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在西安城外,闖王李自成與他的軍師宋獻策,大將袁宗弟正在大路上行走。自李自成占領西安以來,李自成便憂心忡忡。自從起義以來。李自成幾起幾落,經(jīng)過多年的奮斗和經(jīng)營。如今李自成總算是有了自己的一方土地。說是一方諸侯一點也不過分。但是人總是有更進一步的想法,如今李自成安定西安,有錢有糧有軍。李自成本人早已經(jīng)被天下人稱為闖王。但是上萬人跟著李自成打下天下,不能讓眾人沒有盼頭。所以有很多文官武將都上書讓李自成稱帝,這樣才能與明朝崇禎分庭抗禮,才能名正言順。李自成何嘗不想給那些為自己上陣殺敵的將士一個好的歸宿和交代呢。連日來李自成被上書奏折煩得不得了。便帶著袁宗弟和宋矮子兩人出來躲個清閑
三人走在路上,李自成不禁感概的說道:“現(xiàn)在眾人都叫本王稱帝。你們二位是本王的親信。今日想聽聽你們二位怎么說?!?p> 宋獻策這時說道:“闖王,您不是說今日出來只是為了躲個清閑。為何還是議起國事?”
李自成嘆氣說著:“在朝堂上,很多話都不能說,這里就我們?nèi)?,本王對二位及其信任,就是想聽聽二位的意見?!?p> 袁宗弟是個武將,這時大聲的說道著:“我覺得闖王天命所歸。以前陳勝就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誰生下來就是皇帝?我覺得該稱帝就稱帝?!?p> 李自成知道袁宗弟是武將,肯定是想建功立業(yè),當然希望自己稱帝。但是宋獻策是謀士,凡事考慮到天下大局,宋獻策的話更有參考性。所以李自成轉(zhuǎn)向問道宋獻策:“軍師,您覺得呢?”
宋獻策回道:“凡事都要有個名正言順。稱帝也一樣。在下確實有一計。不知道闖王……”
李自成有些迫不及待說道:“快快說來?!?p> 宋獻策說道:“我們?nèi)缃褚呀?jīng)成了氣候,但是明朝統(tǒng)領中原幾百年,根深蒂固,就算我們現(xiàn)在有實力與其一爭,但也不能盲目。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我們還是匪。”
袁宗弟有些急了說道:“宋軍師,有什么你就說完,你說的這些我們都知道。不正是因為這樣才要稱帝嗎?”
宋獻策笑了笑回道:“袁將軍莫急。聽我細說?!彼潍I策又開始講述起來:“我們現(xiàn)在對朝廷有了威脅。我們就可以上奏朝廷,讓崇禎封賞闖王,有了明帝的封賞我們自然就不是匪了?!?p> 李自成正在思索,袁宗弟說道:“他崇禎會封闖王?我們可是他的死對頭,怎么可能?!?p> 宋獻策回道:“崇禎若是封闖王為西安王,那我們與朝廷便可以休戰(zhàn)。以我們現(xiàn)在所占有的地盤,發(fā)展經(jīng)濟,農(nóng)業(yè),軍事。多則二十年,少則十年。闖王定可成為最強的諸侯。到時拿下朝廷易如反掌?!?p> 袁宗弟苦惱的笑了笑說道:“二十年,我等不了?,F(xiàn)在我就想打入北京城。讓我等二十年。軍師要急死我不成。”
宋獻策笑了笑說道:“不過崇禎一定不會答應的?!?p> 李自成問道:“不答應。然后呢。”
宋獻策說道:“闖王記得剛剛在下所說的名正言順。這便是我們起兵攻入BJ的最好名頭。”
袁宗弟笑了起來說道:“對呀,攻下BJ,闖王自然是皇帝。還是軍師厲害?!?p> 李自成想了想說道:“好,進可攻退可守。不管崇禎怎么選擇,都是我們有利,本王有軍師如此,何愁大事不成?!?p> 過了一會,李自成又嘆息道:“本王手上雖然有兵,有糧,有良將,有好軍師。但是沒有一個厲害高手。他崇禎也不知道哪來的福氣,上次我們看到的那個白袍小將,還有那個錦衣衛(wèi)的安道榮。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這些人為何都愿意效忠崇禎。而本王連一個拿得出手的人都沒有?!?p> 宋獻策說道:“闖王,這確實是……高人本來就可遇不可求。還請闖王寬心。”
袁宗弟這時說道:“我們已經(jīng)到了翠華山附近。聽說翠華山金麟派清欲道人武功天下無雙,一把長劍少有人及。若是能請清欲道人下山,豈不是……”
宋獻策回道:“清欲道人已經(jīng)年過七旬。已是泱泱老者,切不管他年齡,光聽道號就知道他無心與天下人爭奪。我們恐怕請不出啊。”
袁宗弟說道:“請不出清欲,能請到一兩個他的弟子也不錯。他們弟子中應該還是有佼佼者吧?!?p> 李自成說道:“那好,我們上山去看看?!?p> 說著三人往翠華山走去。三人找了個涼亭休息。過了一會兒,有個黑衣少年背著一個垂已老人慢慢走向涼亭。
袁宗弟看到這二人過來,因不知道其來歷,便拿著劍準備保護李自成。那個少年看起來只有二十歲,面相倒是俊秀,但是面色憔悴,看似經(jīng)歷不少苦事。雙手都是繭疤。跟那種勞作了幾十年的農(nóng)人的雙手很像。
少年將老者輕輕的放在涼亭的坐凳上。然后輕聲說道:“爺爺,累嗎?”
