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馭妖紀(jì)年

第七十四章 污變樹懶

馭妖紀(jì)年 手動鉛筆 2693 2019-10-27 12:07:03

  污變樹懶!

  從同道中爬出來的是污變樹懶!

  具體點說是污變?nèi)簶鋺校劣诟唧w的名稱丁子衿就不知道了,因為考試也不會考那么細,只要知道根據(jù)樹懶的前爪的指甲個數(shù)就能辨別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就行了。

  ‘這種生物也能成為污變獸?’,這是丁子衿第一次在《污變獸圖鑒》看到關(guān)于污變樹懶信息時,心里的第一反應(yīng)。

  丁子衿實在難以想象污變之前就已經(jīng)懶惰到極點的生物,污變之后又懶惰又性情狂暴的樣子會是多么的矛盾。

  就單單以樹懶的移動速度來講,丁子衿甚至都覺得它不‘配’成為污變獸。

  在樹上的正常移動速度也不過是每分鐘四米,而在地上的話,因為兩只后肢不能用來行走,只能靠著爬行移動,所以在地面上這速度還得減半,只有每分鐘兩米。

  若是雨季來臨地面漲水的話,樹懶倒是可能借此機會搬個家,化身游泳健將,以每分鐘十二米的速度,在水下憋氣四十分鐘游動。

  當(dāng)然,樹懶若是真的遇到危險了,也是可以奮力狂奔的,這時候的速度可以高達每分鐘十二米,如此‘驚人’的移動速度,成功的讓樹懶在成為一只合格污變獸的路上,遠遠地輸在了起跑線。

  而當(dāng)污變樹懶緩緩地將長滿某種綠色藻類的身體挪出通道時,丁子衿的身子莫名地打了個寒顫,心里萌發(fā)出一種恐懼感。

  而且不只是丁子衿,等候室中的眾人也一樣有著這種感覺,甚至隱約能聽到此時寂靜一片的觀眾席傳來的一陣陣倒吸涼氣的聲音。

  很顯然,不管是否隔著屏幕,污變樹懶給現(xiàn)場的觀眾和等候室的選手帶來的恐懼感是相同的!

  但要知道,真實地面對一只野獸和隔著屏幕觀看,給人帶來的感覺可是不一樣的。

  即使是兇猛的獅子老虎,若是在電視、手機屏幕前觀看,或許很多人還會覺得只不過是萌萌噠的大貓。

  但只有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直面它們的時候,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它們所帶來的恐懼,那是生物面對死亡本能的恐懼。

  此時等候室的眾人隔著屏幕來觀看污變樹懶,卻依然打心底中產(chǎn)生了一種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不同于害怕,反而更傾向于一種厭惡。

  對于這種厭惡的恐懼感,丁子衿當(dāng)時在翻閱《污變獸圖鑒》的時候,就看到過針對這個現(xiàn)象的解釋,至今仍舊印象深刻。

  編纂污變樹懶圖鑒的筆者,將這種現(xiàn)象稱作‘恐怖谷效應(yīng)’,并且畫了一個函數(shù)圖幫助理解:

  ‘橫軸是某樣物體或生物外觀與人類的接近程度,豎軸是人類對其的好感度,當(dāng)造型與人類的相似程度較低時(相似度在百分之五、六十,例如各種做成站立式的、動物造型的毛絨娃娃),人類對其有著較高的好感度。

  在這個取樣調(diào)查所編制的函數(shù)圖像中,隨著相似度的提高,好感度卻是一點點的下降。(想象一下,當(dāng)你深夜回家的時候,打開門,借著慘白的月光,你希望看到的是用電子合成音迎接你的Q萌形態(tài)的機器人,還是造型跟劣質(zhì)充氣娃娃相似的機器人?)

  當(dāng)某樣外觀十分接近人類但又明顯感覺不是人類的時候(相似度在百分之八、九十,參考一些西方造型詭異的木偶娃娃、血肉模糊的喪尸),好感度就會陡然下降!甚至跌破好感下限形成恐懼感!

  于是在函數(shù)圖像中就像是形成了一個山谷(因為相似度百分百的時候就是和自己同種族的人類了,所以好感度再次迅速上升),因此將其命名為‘恐怖谷效應(yīng)’。’

  污變樹懶之所以能給殺馬特三人組、以及觀看比賽的觀眾帶來如此的恐懼感,就是因為外形與人類的相似性!

