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若無本皇子允許,不許姑娘出這扇門”。
歸硯氣急敗壞地撂下這句話,然后又氣沖沖地離開。
靈音不解,追上前去。只聽得‘嘭’一聲。歸硯離開后,侍女們也跟著走了出來,不僅如此,還把門從外面鎖上了。
無極化身的小侍衛(wèi)守在門外。成天聽靈音嚷著讓她出去,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大皇子”。
“想來本皇子的底細蘭貴妃已盡數(shù)摸清。郁伏,你留下,赤焰隨本皇子一起去支援子硯”。
歸硯如此安排,不過是怕蘭貴妃會趁他不在皇城時加害靈音。那丫頭心思單純,看誰都覺得是好人。
隨后,歸硯將令牌交與郁伏。見令牌如見他本人,郁伏總歸是受他名保護靈音。這樣,貴妃倒不至于太難為他。
郁伏點點頭:“大皇子一路小心”。
正愁沒機會說服朝臣,眼下,正是大好時機。子硯率兵攻打蠻邦多時,卻總也不見成效。甚至還差點落到敵人手里。南軍沒了主帥,一時竟丟失了兩坐城池。
歸硯在朝堂上,當(dāng)著眾臣主動請纓?;实垡娝囊庖褯Q,再看朝臣們的眼神,便也不好再派他人前去。
只是大皇子向來不通武藝。即便有謀略,但南軍缺的是能引領(lǐng)他們上戰(zhàn)場的統(tǒng)帥,而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皇族中人。
歸硯此舉正中蘭貴妃下懷。可侍女多次去到昭華宮卻沒有一次見到靈音本人。加上郁伏手里握著歸硯的令牌,也不好再說什么。
四皇子生性好玩耍,習(xí)文練武從未放下過。怎奈他一心只想做個親王,對帝位全然不感興趣。蘭貴妃心中雖氣憤,但此生也唯有這一個兒子。
歸硯如此受重視,若真讓他做了皇帝,那她還有活路嗎?她死不要緊,若是連累了書硯……所以,這太子之位,她不得不爭!
戰(zhàn)場,歸硯以一敵十。眾將士見他如此有氣魄,遂也齊心殺敵。五日過后,南朝被蠻邦占領(lǐng)的城池又被盡數(shù)奪了回來。
半月后,蠻邦首領(lǐng)遞來降書。皇帝大喜,南朝上下齊賀。蠻邦原為眾臣國之首,可奈何首領(lǐng)殘暴。他們才聯(lián)合起來向南朝求助。
皇帝為平亂,派去過無數(shù)將領(lǐng)率兵討伐。多年來,雙方死傷無數(shù)。眾將領(lǐng)為臣國奪回原本屬于他們的城池后,也都死在了蠻邦首領(lǐng)刀下。
皇帝無奈之下,只得派出文武雙全的二皇子子硯再次領(lǐng)兵迎戰(zhàn)。
蠻邦與南朝為敵多年,今朝肯對南朝俯首稱臣,是皇帝多年的心愿。
歸硯立此大功,朝中上下自是對他另眼相看。子硯因傷從此不能起身,皇帝陷入深深的自責(zé),子硯卻勸到,而今天下太平。他也總算未曾辜負皇帝。
用這一身的傷,換來南朝天下,足矣。
自古皇帝多薄情。可他不一樣,很多事,實非他愿意為之。遂,只得用物質(zhì)來滿足自己心中對子硯的歉疚。
子硯深知皇帝心意,并未責(zé)怪。也表明,自己對太子之位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