這時才知道,這二人是祖孫。那個老者用吃力的語氣說道:“不累,背了我?guī)资锫?,累的是你?!?p> 這時那個少年說道:“放心吧,爺爺,姐姐不會白死,您的腿也不會白斷。今天我就要踏平金麟派?!?p> 這話被李自成三人聽到了,這時袁宗弟驚訝的說了一句:“什么,小伙子,你說你要踏平金麟派?我老袁久經(jīng)沙場,就算給我一千精兵我也不敢說這大話。你居然……”
那個少年起身對袁宗弟說道:“我說要踏平金麟派就能做到。”
李自成看那少年眼神中有些殺氣的說道:“不知道這位少俠與金麟派有和仇怨。竟想以一人之力對抗金麟派。你這樣上去無疑是以卵擊石。我勸你還是算了吧?!?p> 這時少年眼中帶著怒氣說道:“誰是卵誰是石尚未可知。今日上山與他清欲理論,若是他講道理還好,要是他護短,那也不要怪我手下無情?!?p> 這時李自成已經(jīng)知道這位少年并非不講道理的人,但好像又莫大的隱情。李自成便問道:“少俠有何冤情,盡管說來。若真是他金麟派的不是,我與你上山一同理論?!?p> 一旁的宋獻策對著袁宗弟輕聲說道:“闖王是看上這小子了。”袁宗弟突然理解了笑了笑。
少年起身對著李自成說道:“你們到底是何人?剛說帶兵打仗,現(xiàn)在有要替我申冤。我不信官府。”
宋獻策知道了李自成的心思立即對少年說道:“少俠可以不信官府,但得信我們?!?p> 少年有些疑惑的問道:“你們?何德何能?”
宋獻策指著李自成說道:“這位是我們闖王?!?p> 少年驚訝的說道:“闖王?李自成?這會兒不是應該在西安城內(nèi)嗎?”
袁宗弟急忙吼道那少年:“怎能直呼闖王名諱?!?p> 李自成急忙打斷袁宗弟說道:“哎……無妨?!?p> 少年這時問道:“即是闖王,為何到此?又為何管我家閑事?”
李自成這時沒有回答少年,反而反問少年:“少俠可知道當初我李闖為什么起兵?”
少年回道:“坊間傳聞,農(nóng)民備受壓迫,闖王看不慣。帶著數(shù)千農(nóng)民為民請命,但卻失敗告終。最后走投無路,只有起兵造反?!?p> 李自成笑了笑說道:“看來本王在百姓心中還不錯?!?p> 少年說道:“自然,如今闖王民心所向。”
李自成又說道:“既然你知道本王為何造反,那么本王告訴你,本王看出你有冤情,但又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本王今日決定幫你,也和本王當時起兵的緣由一樣??床粦T那些不公平的事??吹搅吮就蹙拖牍堋!?p> 少年有些吃驚的回道:“闖王,我一普通百姓,不值得闖王為我如此?!?p> 李自成說道:“本王幫的就是百姓。你要不是百姓,本王還懶得幫呢?!?p> 少年這時說道:“闖王,這此上翠華山危險的很。您還是回吧?!?p> 李自成笑了笑說道:“你少年英雄,敢背著殘疾的爺爺二人走單騎,獨上翠華山。你一普通百姓都敢,本王有何不敢?!?p> 這時一旁的宋獻策對袁宗弟說道:“回去調(diào)兵。闖王不能有危險。”
袁宗弟明白了宋獻策的意思。立即捂著肚子說道:“哎呀闖王,我肚子疼。得去出恭?!?p> 李自成無奈的說道:“就你事多??烊グ?。”
說完袁宗弟就往西安的方向跑去。李自成回身問道少年:“少俠有何冤情,可否先與我說來?!?p> 少年這時眼淚已經(jīng)到了眼眶,情緒有些激動的拱手跪下對李自成說道:“闖王,冤呀!冤呀!”
