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青檐閣練筆錄

第二期

青檐閣練筆錄 青檐閣主 2701 2020-04-15 16:46:44

  一

  這是一個年代的故事,也是另一個年代的故事。

  二

  秦水河本來是一條不知名的河,水面很寬,岸邊很闊,這邊住著幾家村落,對面是遠山和云朵。

  小的時候,奶奶跟阿蘿講,秦水河的水是冰冰涼的,她年輕的時候,總是趁著雪白的月色,在河邊踩水,脫了鞋子,踩在鵝卵石上面,偶爾會踩到石頭縫里的螺殼。

  那個時候,秦水河邊還沒有那么多高樓,沒有那兩條長廊,當然也沒有那么多人,水面是一眼望盡的,偶爾還能看見山里的炊煙。

  有時,村子里會來一些人,跑商的販子,押車的工頭,游學的文人,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阿蘿問:“什么是不為人知的故事?”

  奶奶就說:“等你長大,你就知道了?!?p>  三

  每次回家,奶奶都要把這些話都講一遍。

  阿蘿有些煩。

  奶奶家就在秦水河岸邊,一片無人問津的老房子,連拆遷的傳言都沒有的老地段。

  阿蘿的爸爸叫她去城里住,她就推說,老鄰居都住在這里,平日里嘮嘮嗑,說說話,樂得清閑。

  慢慢的,十年過去了,阿蘿從十歲的小丫頭長到有老房子的門檐那么高,村頭死了老李,村尾死了老劉,稀稀落落走了很多人,村里寥落起來,奶奶還是不想走。

  阿蘿問:“奶奶為什么不走?”

  奶奶就說:“等你老了,你就知道了?!?p>  四

  那年阿蘿高考沒有考上一本,思來想去,開始幫父親照顧生意。

  父親有一個養(yǎng)殖場,就在老村子的東邊,靠近山石的那一側,對面望著秦水河,河邊是村里的渡口,來來往往都是不認識的大船。

  早出晚歸,阿蘿照例去奶奶家點卯,就經常看見奶奶坐在門口,看著秦水河發(fā)呆,她跟爸爸說:“奶奶不是要老年癡呆了吧?”

  好說歹說,把奶奶騙到醫(yī)院各種檢查,結果當然一切正常,老人家健壯如常,但依舊是發(fā)呆,有的時候還會捧一本書看看,連花鏡都不戴。

  奶奶家里又一只舊木箱,里邊有幾本舊書,小的時候被阿蘿淘氣拆了兩本,后來都是奶奶一頁一頁又重新糊上的,她記得書是很久的版面,印刷質量也不好,但是奶奶就當寶貝一樣。

  還跟她說,讀書是好事情,你要好好念書啊。

  然而事實證明,說得再多,也沒有什么卵用。

  五

  父親的養(yǎng)殖場越辦越好,阿蘿徹底斷了考學的念頭,一心一意地開始忙活生意,在這方面居然意外的很有天賦。

  家里偷偷著急她成家的事,又怕她不愿意,所以暗自物色了幾個不相熟人家的“有為青年”,拿照片來給她看。

  阿蘿笑了:“不著急,不著急。”

  父親以為她真的不著急,于是就不著急了,畢竟這個年代,三十歲嫁不出去都不是什么稀奇的見聞,放下那些照片,父親試探道:“那,還是先買個房吧?你覺得哪兒的房看得上眼的?”

  阿蘿依舊是笑:“再說,再說。”

  父親心里一咯噔。

  六

  后來父親才知道,那個男生是從廣東來的人,來的時候帶著一把吉他,偷拍他家花生豆的時候,被阿蘿逮了個正著。

  男生給阿蘿唱歌,就坐在秦水河旁邊,一直唱到那天傍晚。

  養(yǎng)殖場的班頭說,后來這個男生常來,坐在門口哼著小曲,跟阿蘿嘮嗑,別人問他來干啥,他就說:“來看花生豆啊?!?p>  花生豆聽見有人叫它的名字,半睜了眼睛,抬起頭叫:

  “喵!”

  然后在墻頭的陽光里換了個姿勢,繼續(xù)睡下去。

  臨走的時候他跟阿蘿說:“等我上完學,我就過來接你?!?p>  七

  父親氣得追著她打,從養(yǎng)殖場門口追到渡口,又從渡口追到老村子,整個秦水河都在看熱鬧,阿蘿帶著眼淚,被奶奶護在懷里。

  “小兔崽子,你敢打我孫女一下試試?”

