(dāng)最終的死亡到來之時,無心更不會有什么怨言。
李回雪驚詫地看著已經(jīng)再次閉上眼眸的無心,絲毫不懂為什么這個小孩子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來。如此淡然對待死亡的話語,真的是從一個五六歲的孩童口中說出?
究竟是什么樣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如此實(shí)力強(qiáng)大,卻比所有人更能看透死亡的孩子?
一個人活著,就會貪婪地呼吸每一口可以帶來生命的空氣。只要能活著,有些人甚至可以放棄自己所有的一切,無論是情感,自由,甚至是尊嚴(yán)。
從小見慣那些被自家哥哥欺辱過的少女最后抱著爺爺施舍的錢財離去,安穩(wěn)過活;仿佛此前的屈辱都不曾有過的李回雪更能體會到一個人對于生的眷戀。
“我會的,總有一天我會像你殺死我爺爺哥哥一樣堂堂正正的殺了你!”
或許是給予自己一個放棄報仇的理由,李回雪那誓言一般的吶喊卻沒有讓無心有任何一絲的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