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都趕走之后,我呆在首善之都鄴城也沒有閑著。首先把朝廷的事情理了一理,把升遷之道、為官之道、讀書之道等一套政治社會制度重新都梳理修改了一遍,尤其是宣布嚴(yán)禁宮中的大小黃門,也就是太監(jiān)干政。宦人為官,最高只能充當(dāng)諸署令,也就是王宮里負(fù)責(zé)采辦生活雜物發(fā)放零星物品的小管事小總務(wù)。那些貼身警衛(wèi)、管馬的、駕車的、提包的都不得借此為官為宰,做得再好也不過是加薪水而已,不能據(jù)此就外放地方官,然后把整個官僚體系的素質(zhì)都拉低了。我把這道政令刻在金策之上,這金策相當(dāng)于外國的羊皮書,不過比羊皮書更為隆重,然后珍藏在石室之中,藏之名山,傳諸后人,讓千秋萬代流傳,明確地告訴天下人,不得違背。如有違背,東漢一朝就是榜樣。
把這些政事處理妥當(dāng)之后,我也不想待在鄴城了。
我想去打獵。
我喜歡打獵是有家傳的,我爹就喜歡干這些事。傳說他從小就喜歡飛鷹走狗,不干正事。長大之后,想當(dāng)官封侯,所以去戰(zhàn)場拼殺。得空之時,仍時不時地去田獵一番。有一次在南皮,我爹一天射了野雞野兔63頭。數(shù)量上遠(yuǎn)超我一天的獐鹿9只雉兔30只的最高紀(jì)錄。
不過這次,我的目標(biāo)不是那些野兔野雞獐鹿什么的,這些小物件對我來說,現(xiàn)在實在是提不起興趣了。我想圍獵的是一種政治上的動物,那就是鹿??床磺宓啦幻鞯臇|西。
秦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
如今,漢失其鹿,我去逐之。
其實漢失其鹿,我爹已經(jīng)捉到了。但是礙于讀書人的面子,又還給了劉漢家。
我爹就是這樣,自己本性不喜歡讀書,看到別人都讀書,為了不落單,又裝模作樣的去讀書,結(jié)果把自己裝進了為讀書人特制的籠子里,然后君君臣臣了起來,辛辛苦苦替劉家小兒劉協(xié)把天下三只鹿收撿回來一只,卻只當(dāng)個魏王。別人還不完全聽他的。
如今該輪到我去把那整群鹿捉回來了。
所以在延康元年六月,那是個炎炎夏日,我并沒有躲在王宮的中央空調(diào)屋子里享受冷氣,而是頂著炎炎烈日高溫酷暑,想去幾千里之外的江東,捉拿碧眼兒孫權(quán)。他搶走了漢家的一只鹿,我要奪回來。
雖然建安年號是漢家劉協(xié)皇帝的,但是實際上是我爹起給自己用的,所以建安二十五年,我爹薨了,也就是死了之后,我繼承了魏國王位,我認(rèn)為這個皇帝年號已經(jīng)不適合我了,雖然那個劉協(xié)皇帝還在位,所以我就改年號,叫延康。
三十四歲的我親率六軍共計十萬之眾,離開鄴城。
三十四年前我爹在干嘛呢?三十四年我爹剛剛當(dāng)上都尉,替漢家圍剿黃巾軍。
我爹三十四歲時在干嘛呢?我爹三十四歲之時我已有一歲多,那時他剛改任典軍校尉,督率三軍圍剿黃巾軍,替漢家收拾舊山河。此時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連結(jié)豪杰,共謀廢掉靈帝,也就是那個駕著四匹白驢拉的驢車在宮中狂飆突進的斜杠青年跨界高手,起來作亂。我爹不同意,為維護漢家,投了反對票。
如今我三十四歲之時,我爹過世差不多一年了,我干的事和我爹三十四歲當(dāng)年干的一樣重大。我爹如果在地下有知,他一定會感到欣慰罷。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難道我曹子桓做你的兒子不夠格嗎?非要拉姓孫人的兒子當(dāng)自己的兒子,而把自己的兒子當(dāng)孫子。他老人家總是喜歡吃著碗里瞧著鍋里。自己有了一堆老婆了,還要搶別人的,自己有了一堆兒子了,還羨慕人家的兒子好。他老人家就是喜歡跟人家爭爭搶搶。
天氣很熱,六軍走得很辛苦,搞軍需供應(yīng)的更是如此。主管軍需供應(yīng)的霍性有點犯懶,不想動。于是寫書勸阻,胡說什么我剛剛登基做魏王,凳子都還沒坐熱,便起兵打這個打那個,顯得自己很能一樣。兵者兇器也,這是老子說的,不是我說的,必有兇擾,擾則思亂,亂出不意。所以我認(rèn)為這個這個,魏國之業(yè),危如累卵。
我一看,怒火頓起,想都沒想就命人把他給殺了。殺過之后,又有些后悔,沒人再敢勸我了,身邊都是些唯唯諾諾拍馬溜須之人,那我的國家不是很麻煩?
于是我又下了一道政令,要大家務(wù)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什么好建議只管提出來,我不會殺各位的。
只是,好像這殺霍性的效果太明顯了,所以這個要大家廣開言論的效果就不太明顯。
豈止是不太明顯,簡直是太不明顯了。
先不管它了。
于是我率軍一路彎彎曲曲,盤盤桓桓,四渡黃河,三過渦水,七彎八拐地來到豫州地界譙縣城下。十萬將士齊懵懂,不知為何非南東。
我把軍隊停在譙縣,兵鋒指向西。
眾所周知,西邊五十來里路是一個叫許的地方。里面住著一個比我大三歲,個子比我高出一頭、背有些駝的中年男人,他姓劉名協(xié),是當(dāng)今皇上。
這高個駝背的中年男人很是機靈,我才剛剛把軍隊駐扎在譙縣城外,他就急急忙忙地派了使者過來慰軍。滿頭大汗的使者拿著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給我,我伸手接過(我是魏王,繼承我爹的大位,我爹那一套魏王出行的行頭和見天子的那一套禮儀我也一并繼承了,所以對皇帝我無須客氣),隨手放在案幾上,看都懶得看。然后使者說為了表示對魏王勞師動眾的感謝,天子特地賞賜一些大型動物供三軍享用,計牛68頭,生豬88頭,羊168頭,尾數(shù)都是帶8的吉利數(shù)字,其他雞鴨鵝等長羽毛的禽鳥若干。我饒有興致地去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那些供食用的動物都是縮小版的,牛比豬小,豬比羊瘦,羊比雞矮,都是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都沒有精心飼養(yǎng)過的。我有些不滿意。使者點頭哈腰地說,不好意思,大王,這已是許都最好的牛羊了,其他的要不是還剛出生,要不是留著下崽,都不能食用。
我想了一想,這使者說的應(yīng)是真話。于是大大地表揚了使者及天子劉協(xié)一番,為表示感謝,我打發(fā)了一堆硬通貨如黃金白銀等回贈。使者開開心心地回去復(fù)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