  父親蔫頭巴腦地回到家里,阿蘿從此就跟奶奶住在一起。

  奶奶還是照舊把那些老話拿出來,時不時地講一遍,阿蘿也不煩,一遍一遍地聽,看著秦水河和奶奶一起發(fā)呆。

  門口有塊地,奶奶以前種了一些青菜,后來荒廢了,阿蘿拿來養(yǎng)花,牡丹雛菊,茉莉丁香,花期遇見喜歡來看的人,就送上幾支,拿走的人種在自己家門口,沒過一年就開遍了半個秦水河。

  城里的有錢人投資了老村子,改建成了旅游景區(qū),奶奶和阿蘿依舊還是住著老房子,每天迎來送往的好多旅客,都夸阿蘿家的花最好看。

  當然也有人來的時候,不止夸花好看,還會夸阿蘿也好看。

  這個時候阿蘿會很開心,然后把花戴在頭上問:“是不是更好看?”

  “好看!好看!”

  八

  白天人很多,到了晚上的時候,景區(qū)關門了,秦水河依然是那么安靜。

  阿蘿把方桌擺在門口,叫奶奶來吃飯。

  吃飯的時候,阿蘿不喜歡說話,奶奶就會把老故事拿出來說一下。

  突然有一天,阿蘿問:“奶奶,秦水河為什么叫秦水河?”

  奶奶說:“以前秦水河是不叫這個名字的,很久以前的時候,有一家秦嶺來的人,為了躲避戰(zhàn)亂走到這兒,剛好到河邊的時候,車輪就壞掉了,然后一家人就在這里扎根,做點擺渡打魚的活計,慢慢地這里就成了村子。后來那家人的女人呢,生病死掉了,男人因為傷心過度,跳河也死了,所以,這條河就叫了秦水河。”

  “然后呢,他們的孩子呢?”

  “他們的孩子是個女孩,家里父母走的時候,已經十幾歲了,就在河邊繼續(xù)擺渡,后來遇到一個行腳的年輕商人,說是從北平來的,去西邊跑些買賣,遇到大雨漲水,就在這里歇了把月?!?p>  “年輕的商人很會說話,見得也多,無聊的時候就給姑娘講故事,還教她識字,教她唱歌,教她算賬,給她看自己的賬本和書。過了一個多月,河面的水終于下了許多?!?p>  “臨走的時候,年輕的商人把自己的一個箱子交給她,跟她說,等他從西邊回來,就接她去北平?!?p>  “她說好啊,我等你?!?p>  “那”阿蘿期待地問:“他回來了沒?”

  奶奶笑了:“當然?!?p>  九

  年輕的商人回來了,年輕的學生卻沒有回來過。

  漸漸地斷了聯(lián)系,短信也不發(fā),微信也不回,連他長得什么樣子,阿蘿都快忘記了。

  養(yǎng)殖場窄窄的墻頭已經擱不下了花生豆的身子,它就窩在一個廢棄的籠子頂上,團成一團,活像一個大毛絨靠墊,每天中午阿蘿去一趟養(yǎng)殖場給父親送飯,路過的時候叫一聲“花生豆”。

  它就半睜著眼,抬起頭叫一聲:

  “喵!”

  然后在陽光里換個姿勢,繼續(xù)睡下去。

  再然后,就過了三年。

  十

  有一天中午,阿蘿去養(yǎng)殖場送飯,父親正吃著,就跑進來一個人,滿頭大汗,滿臉的驚慌失措。

  父親一抬頭:“怎么了?”

  那人慌忙道:“快回家去吧,你家老太不行了?!?p>  “當啷”一聲,飯盒被父親摔到了一邊,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阿蘿愣了半天,不知道被誰推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也跟著跑了出去。

  她不知道跑了多久,身邊的花田換了一片又一片,紅的,黃的,紫的,粉的,像另一邊的秦水河一樣奔流到身后,終于看見了前面一個老庭院。

  進門的時候,父親在屋里喊:“阿蘿?是不是阿蘿來了?快進來!”

  阿蘿進了屋,父親拉她過去:“奶奶想跟你說話?!?p>  她怔怔地應了一聲,走到奶奶床邊,拉住她的手,看著她枯槁的臉,忍不住哭出來,奶奶張了張嘴,她有點聽不見,顫抖著湊過去,仔細聽了好久。

  奶奶說:“阿蘿,他沒回來,沒回來......”

  十一

  送殯回來,阿蘿在河邊坐了好久。

  秦水河依然是秦水河,水面流淌著夕陽的余暉,遠山的炊煙映著落日與云朵,依稀見得幾條小船在河面上漂泊,河邊有誰唱著一首什么樣的歌。

  于是,一個年代過去了。

  一個年代,也過去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