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晉霸春秋

第107章 大國從來不可輕

晉霸春秋 憶枕中夢 2145 2019-10-09 21:02:56

  鄭國,武宮。

  聃伯、師叔、子人師、申侯分兩列垂立在下首,低著頭,一言不發(fā)。鄭伯在上首手執(zhí)木牘,目光游離不定,一副神思不屬,心不在焉的模樣,同樣也是一言不發(fā),不過眉眼之間卻顯得有些陰翳。

  ”君上?“師叔輕聲試探道。

  ”唔……“鄭伯聽到師叔的呼聲回過神來。

  ”齊國是何態(tài)度?“師叔小心翼翼的問道。他心里其實已經(jīng)有了大致的猜測,畢竟是自家君上背信棄義在前,齊國肯定不會大度到罰酒三杯,下不為例的地步。若是如此,齊國以后還怎么統(tǒng)領(lǐng)諸侯,為諸侯領(lǐng)袖?以己度人,師叔覺得,如果鄭國現(xiàn)在處在武莊時期,對于這種背信棄義的舉動也絕對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遙想當(dāng)年莊公在位的時候,鄭國和息國僅僅只是發(fā)生了一些口角,莊公就毫不猶豫的把息國按在地上摩擦。

  小國不必可畏,大國從來不可輕……

  鄭伯把手中齊侯命人送來的國書遞給師叔,師叔的目光快速掃過,心中暗暗叫苦,果然,齊國就沒有輕易放過鄭國的打算。

  國書的篇幅不長,齊侯先是自我夸耀了一下會盟諸侯擁戴姬鄭的大功,緊接著話鋒一轉(zhuǎn),措辭極為嚴(yán)厲的斥責(zé)了鄭伯的背信棄義之舉,最后表示將與宋、魯、衛(wèi)、曹、陳五國諸侯共同會獵于鄭國。

  “禍?zhǔn)聛硪樱 睅熓逍闹邪祰@。

  聃伯、子人師、申侯三人看完國書之后亦是相對無言,人人心頭都聚集著一片烏云,揮之不去。

  若是鄭國在一個甲子之前,對于齊侯這封滿含威脅的國書,或許會一笑了之,但是而今,鄭國已不復(fù)當(dāng)年之強(qiáng)盛,休說是面對六國諸侯聯(lián)軍,就是獨自齊國,也是力不能支。

  而申侯此時心中既是恐懼又是后悔。

  恐懼的是,鄭文公逃盟之事,雖說是出自鄭文公的本意,但是他的慫恿之功卻也不能忽略,萬一鄭文公把他推出來當(dāng)替死鬼,那豈非萬事休矣?

  誰能想到,其他六國諸侯竟然都不按套路出牌,說好的對齊國的不滿呢?唉……當(dāng)初就不該多嘴……以至于有今日之禍。

  多說無益,當(dāng)務(wù)之急,還是想辦法自保吧。

  于是,申侯進(jìn)言道:“君上,齊國雖然來勢洶洶,但未嘗不可敵也。當(dāng)今天下,非齊即楚,齊與楚,其實匹也!我居于中國腹心之地,若效蔡國故事,以國事楚,楚王必喜,如此,既可消弭齊患,又不失大國之交,亦可邀歡于天子,一舉而三得,何樂而不為?”

  鄭文公不置可否,他從首止逃回來之后,其實一直都在緊鑼密鼓的為聯(lián)合楚國共同擁戴王子帶的事做準(zhǔn)備,畢竟這是天子交給他的任務(wù)。他從首止逃跑的那一刻起,就相當(dāng)于接受了天子的命令。

  只不過,礙于師叔、聃伯等人的力勸,再加上他存了一些觀望的心思,一直沒有遣使到楚國去面見楚成王。

  現(xiàn)在齊國已經(jīng)合諸侯之眾,他若是這個時侯遣使至楚,不但會落人口實,而且還會加劇齊國的憤怒。別忘了,去歲齊國正是鄭、陳等國常飽受楚國欺凌,這才興兵伐楚的。

  況且,以國事楚……

  鄭國之前雖然實質(zhì)上事齊,但在名義上兩國是地位相等的兄弟之國。而楚國,一介蠻夷而已,何德何能能讓鄭國臣事之……

  話雖如此,但申侯所說多少也有些道理,萬一鄭國獨力難支,楚國未嘗不可以成為鄭國的一道護(hù)身符。留著申侯還是有一點用處的……

  師叔怒道:“申侯出悖亂之言,蠱惑人主,為謀不忠,實亂我國,其罪當(dāng)誅!”

  子人師亦道:“向使君上聽信申侯之言,則孔叔、叔詹二大夫必死,二大夫何辜?申侯為脫齊難,竟置二大夫于險地,其私心如此,豈可與語國政?且彼輩前日以國媚齊,今日又以國媚楚,反復(fù)無常,小人也!其言不足聽,其謀不足信,其罪當(dāng)死!”

  聃伯同樣道:“不誅申侯無以安鄭國,臣請誅申侯以慰國人之心。”

  “夠了……”鄭文公怒氣沖沖的道:“大敵當(dāng)前,二三子不思謀國,反勸寡人誅殺大臣,究竟是何居心?”

  申侯聞言,袖口中緊握的拳頭緩緩攤開,原本懸著的心也放回了肚子里,現(xiàn)在看來他還沒有失去信任,這對他來說你,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至少不用擔(dān)心被當(dāng)成棄子丟掉。

  鄭文公頓了頓,接著說道:“而今齊侯已合諸侯,兼據(jù)大義,討我必矣,計將安出?”

  師叔、耽伯和子人師三人聞言沉默不語。

  按照他們原本的想法,是準(zhǔn)備把申侯殺了祭旗,把所有的臟水潑到申侯身上,拿著申侯的頭顱向齊國請和,現(xiàn)在申侯不能殺了,想要平息齊國的怒火,難吶……

  自家君上逃盟不啻于狠狠甩了齊侯一巴掌,齊侯又不是什么信男善女,在這種情況下,鄭國必然要給齊國、給天下一個滿意的交代。出賣天子肯定是不行的,自家君上也不可能有錯,錯的只能是下面的奸佞小人,現(xiàn)在下面的奸佞小人也沒錯,那錯的難道是齊侯不成?

  良久,聃伯道:“臣謹(jǐn)為君上整兵馬、具卒乘、繕甲兵,以待諸侯之師!”

  這就有些撂挑子的意思了,消極防守……

  鄭文公臉上的不悅之色一閃而過,卻也無可奈何。天子是指望不上了,中原的幾個大國也難能指望的上,鄭文公突然想起來了,鄭國似乎和中原的幾個大國都有仇,怪不得他從首止逃出來之后,原本對齊國頗有微詞的幾個中原大國非但沒有效仿他的做法,反而再度和齊國結(jié)盟。

  難道真的要臣事楚國不成?鄭文公心里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君上……”師叔道:“既然君上提前歸國是天子所命,而今齊國問罪,是否先將此事上報天子,請?zhí)熳記Q斷?”

  鄭文公掃了師叔一眼,很明顯,師叔這是準(zhǔn)備讓天子出面幫鄭國向齊國求情,只是天子會幫這個忙嗎?

  怕是可能性不大吧!

  不過,事已至此,也不妨試一試,萬一呢……

  于是,鄭文公道:“既然如此,那便由卿代寡人去洛邑走一趟,向天子闡明原委?!?p>  “唯!”

  ……

  ps:不出意外應(yīng)該是明天上架,還在碼字,因為沒有存稿,爆更不太可能,但還是會盡量多更一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