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p> 洛芷輕輕念出這三個字,方大人神色一動,“七夕詞?”
方大人在趙國詩書雙絕,不僅有“書圣”之稱,在詩詞方面的造詣也絲毫不低,對于這首有名的七夕詞牌名自然熟知。
他湊過去,細細研究起筆跡,只是定睛一看,便可認出和上一張出自同一人之手。
筆如游龍,轉(zhuǎn)折有力,風骨極佳。
方才那張只是簡單的筆畫勾勒,對學習此種筆法有很大的幫助,但在觀賞性上卻差了很多。
方大人如癡如醉,整個人幾乎都要趴在桌上,一個字一個字的解讀起來。
“氣韻磅礴,每筆每劃皆如匕首,鋒芒畢露,可架構(gòu)卻極其完美,將筆畫的鋒芒內(nèi)斂其中,絲毫不過分張揚,筆鋒收放自如,行乎當行,止乎當止!”
他直起身來,沉迷其中,更是心生神往,喃喃道:“字如其人,此人年紀定然不大,不然字中不會有如此鋒芒,可此人卻不顯露于外,內(nèi)有鋒芒而外表溫潤如玉,當?shù)闷鹬t謙君子?!?p> 洛大人點頭同意道:“若有機會見得廬山真面目,真想與此人共同探討書法。”
方大人哈哈一笑,和老友頗有知己之感,說道:“哪里是探討,達者為師,此人獨創(chuàng)一門技法,方某自愧不如,若有緣相識,定要與之浮一大白!”
兩人相視一笑,只有一旁的洛芷還在低頭研究。
洛大人看著她,笑問道:“芷兒,可是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他兩方才顧著研究筆法,還真沒留意過詩詞本身。
方大人也同樣含笑看她,洛芷雖然年紀不大,但才學卻數(shù)一數(shù)二,不說江州,就連京城也少有人可與之比擬,而且奇思頻出,令人嘆為觀止。
只可惜是個女兒身,不然老洛的衣缽,定可以由她繼承。
洛芷目不轉(zhuǎn)睛,喃喃念道:“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p> 只此一句,兩位大人神色劇變,用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展現(xiàn)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可念來念去,被傳唱下來的僅有那幾首。
后來者的七夕詩詞,大多是年輕人所作,充斥著華詞爛藻,讓人聽了反酸水,此詞卻令人耳目一新。
古詩有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p> 盈盈一水者,相近也,牛郎織女應(yīng)該是見而不得,默默相望,可此闕首句破開舊體,將相愛直接隔出天塹。
有此一佳句,他們對下文更加期待。
洛芷目光下移,嬌臉神采更甚。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p> 她年級輕幼,情竇尚未出來,只覺得此句美不勝收,將戀人之間的相見,描繪的如大夢一般美麗。
聽聞此句,兩位大人身形一頓,恍若雷擊,腦海中突然浮現(xiàn)出年輕時,初見那人的情景。
方大人眼眶漸漸濕潤,他心中一直有一個解不開的結(jié)結(jié),當年進京趕考,在八大胡同與她相遇,年輕的他發(fā)誓,一定要娶她為妻……
想到過去的相遇,心中泛起苦澀,方大人喃喃道:“敏兒……”
洛大人和洛芷相視一眼,見方大人如此失態(tài),關(guān)心道:“方兄,方兄?”
他回過神來,抹去眼角的淚水,輕笑道:“見笑了,只是聽聞此句,想到了當初和夫人相見的場景。”
洛大人臉色一變,小聲道:“可嫂夫人的名字,不叫敏兒……”
洛芷心中無比尷尬,她好像聽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恍惚中失言的方大人神情劇變,很快恢復平靜,裝作無事一般,看向桌子,問道:“下闕呢?”
“......”洛大人看了一眼女兒,心中暗道好險,他剛剛也差點脫口喊出一個名字,若被女兒知道,那就麻煩大了。
“沒了。”洛芷看著手中的宣紙,表情低落。
兩人連忙湊過去,視線一掃,宣紙到此戛然而止,似有斷裂的痕跡,不知為何被撕去半張。
方大人面容失落,跌坐在椅子上,癡癡說道:“前朝有李公的“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今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誰說詩詞浪漫絕于前唐,今日看我大趙,人才輩出!”
“此人,大才!”方大人重重說道。
“只可惜,只有上闕,沒有下闕,這感覺真令人……”
洛家父女臉上也露出遺憾之色,只覺得心中堵著一口氣,咽不下去,吐不出來。
光是半闕就足以如此動人,真不知道全詞該蘊含多少才華。
洛芷突然露出狡黠的笑容,一把將宣紙收入懷中,罕有地俏皮道:“方伯父,這栗子和宣紙可是我洛家買下的,你已經(jīng)有了一張,這張可別想拿走?!?p> 方大人訕訕地收回伸出去的手,直愣愣地望著半張宣紙,心中大呼可惜。
他手中的一張只是基礎(chǔ)筆法,雖然可供臨摹,但不適合裱起來供人瞻仰,他素有“書圣”美名,自愛收集書法作品,這半張《鵲橋仙》雖然殘破,但只要拿到手,足以當做鎮(zhèn)堂之寶,讓他的收藏再上一個檔次。
只可惜,手慢了一步,看洛家父女滿臉喜色,愛不釋手的樣子,看來是無論如何也不肯讓給他了。
他沉迷書法,自知書法模仿極易,但獨創(chuàng)一體卻難如登天!
中華文脈數(shù)千年,流傳的曠世字體寥寥無幾,開創(chuàng)者,無一不是當世之最。
而且這半闕《鵲橋仙》雖然只有一半,但足以傲視文壇,他敢斷言,憑這上闕,七夕詞中,無一人能出其右。
二者結(jié)合,將會是無數(shù)文人墨客,達官士族爭搶的對象,哪怕有人為此打的頭破血流,侵家蕩產(chǎn)也不意外。
方大人毫不懷疑,若是將此物示人,能夠引起多大的轟動。
那莊稼漢以為他賺了,實際上,在他看來,最賺的是洛家,就憑這半張墨跡,便可作為洛家的傳家之寶!
十兩銀子要是能買一篇此等墨跡,他要買上一屋子!
方大人翻遍桌上的剩余宣紙,再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一張帶有筆跡,全是空白。
他心有遺憾,念念不忘,暗暗下決心。
無論如何,一定要找到下半張殘篇,哪怕散盡家產(chǎn)也無怨無悔。
洛家有半副殘篇,他卻只搶到一張筆法,實在心有不甘。
……
天色漸漸晚了,夕陽西下。
二狗走在回村的路上,經(jīng)過一片小樹林,他到處看了看,眼見四下無人,便鉆了進去。
“噗?!?p> 伴隨著聲響,一陣惡臭傳來,陳二狗捂著鼻子,臉上露出一絲輕松。
早在洛府的時候他就有些忍耐不住,能憋到這里,已經(jīng)用盡了他全身的力氣。
他展開手中的紙團,這是他臨走前偷偷撕下來的。
二狗有些得意,只有他聰明的腦袋,才會預(yù)料這種情況,提前撕下半張宣紙,要不然,就得用樹葉了。
片刻之后,他用半篇宣紙擦了擦屁股,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這宣紙擦屁股感覺還真不錯,要是小神醫(yī)家再有廢紙,他便去討要一些,專門用來上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