李自成立即扶起少年,將少年眼框的淚水擦掉,然后說道:“男子漢大丈夫,哭什么?,F(xiàn)在不是有本王了嗎?!?p> 少年回過神來,慢慢說道:“這要從兩年前說起,當時我在外學藝,不在家中。十天前我回到家中,本以為能見到我姐姐,但是看到是已經(jīng)長滿草的墳頭。還有雙腿已經(jīng)斷掉的爺爺?!?p> 說起這話,少年已經(jīng)有些哽咽。情緒有些失控。
這時宋獻策想到,西安調(diào)兵,并非一時三刻。想要拖延時間。也聽出了少年的大致情況,有了些發(fā)現(xiàn),便問道少年:“看來你與你姐姐感情及好。”
少年點點頭。但沒有說話,似乎有些想念他姐姐。這時一旁的老者說話了,帶著孱弱的聲音說道:“闖王,闖王?!?p> 李自成聽到老者的聲音立即回道:“老人家,請慢些說,慢些說?!?p> 老者緩了一口氣說道:“老朽姓胡,我孫兒叫梁虎。”
宋獻策這時疑問說道:“為何你們不是一個姓?!?p> 老者慢慢說道:“當年,我家里兒子還算有點本事,會做生意。集贊了一些家底。家中有妻,但卻沒有生子,于是就花了些錢納了一個妾。那個女子姓梁。后來生了個女孩。就被我那兒媳給嫌棄了。不讓他們母女進胡家門,還不讓閨女姓胡,后來就只能跟著她娘姓梁。取名叫梁珊?!?p> 李自成有些不明白問道老者:“那梁虎呢?”
老者繼續(xù)說道:“在珊兒六歲的那年,河北鬧旱災,為了點糧食我兒子被人打死了,我那兒媳帶著家里的銀兩跑了,就剩下了我這老頭還有珊兒母女。我們?nèi)讼嘁罏槊靼瞾恚褪菫榱颂与y。怕被餓死。一路上我們都是吃黃泥,煮樹皮度日?!?p> 李自成這時有些激動的說:“本王記得,當時餓死的饑民數(shù)不勝數(shù)。朝廷也不管,任由百姓餓死街頭。那年魏忠賢大壽,還大擺宴席。他這一場宴席的開銷也不知道能救活多少人?!?p> 宋獻策一旁說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無奈呀?!?p> 老者搖搖頭,看了一眼梁虎,繼續(xù)說道:“我們逃難,剛到陜西地界,在大路上聽見了一個嬰兒的哭聲。當時所有的人都是難民,誰又有多余的吃的來救這個嬰兒呢?”
李自成問道:“但你們還是救了,就是梁虎,對嗎?”