  千萬不要覺得在網(wǎng)上看了幾張動物園里的幼年期樹懶照片,就真的覺得樹懶就是丑萌丑萌的生物了。

  野生的樹懶,可是常年保持著不洗澡記錄,而且還是唯一一種懶到在自己身上種菜的哺乳動物。

  綠藻、地衣等植物孢子落到樹懶毛上,就會借助樹懶身上的分泌物汲取養(yǎng)分、扎根生長,特別是是在雨季里,樹懶的毛發(fā)上就會長滿了綠藻,有時還附著一些小昆蟲。

  也正是因為這些小昆蟲的存在,樹懶這種一直以‘能不動就不動’生存守則的懶鬼,才會選擇冒著生命危險、堅持下樹排便,而不是像某些只圖自己便利的人類選擇‘高空拋物’。

  樹懶的糞便為飛蛾的產(chǎn)卵提供了良好的場所,而且當(dāng)這些飛蛾卵孵化出來之后,還會以樹懶的便便為食,等到成年后就會子承父業(yè)地再次飛到樹懶的身上。

  待到飛蛾死亡后,會被樹懶身上的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以此促進藻類的生長,從而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所以,樹懶真的稱得上是自產(chǎn)自銷的動物。(笑)

  這是因為毛發(fā)上的這片‘自種菜地’,此時的污變樹懶看起來就像是披著一身吉利服的人類在地上緩慢爬行。

  但是因為污變之后的臉看起來又完全和人類不相似,所以就產(chǎn)生了一種令人不禁打寒顫的詭異感覺,看了之后只想趕緊挪開視線,不想多看一眼。

  丁子衿記得《污變獸圖鑒》當(dāng)時還作了一個和‘恐怖谷效應(yīng)’有關(guān)的引申:

  如今的人類雖然是由早期智人進化而來(現(xiàn)在的人類被稱為‘晚期智人’,也叫做‘新人’),但在當(dāng)時可不是只有智人這么一個人種,而且那時的人種差異,可不只是如今我們所說的膚色差異,外形差異之大就像是猴子和猩猩一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但整體的相似度卻也在百分之七八十的程度。

  這就決定了當(dāng)它們彼此相遇之時,就必定會產(chǎn)生‘恐怖谷效應(yīng)’,或者說,現(xiàn)代人類之所以會產(chǎn)生‘恐怖谷效應(yīng)’,就是從那時候遺傳下來的一種心理反應(yīng),根深蒂固地處在我們的基因深處。

  可以想象,當(dāng)時的各個人種對待彼此的態(tài)度,就像是此時眾人看待污變樹懶的態(tài)度——極度的厭惡!

  一旦他們相遇,出于這種厭惡與恐懼,往往會挑起一場戰(zhàn)爭,堅決的想要滅絕自己的近親物種,而最后的勝者就是——智人!

  甚至我們可以更近一步地推斷:可能產(chǎn)生‘恐怖谷效應(yīng)’的基因,只存在于智人的體內(nèi),其他人種對待和自己的近親物種或許還是很親近的,但如今只剩下‘智人’這一人種,可能只是因為智人對其他人種太過厭惡,從而單方面挑起屠殺!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科普小貼士時間到——————

  提問:想必大家都見過從四肢著地的猴子到兩條腿行走的人類進化圖吧?但是有人知道這張圖的真正含義嗎?

  ‘一本正經(jīng)的胡說’輕蔑一笑,然后一個螺旋升天后空翻轉(zhuǎn)體720度高舉雙手落地說道:“當(dāng)然是猴子在進化成人類期間的不同形態(tài)啦!小學(xué)生都知道。”

  作者君:耶!這道小學(xué)生都知道的題又有一個人答錯了!

  答案:在1965年出版的《early man》這本書中,其實使用了四頁折疊在一起的紙,展示了當(dāng)時科學(xué)家們,通過零碎的化石發(fā)現(xiàn)的15個與人的進化之路相關(guān)的物種,并標(biāo)注了他們出現(xiàn)和持續(xù)的時間。

  后世廣為流傳的進化圖,只是其中截取的一部分,實際上卻是‘靈長目、人科’中的各個人種。

  而且就像作者在書中強調(diào)的那樣:‘不要把這張圖理解為一個人種直接進化成了另一個人種,因為進化并不只有一條單一的路徑,在繁衍的過程中,基因突變將進化的道路,劈出了一條條分支,形成了一個個不同的物種,只有最能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物種才能存留下來?!?p>  如果其他人種沒有滅絕的話,可能如今的這個星球就不止有人類一種智慧生物存在了,如今的世界格局很可能依舊處于一種劍拔弩張的緊張狀態(tài)。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