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古道瘦馬
回到唐府,唐風未見語柔,便直接帶著懷菊去找文彌之,商議金枝玉露的事情。從未想過此時此刻,楊氏和語柔在府宅院落的高崗之處,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楊氏羨慕著說:“你看,他們形影不離,感情多好?!?p> 語柔沒有接話,一雙眼睛猶如盈盈秋水,泛著漣漪。
......
在唐風和文彌之訴說了有關金枝玉露的想法后。
文彌之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沒有銀子?!?p> 不過,在唐風的死纏爛打下,文彌之還是決定跟著唐風,先去九安堂打探一下虛實。
在通往安義縣的官道上,過路的行者,不時投來異樣的目光,有憤恨、有心疼、還有譏笑。
因為,頂著日升的烈日驕陽,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正拖著一輛雙轅轎車艱難地前行。而在那車子上,竟然還無情地坐著三個人,毫不心疼,不時惹得路人指指點點。
唐風在顛簸中悠然地欣賞著路邊的美景,全然不顧旁人的眼色。
“懷菊,敏兒曾有一串琉璃蜻蜓眼,你可知道來歷?”
春風拂面,唐風想起來昨日那串琉璃蜻蜓眼惹出的風波,忍不住好奇詢問。
“哦,您是說那串海藍琉璃蜻蜓眼。好像聽說是,當年夫人與老爺完婚,周家送來一只作為賀禮,后來不知為何夫人又轉(zhuǎn)增給了二夫人。怎么了少爺,您怎么突然會問起這件事事情?”懷菊回答。
“周家......是周青傅嗎?”
唐風若有所思,懷菊點頭應是。
聽見蜻蜓眼,這文彌之突然來了興趣,道:“這蜻蜓眼雖說在我們大梁是稀罕物,可是在南洋諸國卻都是尋常物件,我曾聽一位甌雒商人介紹說,在他們國家尋常百姓之家便是用的色彩繽紛、燦爛奪目的琉璃碗。物以稀為貴,這東西,也就是咱們大梁做不出來,若是能做出來,其實和瓷器沒什么兩樣?!?p> “那文叔,我們的瓷器在他們南洋銷得好嗎?”唐風在談話中,突然對貿(mào)易產(chǎn)生了興趣。
文彌之:“咱們大梁的瓷器對于他們,就如同他們的琉璃對于我們,都是稀罕物件。你試想,這能不好嘛?!?p> 唐風:“那為何咱們不把瓷器帶往南洋去銷,然后再從南洋帶回琉璃賣。這樣經(jīng)過兩次轉(zhuǎn)手,豈不是能夠賺取一大筆銀子?!?p> 文彌之:“少爺,您這想法誰不知道??墒窍履涎缶鸵馕吨龊#@海上風云變幻、危險重重,若不是沒有別的辦法,是不會和閻羅王搶飯碗的。”
說到這里,唐風情緒低沉下來:“所以,家父才會此去杳無音信?”
文彌之點了點頭,和懷菊對看一眼,不再說活。
買賣,就是辨貴賤、調(diào)余缺、度遠近,把東邊所剩的賣到西邊所缺的。所以,生意的本質(zhì)就是貿(mào)易,獲利大小也取決于貿(mào)易的難易,越是能做常人不能做之貿(mào)易,越是能獲常人不能獲之利益。所以歷史才留下了燦爛的絲綢之路、茶馬古道。
可這千百年不變的道理,無論誰都知曉,但做起來卻不一定人人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