老者點點頭說道:“對,就是虎兒。”
梁虎這時走過去抱住老者說道:“我的命是爺爺、娘和姐姐給的。”
老者繼續(xù)說道:“當時看到在路邊哭泣的虎兒,沒有人去多看他一眼,因為所有人連自己都救不了,怎么救一個嬰兒。我們?nèi)吮緛矶家呀?jīng)走過了。但珊兒聽到了我們身后有幾個人講話。他們當時餓急了,就在琢磨著將路邊嬰兒吃掉。珊兒當時只有六歲,聽見這話還得了。一下子就撒開了我的手,往虎兒的方向跑去。然后死死的把虎兒抱在懷里。眼神死死的盯著我和她娘。非常的堅定。嘴里不斷的念叨著:“帶他走吧娘,他會被吃掉的?!碑敃r我們拗不過珊兒就帶著虎兒一起走了。當時我們也不知道能不能救得活虎兒,餓死總比被人吃掉好吧?!?p> 李自成生氣的拍了一下石桌說道:“易子而食,真是……”
老者繼續(xù)說道:“珊兒一路抱著虎兒,生怕他受了傷害,可能是暖和了,虎兒也不哭不鬧了。一天都沒有吃東西,也不知道在這之前餓了多久。反正虎兒是挺過來了。走了一天,到了一個鎮(zhèn)上,一個富人在派粥。她娘去打了些來,我們幾個總算填了填肚子。也就是這碗粥救活了虎兒。珊兒還怕粥涼,虎兒吃了生病,自己都差點餓暈了,還把粥包在嘴里,暖和了喂給虎兒吃?;喊褍H有的幾個米粒都吃下去了。哪像襁褓中的嬰兒呀?!?p> 梁虎這時眼睛又濕潤了說道:“當時要不是姐姐死死的抱著我,我可能已經(jīng)死了。所以姐姐是我最親的人。”
一旁的宋獻策說道:“這是老天爺不讓這個孩子死呀?!?p> 老者回道:“誰說不是呢。那天過后,我們走的地方也就沒有受災了,很多人家也就有吃的了。我們一邊乞討,一邊走?;阂彩敲?,沒有生過病。什么都能吃。她娘都說,這孩子是老天爺讓活的,將來必有大出息?!?p> 說到這里老者的眼眶也有了些淚光。但還是忍著繼續(xù)說道:“到了西安,我們看到一只被遺棄的小虎,我們那里有種說法叫做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母虎只會撫養(yǎng)兩只幼虎,第三只就會被母虎拋棄,但一旦被它活下來它會因為孤獨和怨念變得異常兇惡。成為虎中之王。虎兒當時情況不就和那只被母虎拋棄的幼虎一樣嗎?所以我們給他取名叫虎,跟著他姐姐姓。后來我們就定居在了西安城外的一個破棚。她娘每天走路走一個時辰到城里給富人干活,然后換些吃的回來。我呢就開了一點土地,自己種些東西,我老了也種不了多少。后來珊兒十四歲了。懂事了,說虎兒是男孩,要識字,要讀書,也去找活干,送虎兒去讀書?;憾拢吕壑憬?,不愿去。他姐姐就打他,罵他,還說不讀書就是文盲。因為虎兒不愿意讀書,珊兒晚上一個人哭,虎兒聽到了,第二天自己就收拾書本去給先生道歉去了?!?p> 老者繼續(xù)講述:“直到虎兒十四歲那年,來了個道士,說虎兒是煞星下凡,命克紫薇。便帶走了虎兒,說要收虎兒為徒,讓虎兒跟著他學藝?!?p> 這時宋獻策說道:“煞星下凡,有所耳聞。不知道你們撿到梁虎是哪一天?”
老者回道:“二十一年前的七月十六?!?p> 宋獻策這時激動了一下說道:“對了,應該沒錯。二十一年前七月十三天像異常。懂天象的人都看到了,當時我不理解,后來找到了玉華真人,玉華真人給我解釋。那日紫薇帝星和天煞孤星同時下凡,本以為帝星下凡可以平定天下。可煞星也下凡,恐天地間會有一場龍爭虎斗。若梁虎真是那煞星,你們不該救。”
老者說道:“當時那道長也是這么說的,說我們不該救。還說天煞孤星注定孤獨,做他的親人最終不能得善終。”老者有所思低頭說:“就像她娘和珊兒一樣?!?p> 梁虎在一旁有些焦慮,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像早已經(jīng)知道這事。這時老者對梁虎說道:“虎兒,爺爺不信這些。你就是虎兒,就是我的孫兒?!?p> 梁虎有些激動的說:“可師父他也……”
這時李自成也說道:“本王也不信這些,梁虎你可愿留在本王身邊,本王就要看看,會不會因為你一個梁虎讓本王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梁虎有些激動的說道:“闖王,我……”
李自成打斷說道:“不用考慮了,除非你不愿意。本王絕不強求。”
梁虎看著老者,老者點點對梁虎說道:“虎兒,闖王的軍隊是正義之師。當年你師父雖說你是煞星下凡,潛力無窮,但心智容易偏差。所以才要收下你,教導你向善。讓你把你的力量用在正確的地方。若是你姐姐知道了也一定會高興的?!?p> 梁虎聽了老者的話點點對李自成說道:“闖王,若這次我上金麟派能活著回來,定跟隨闖王,赴湯蹈火?!?p> 李自成這時非常高興大笑道:“好,一言為定?!?p> 一旁的宋獻策這時悄悄對李自成說道:“闖王,這煞星……”
李自成直接打斷道說道:“本王從不信這些。軍師不必多說,以后也不準再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