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扣索索當了五年的貧家小農(nóng)女,終于能大手大腳一回了。
即使沒有一樣是要給自己的,劉辰星也買得興致勃勃。
那種撒錢購物的爽快感,真是難以言喻的好。
不過沉甸甸的十斤錢,真是看上去多,聽上去更驚人,但實際上一點都不經(jīng)花。
沒辦法,誰讓所買之物都是古代奢侈品呢?
一張好點的紙張要三文,這個自然不可能買,于是買最便宜的,發(fā)黃又粗糙。就這也不便宜,一百張粗紙要六十文,夠吃二十碗羊肉湯了。
然后是毛筆,也是最普通那種,一管要二十文。
墨,十五文,但只有一兩,還是連成條成塊的墨錠都不是,就是一堆黑乎乎的碎片。
最后是硯臺,當然也少不了硯子,總不能用手指攪墨粉弄得滿手污黑,于是買了硯臺,又要買硯子。
這時的硯臺大多是陶制,屬于手工藝品,價格可想而知。
想想一個粗陶碗,都要三十文。
一方硯臺和一個硯子相比起來也就不算貴了,一百八十文。
所以,這時候讀書就是奢侈的行為,筆墨紙硯買齊,還是最便宜的次等貨,一共都要二百七十五文。
剩下的錢再定做衣服是不成了,外面的裁縫做一件男士袍衫就要五百文,劉辰星果斷的選擇扯布,自己阿娘女紅不錯,相信阿娘也舍不得花錢在外做衣服。
質(zhì)量較好的絹要五百文一匹,一匹寬一尺八,長四十尺,做兩套衣服沒問題,但現(xiàn)在要做四套衣服,這錢就不夠買絹了。
而粗布雖便宜,一匹才一百文,但比自家織的土布也強不了多少,洗不到兩水,就顏色掉的差不多了,買這還不如用自家的土布。
這時老百姓的衣服面料以葛麻為主,又有規(guī)定,庶民衣服為白、黃二色,正好是葛麻的本色,所以路上見到的人多是身穿白衣或黃衣。不過又不是立國之初,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歷了三四任皇帝,早沒當初那么嚴苛的規(guī)定。尤其是女子,衣服顏色越發(fā)五彩斑斕,都以明亮鮮艷為風尚。只是貧家小戶,穿不起那色彩鮮艷的綾羅綢緞,多是一身本色的粗布麻衣。
想到這些,劉辰星一咬牙,還是買了一匹嫣紅色的粗絹。
柳氏還不到三十,在現(xiàn)代還是輕熟女一枚,這時不打扮,難道等到七老八十再打扮?
想一想自家江南美人般的娘親,一身嫣紅的羅裙的樣子,劉辰星就覺得這三百六十文一匹的粗絹,真是千值萬值。
至于阿耶和阿兄,都是男子,衣料也不用什么花哨的顏色,爛大街的白色就緊夠了,這便節(jié)約了一大筆,只需要選穿上身舒適的即可。
兩百文一匹的細布正好,用四百文買上兩匹,可做四身男子長袍。
阿耶平時農(nóng)活多,又要做木工和上山打獵,還是短衣束腿褲方便,長袍偶爾才穿一次,有一身就夠了。
阿兄要進學,穿長袍的時候多,至少需要兩身換洗。
柳家舅舅也是一個書生,平時也多穿袍衫,這些年每次從學館回來,就要給阿兄授課,她也旁聽了不少,這多的一身長袍給柳家舅舅剛好,正所謂有來有往也。
錢財有限,劉辰星可是算得仔仔細細。
一匹粗絹,兩匹細布,就是七百六十文。
再加上買筆墨紙硯的兩百七十五,一共一貫三十五文。
山珍賣了一百二十文,其中有一半是她采的,就該分六十文,還有石斛花賣的一貫錢,總共一貫六十文。
也就是說,扣除買這些的錢,她還能剩三十文。
當然錢還是放在阿耶那里,不過再除開吃飯,以及劉阿婆讓買的東西,阿耶那里現(xiàn)在也只剩一百四十二文,一斤重都還差點,藏在阿耶衣襟褲腰里完全沒問題。
即使有三嬸監(jiān)視,總歸男女有別,三嬸也不可能對阿耶搜身。
哎。
點點錢,都要機關算盡。
劉辰星也覺得累。
好在總算將該買的買了,對策也一一想好了。
這時天上的日頭也漸漸西沉,眼看關市在即,劉千山背著三匹絹布以及劉阿婆讓買的東西,劉青山背著自己的筆墨紙硯,劉辰星也背著她的空背簍,父子女三人趕緊出城歸家。
劉百里先一步出城,正等在城門外的榆樹下,一見父子女三人,就趕緊招手喚他們過去,然后就一如劉辰星所想,驚詫不已,連聲追問:“兩匹細布?這還有絹!?”
“這又是什么???天!一整套筆墨紙硯!”
“阿翁阿娘不是說沒錢了么?又哪來的錢讓阿兄買這些?”
看來她猜中了劉家人會驚訝,卻沒猜中劉家人壓根沒懷疑是他們二房自己花錢買的東西,或是大家根本就覺得他們二房不可能掙到錢買這些。
這樣也好,這才方便他們攢私房。
劉辰星一點也不為自家被看扁悶氣,她笑嘻嘻地搶先回答道:“三叔,就一斤鹽、一升醋、三四兩燈油,是阿婆讓買的,而且我阿耶還墊了十四文錢呢!”
吃了虧,總得讓人知道。
更重要的是,這也好先堵住劉家人的嘴。
劉辰星想好了對策,便原原本本將劉阿婆的算計說了出來,讓劉百里頓時沉默了下來,一臉的尷尬和難為情。
劉辰星只當沒看見,這才解釋起布匹的來源,道:“我們在市里,遇上了我阿舅,我阿舅的字和大伯一樣,都被贊有大家之風,賣了不少錢。于是給阿娘買了絹,給阿耶和阿兄買了細布,讓他們做衣裳呢!”
隨之又解釋筆墨紙硯的來源,“我阿兄開蒙也有好幾年了,我阿舅說阿兄是個讀書的料,他很希望阿兄能讀書,所以專門買了這套筆墨紙硯給阿兄?!?p> 聽完劉辰星的解釋,劉百里懷疑的目光在父子女三人身上轉了又轉,才問道:“那柳小……”沒說完,忽得咳嗽一聲,改口問:“那柳大郎人呢?”
劉辰星理所當然道:“我阿舅在學館讀書,當然回學館去了。”
劉百里被話一堵,噎了一下,才又問,“你大伯的墨寶賣的錢,才夠買一只炙鵝和女人的……小物,怎么你阿舅就賣了這么多錢?”
劉辰星回答的更流暢了,“這還用問?肯定是我阿舅的字比大伯的字好!”
劉百里再次被一噎,又見委實問不出什么,而二兄父子又是避而不談,任由劉辰星一個小人兒回他,想來二兄是不打算解惑,或者真是柳小郎給買的?
西木子
感謝大家的支持! 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