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顛宋

第五十三章 轉機

顛宋 瓜短情長 1657 2019-08-27 12:11:22

  老人家的一番訓斥陳臨只能笑著拱手應是,卻不想過幾日后,當梁溪先生再次登門時,王庭禮竟真的當面向他舉薦陳臨。

  “呵呵,子然尚且年少,受不得約束,王老您又何必急于一時。”屋內,梁溪先生品著香茗,一邊拿著那本‘防疫手冊’看著,不時還出聲做出點評:“果然有大才,是個務實的賢才。”

  王庭禮笑道:“賢才是沒錯,只是性子太過疲懶,學院里如今的課業(yè)對他來說過于輕松,老朽年紀大了,精力也管束不住這皮猴子,這才想著讓他去伯紀手下鍛煉一番,也好為日后做些準備?!?p>  “王老所言不錯……”如此說著,梁溪先生也點頭應是,想了想,話鋒突轉:“……不過,如今綱今次被謫貶至南劍州沙縣做小小稅務,距許州城聚集頗遠,且南劍州那里民風彪悍,海盜猖獗不休,若是讓子然賢弟隨綱同去,怕是不免有些耽誤他的前程。”

  陳臨站在旁邊,聽著兩人討論著他的去留,卻插不上話,另一邊,王庭禮聽后卻是眉頭微微蹙起:“伯紀有大才,朝廷為何會突然將你滴貶至南劍州?”

  “此事還要說到今次的這場大水了?!绷合壬鷩@了口氣,這才講述起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今次東京城水患,梁溪先生便借機上書朝廷,言談中自然不只是提到了水患,還包含著前些時日童貫在塑方的所作所為,以及今次宋使被扣國朝所面臨的危急。然而沒想到,奏書尚未傳到徽宗手中,便被有心人攔了下了,之后又被人添油加醋的在趙佶身邊耳語了一番。向來胸中無大志的趙佶哪里聽得管這些勸諫,頓時為之不喜,一句‘議論不合時宜’的論調,便將這位梁溪先生從東京府直接滴貶到了偏遠的福建。

  王老點著頭,面容中也有些憤憒,大抵是想到了先前自己所經歷過的諸等遭遇:“怪不得伯紀會待在許州如此之久……誒,也是前線戰(zhàn)事不利,國朝更是阿諛奉承之輩甚多,我等便是有心抗敵,奈何敵不過背后同朝之人暗中中傷啊……”

  梁溪先生點點頭,對王老提到的這點極為認同,搖著頭道:“便是如王老所言,如今國朝上下人心浮動,官僚酷吏只想著如何貪腐,皇上雖已近不惑之年,但行事做派仍舊如頑劣幼童一般,為那幫奸臣所誘,整日里迷戀于斗茶百戲,對官事種種毫不上心。我等便是有心勸諫,卻也實在無能為力啊?!?p>  陳臨眨了眨眼睛,隨后有些復雜的摸著鼻子。不得不說,當幾個人湊在一起說某個人的壞話時還挺有意思,特別是能有幸聽到兩位大忠臣在這說著當今圣上的閑話,傳出去簡直令人跌破眼鏡,過了片刻,終是忍不住笑了出來,被王老拿眼睛一蹬,這才尷尬的撓起了頭。

  這邊,王老與梁溪先生也覺得在這里說當今圣上的閑話有些不妥,特別是梁溪先生,如今他還仍是官吏,剛才不過是一時胸中氣憤難平,這才多說了兩句,此時被陳臨笑聲打斷,心中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倒是一旁王庭禮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望向陳臨若有所思:“……今次許州大水,全仰子然獻上的這本‘防疫手冊’,將水災的危害降到了最低,往日里災后常見的病疫危害也未曾出現(xiàn),這足以說明這本‘防疫手冊’確有功效……說起來伯紀你方才提到京都今次也發(fā)生了水患,倒不如托人以你的名義將這本‘防疫手冊’呈現(xiàn)給皇上,請皇上將此法廣傳天下,一來是為京都百姓造福,令災民們早日安置妥善。二來可以趁機消了皇上怒氣,同時也可以趁機為伯紀造勢,滴貶劍南州一事說不定尚有轉機?!?p>  梁溪先生眼睛頓時亮了,純以謀略來說,兩人都不輸旁人,只是在正事上不屑于使用那些陰詭策略罷了。然而今次則不同,梁溪先生若真被謫貶至劍南州,那里山高水遠,遠離朝堂,便是胸中再有丘壑,也是無從施展。更何況如今朝廷政治內憂外患之際,國朝內肯真心實干者本就不多,能抓住機會留在朝堂,自然誰也不愿意離開。

  “……此事大善,不過此事不宜遲,遲則生變。這本‘防疫手冊’如何遞,遞給誰都需要細細琢磨……哈哈,多謝王老,多謝子然賢弟,若綱能重返朝堂,定當感謝二位!”梁溪先生說到興處,直接起身向兩人拱身行了一禮。

  王老穩(wěn)穩(wěn)坐著受禮,陳臨卻連忙起身避開,身為人家弟子,他是如何也受不得老師摯友的行這番大禮,不過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梁溪先生此刻的確心中暢快,行為較之往日的平和顯的放浪了許多。

  于是接下來,兩人便就這份《防疫手冊》的呈獻問題商議了起來,陳臨再次淪為聽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