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陳吉海問及此事,張涯淡淡一笑。
“無它!給果樹澆灌而已。”
都是值得傳授出去的方法,他事無巨細全部解說。“用此陶缸緩慢滲水,避免果樹移栽后不活……”
“咦噓!此節(jié)水之法大善!其它果樹的亦能用之?!?p> 陳吉海雙眉微挑,贊嘆有加,“賢弟,你這思慮果真非凡……若此術傳授出去,越四、五年后,此地桃、杏之類的,將漸漸繁多?!?p> “海兄謬贊了!此術雖能傳播出去,然則陶缸花費不小,普通農戶不愿用之,想必不能一帆風順?!睆堁牡f道。
“賢弟!此言差矣。陶缸經用數(shù)十載……”
陳吉海興趣盎然起來,來回走動數(shù)趟,說道,“比其所獲之錢財,均費可謂寥寥。若是官府提倡用之,想必就能大行此地?!?p> “噢!若是如此,就勞煩海兄了。”
個人的交際圈能有多大,從總體社會來說,直接影響力很微弱。官府若能擴散節(jié)水栽培果樹技術,張涯亦能享用其帶來的便利。
果樹高產栽培管理,需用的人力較多,塬地暫時不能足量支持。就算人手夠用了,弄這些也非常耗時、麻煩,張涯并未列入計劃。
陽凌苑中植上幾株棗樹,再加上盆栽巴蜀桔樹,充當宅院中綠化點綴就成了。此時移栽梨、柿,不過是為了盧雪靜而已。
又過了三天。
兩百多人手的大部隊,一次性就運來三十六株梨樹。年前,張涯打算移植之時,就讓祝麗莎選出其中味道較好、個頭大的優(yōu)秀種。
不能一股腦的全部移植,浪費好不容易得來的人手。
多出的人員,除了弄來上百株柿樹苗,還同時挖掘了兩百多棵側柏樹苗。
然則,看著這些梨樹,張涯頓時有些傻眼。
移植時節(jié)有誤,至少晚了十幾天,這些樹都開花結果了!
揉了揉眉心,張涯扭身問道:“雪靜!你決定好了嗎。道觀那里種十株,其余都種在廢棄小池塘邊?”
新宅營建計劃更改之后,他原計劃中的休閑水池,就無法被新宅圍墻圈住,只能舍棄掉休閑用途、轉為蓄水用池。
“不改啦,不改啦!”
盧雪靜搖搖手,急速說道:“紫霞觀那里雖有水,但種植梨樹太多,我怕兩位師父忙不過來……”
這幾天,她為了分配梨樹,反復更改了數(shù)個版本。既想給兩位師父找點事做,還怕累著她們。
“那好吧!不過,如此種下去后,就不能再移栽了?!?p> 張涯微微一笑,淡然說道,“否則,就算它們不會枯死,樹上的小果子也會掉光。還有,你要提醒三叔他們,別忘記澆水……”
“知道了,知道了!郎君太啰嗦!”
除了梨樹如此分配,柿樹苗則全部種植在羚羊丘陽面,選擇二層梯田面,側柏樹苗則種其它窄面梯田,依舊是向陽面。
兩百多人都動手,半天時間就完成移栽。
廂兵們需要離開,澆水養(yǎng)護之事,全交給鐘三牛等村民負責,同時他們開始移栽繁育出的樹苗。
翌日,林三福帶著幾十人,匆匆趕來塬地。
見這些隨從竟挑著銅錢,張涯很是詫異,問道:“三福叔!你們這是……滕太守是否有吩咐?”
和張涯見禮后,林三福指著塬地上的引雷塔,訕訕說道:“張朝請!京城汴梁司天監(jiān)來員,出錢購置這等引雷之物?!?p> 購買引雷塔!莫非不讓我用?
張涯頓時警覺起來。
“三福叔,你請入客廳?!?p> 不著痕跡的皺皺眉頭,他邊走邊淡然問道,“此為引雷塔,我已將制作方式交給你們了,還是磚塊壘砌、壽命更長,可這是為何?”
“朝請郎……司天監(jiān)之員,不太信任某等,特來購置郎君的,擬建造于州府,以便觀察引雷之事?!绷秩2缓靡馑颊f道。
哎呀!這個……張涯瞬間無言以對,看看羚羊丘頂端、塬地上的木制引雷塔,他禁不住搖搖頭。
暗中嘆息片刻,他繼而說道:“也罷!我這將它們撤除,交給三福叔帶走!嗯,對了,需要幾部?”
“均需移往州府!每部七十貫,計三百五十貫。”
“成!我讓趙樹起、王春茂來協(xié)助……”
這價格給的不低,超過制作成本數(shù)倍。
何況,又不是禁絕使用引雷塔,當然可以干凈利索的拆走,張涯甚至覺得可騰籠換鳥營建新的磚砌引雷塔。
林三福此時抵達塬地,除了購買、轉移引雷塔,還拿出官府憑證,讓張涯簽字畫押,達成香皂交易中,最大的一項物資供給——五百噸水泥!
這也是張涯臨時做出的調整,更換了梯田建設所消耗的項目。
且為了填堵某些人亂說話,滕子京、秦翌選擇了出廠價進行計算。水泥本身、包括運費在內,金額高達一千一百五十貫!
這些數(shù)字看起來很多很多,但都是用‘雞肋’香皂換來的,還不用耗費心思調配運輸?shù)仁?,對張涯來說,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何況,加上完成的三百華畝梯田建設、陽凌苑所需的木料、巴蜀桔樹、秦嶺紫竹等等,總額高達兩千四百貫的交易,截此差不多消耗一空。
張涯亦不用老想著這事兒。
塬地上有充足的磚塊,水泥也將源源不斷送達。然則,此時就新建磚砌引雷塔,他卻抽調不出人手。
陳吉海統(tǒng)領陽凌苑營造,所有工匠均連軸轉,家中有喜喪之事,方可請假離開,根本沒法抽調匠人。
羚羊丘的圍墻正在緊急建造。
就算找來了原姜滿倉建筑隊的人工,郭石柱所轄的匠人數(shù)突破八十人,然則高近四米、長一千七百米的圍墻,讓這些人員仍然顯得捉襟見肘。
事情要一件一件做。
人力條件不足,那就次第進行。
別說磚砌引雷塔,就算是風力水車,都暫時緩建第二部。
首部風力水車,在三級風條件下,日均出水量可達五百方,等風力增大到五級,這個數(shù)值就變成了九百!
正值春日大風季節(jié),這個較好的工作效能,已滿足塬地用水需求。
張涯唯一所慮,就是零部件的磨損。他便安排趙樹起、王春茂等人全天候監(jiān)控,并及時維修、更換。
翌日,張涯牽著‘黑槍’,步行抵達圍墻建造現(xiàn)場。
召集郭石柱、胡季興等人,他淡然吩咐道:“柱子哥、胡四哥!咱們開始吧,注意鋼絲的角度,不要打結……”
“小郎君!這,這個……用鋼絲做網,實在是耗費太多了!”雙眉皺成一團,胡季興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