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這個想法雖說有點懦弱,但李泰自認為沒有錯。
畢竟生命大于一切,為了自己在大唐的后代著想,也只能這么做。
想將危險提前扼殺?
得了吧,自己只知道武則天在進宮后改為武媚娘,現(xiàn)在除了武姓女之外,其他一概不知。
不能自己直接下令將所有姓武的女人都殺了吧。
不說自己能不能找到全大唐的所有武姓女子,就是李二的那一關,自己也過不了。
自己也不能拿未發(fā)生的事情來成為理由。
可是李泰卻不明白,人的想法會隨著時間和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并不是一成不變。
聽說只是海師,蘇定方笑笑,不以為意道:“原來殿下只是將水師換個名字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兵種。”
不僅是蘇定方這樣認為,馬賓王和胡麻子兩人亦是點頭,顯然是認可蘇定方的說法。
李泰搖搖頭,看來大唐對海洋的認識,嚴重不足,說道:
“海師可不是水師,你們讓現(xiàn)在的水師到大海中看看,看看他們在大海之中能航行多遠?海師第一個要戰(zhàn)斗的對象不是人,而是大海上的惡劣天氣,其次才是與人交戰(zhàn)?!?p> 說完,李泰頓了頓,看著三人問道:“對于大海之外的陸地,你們了解多少?”
“蠻夷之地!”
“蠻夷之地?”大天朝在歷史上是驕傲的,無論哪個朝代都以天朝自居,看不起天朝意外的地方。
李泰無法改變他們的固定思維,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講解道:
“你們看看那些海商,如果海外真的是像你們所說的蠻夷之地,作為唯利試圖的商人,他們會冒著生命的危險,到海外去貿易嗎?”
看著眾人若有所思的神色,李泰繼續(xù)道:
“海的另一邊是什么?是否有土地?有多少土地?又有多少人口?這些你們都知道嗎?”
“若你們不清楚,那就不要臆測,聽人說的,還是書上得來的,有根據(jù)嗎?沒有根據(jù)的事情,我們就不能輕易的認為他們說的是正確的,因為他們也沒有證據(jù),證實自己的猜測,完全是憑空想像的?!?p> 說完之后,李泰覺得自己說的有點漏洞,想了想,接著說道:
“憑空想像難道就是錯誤的嗎?當然也不全對,沒有直接證據(jù),起碼有間接證據(jù),或者能從側面證明自己的論證是對的。所以說沒有根據(jù)的憑空想象要不得。”
“就像本王說的那個印刷術,那也是本王憑空想像而來的,不過卻有大量的恪物知識支撐本王的結論?!?p> 說完之后,李泰似笑非笑的看著蘇定方,然后對著蘇定方道:
“真是怪本王多嘴,不小心說漏了嘴,把一個連父皇和母后都要要求保密的東西說出來,蘇將軍現(xiàn)在即使要求離開,怕是也不太可能了,只能跟我們在一起守著這個秘密了,直到它現(xiàn)世為止?!?p> 蘇定方正認真的聽著李泰的演講,誰知李泰居然將火燒到他自己身上,疑惑道:
“殿下,蘇某只聽到殿下在講海外事情,可沒聽到別的秘密?!?p> 看著一臉懵懂的蘇定方,李泰指著胡麻子和馬賓王兩人道:
“蘇將軍不信的話,可以問問他們兩人,看本王有沒有騙你。”
將蘇定方拖下水,算是額外之喜,就是不知道最后能不能讓他收心。
哎!前路艱難,慢慢來吧,凡事不可急,自己剛才就犯了這個錯誤。
見兩人點頭,蘇定方頓時無語,這都什么跟什么啊,自己知道個毛線秘密啊。
心情不滿,嘴里就跟著嘟囔道:“你們這不是硬逼著蘇某踏上你們的賊船嘛!”
李泰一本正經道:“我們是大唐的官,不是賊,不過蘇將軍現(xiàn)在沒有身份,還身犯命案,倒是能稱之為賊?!?p> 被稱為賊,蘇定方當然是不愿意的,低聲嘀咕道:“不是說好的小兵嗎?怎么又叫上賊了?”
此時蘇定方略微有點明白,之前跟著劉黑闥的身份,已經被李二洗白。
剛才自己手刃賊人的事情,怕眼前的越王也不會對自己深加追究。
不過時不時拿這個來敲打自己倒是真的。
只是沒有想到一個八歲的孩子,居然給自己下了一個套,還把自己給套進去。
如果是其他孩子,蘇定方早已上前將對方扇倒在地,這么小就不學好,長大了那還如何了得。
抬頭看著棚頂,不想面對那張胖臉,今日將自己的一生英明葬凈。
先被俘虜,后被一個孩子給玩了。
馬賓王一臉的微笑的看著整個過程,寄住在常何家時。
常何跟自己聊的最多就是大唐初期征戰(zhàn)的將領或者敵方將領,對蘇定方當然是早有耳聞。
對能將蘇定方收入麾下,馬賓王頗為認同。
只是這手段,馬賓王也只能哭笑不得,最后能不能收心就要越王自己了。
看著胡麻子一臉癡傻狀,李泰直接吩咐道:“胡副尉,你先帶蘇將軍下去休息吧,蘇將軍傷勢未好前,就先在你那邊修養(yǎng)?!?p> “卑職遵命”
回過神來的胡麻子準備將蘇定方帶走,蘇定方離開前,終于放下他那高傲的頭顱,認真的看了李泰,然后一言不發(fā)的跟在胡麻子身后。
眼看著兩人就要走出帳篷,李泰忽然開口道:“胡副尉,此事記得要先保密?!?p> “卑職明白,必不會出現(xiàn)上次的情況。”
待兩人走后,馬賓王上前低聲道:“這個蘇定方可是一員虎將?!?p> 李泰點點頭,道:“越是虎將越難收服啊,實在不行,只能交給父皇了。”
馬賓王聽完一臉愕然,旋即無奈的搖頭。
越王到底是個孩子,這耐心不行啊。
從他如此年幼,就想自請封地,從而在長安城鬧出風風雨雨,就能看出來一點端倪來。
馬賓王覺得自己應該提點一下李泰,隨即道:
“殿下應該多點耐心,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有能耐的人,大多帶著傲氣,殿下一點一點感化就是。”
說完,馬賓王也是自嘲一下,自己之前不就是這樣嘛。
李泰無奈點頭示意,正好此時一個侍衛(wèi)在外匯報權萬紀來了。
馬賓王躬身告退,臨走前,李泰在耳邊交待道:“胡副尉那邊,你代本王去問下?!?p> 看著空曠的帳篷,李泰無奈的自我嘲笑一下。
說到海外事情,李泰原想利用自己的知識,在他們面前炫耀一下,誰知就這么虎頭蛇尾的結束。
想想大天朝歷史上多個朝代出現(xiàn)閉關鎖國的政策,從這三人身上,還是能點點滴滴的看出一些。
對海外的蔑視和偏見,怕是大多數(shù)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