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平原位于淮河以南、長江下游一帶,主要由長江、淮河泥沙淤積而成,由于地處淮、沂、沭、泗諸水系下游,地勢低平,洼地較多,而且平原上河湖密布,每到雨季,積水排泄不暢,導致平原上?;純葷常贩Q“洪水走廊“。而到了大旱之年,河道斷流,溝湖干涸,土地龜裂,無水可用,顆粒無收。這種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現(xiàn)象使老百姓苦不堪言。
今年又很不幸,自五月之后,一場又一場的大雨下個沒完沒了,大江小河水位暴漲,快速上漲的洪水直接淹沒了整個平原,全境汪洋一片,農村的房屋多為土坯房,長時間泡水倒塌了大片,農業(yè)全部絕收,災區(qū)死亡失蹤的人口數(shù)字一直在持續(xù)上升。直接間接損失不計其數(shù)。到處是流離失所的災民,官道上隨處可見餓殍遍地,災民甚至都跑到京城來討飯吃來了!
封建社會的大地主、大官僚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經(jīng)常采用各種卑劣手段掠奪田地,尤其是災年,各種的巧取豪奪讓絕收的農民不得不變賣自己的土地和房產(chǎn)淪為佃農和奴隸。這使得土地愈來愈集中到少數(shù)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農民則越來越多地喪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沒有土地。嶺南王府上的那個吳春娘和大毛三兄弟當年就這么的被迫成了無地的流民,流落異鄉(xiāng),被迫賣身。
今年的情況還要比往年更嚴重,水位更高,淹沒的田地范圍更大。不說京城朝廷如何反應遲鈍,就是當?shù)乜h令也沒見著出來視察幾次。聞風而動的各路地主奸商都聚在一起,開始組團大肆收購土地,田地的價格越壓越低,糧價又飛漲,老百姓賣完了田地的那點錢都不夠買幾斤米糧果腹的,沒有田地的農民為了活下去都開始賣兒賣女了。嚴重的災情,對有錢人來說是一場豪門盛宴,對沒錢人來說就是個悲慘世界!
土地兼并是封建社會中央集權的一個難以治愈的頑疾。而現(xiàn)在,這個棘手的的社會問題因為江淮一場洪災再一次被擺到了朝廷和皇上面前。治理洪災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興修水利,疏通水道,但是修水利就要占用農田,要征地就要和不同的地主們去打交道,要協(xié)調朝廷和地主之間的各種利益和矛盾沖突。這才是解決問題最關鍵最難的地方。
到嘴的肥肉叫別人吐出來?就算是皇上來了也不好使。朝廷本來因為孟采薇的莫須有的新島收留逃犯的事對嶺南王很有意見,這次正好借機收拾他們。有御史大夫當堂提出建議,說嶺南王才能卓越,實為朝廷棟梁之才,身份又貴重,鎮(zhèn)得住場面,是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的最合適人選?;噬享標浦?,將原思憲封為巡撫,派往江淮去賑災!
原思憲如何不知這些人的陰險惡毒心思,還有皇上的想法?推薦治貪方法,大力收所得稅,得罪了朝堂內外許多人,可他又不能不這么做,因為這江山不僅是皇上的,也是原家祖輩們辛苦打下的!娘子以前說過的一句話他特別贊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他愁緒滿懷的上了路,結果還沒有到淮南,賑災的隊伍在半路上就被流民截住了,饑寒交迫的流民們對朝廷是一肚子怨氣,因為朝廷遲了近半個月才派來一個官員來巡視,而他們已經(jīng)是親人離散,家園被毀,衣食無著。本來憤怒的情緒就無處發(fā)泄,只要聽說是朝廷派下來的官員,管你派來的是誰,二話不說,沖上去揪住官兵就是一通暴打。
反正都活不下去了,破罐子破摔吧!
就算原思有功夫在身,身邊也有護衛(wèi),但是好漢也架不住人多啊,他被一哄而上的流民痛打的鼻青臉腫,全身都是傷,別提有多狼狽了。要不是有大毛和護衛(wèi)拼死護住,怕是真有性命之憂。
在新島上忙得四腳朝天的孟采薇收到丈夫被打的消息已然是半個月之后了。這年頭,科技落后,通訊基本靠吼,信件能快速傳遞只限于近距離,遠距離傳個消息十分為難。就算她緊趕慢趕,等她趕到原思身邊時,原思憲身上的傷都快康復完了。
原思憲不想要娘子為他擔心,他還慶幸沒讓娘子看到他被打時的慘狀,實在蠻丟人的。但是孟采薇一路打聽過來的,如何不知,心里心疼,只當著相公和眾人的面不提起,給他留點顏面而已。接下來怎么做,她心里已經(jīng)初步有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