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這名詞在度娘上可以找到,它是一個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遷徙后在當?shù)芈涞厣?,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廣東三省交界的地方,除了這些地方之外,湘滇陜黔浙瓊等省也一些散點居住地,只是人口相對少很多。
如果是以港片或臺片中的客家人來說,肯定是指的前者,也就是贛閩粵三省的客家人。
客家人形成歷史久遠,遷徙時間也很長,已經(jīng)在當?shù)芈涞厣?p> 他們先是在歷史長河中從中原遷到南方,在南方落地生根,然后以惠州、梅州、香山(包括現(xiàn)在深圳、中山和珠海)、河源、韶關(guān)、贛州、汀州為根本,大量外遷到南方各省市、東南亞,甚至是全世界。
港片、臺片說的客家人或者是東南亞華僑尋根,一般都著落在這幾個城市及周邊,指的也是這些地方的人,或者是祖籍在這里。
客家話也以上述這幾個地方的客家方言論正統(tǒng),客家話其實是當時的中原話與當?shù)赝林Z言融合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只是人都以這里為正宗,語言以這里為正宗也說不上是錯誤。
上述地方,長?。ü欧Q汀州)現(xiàn)在是中國客家菜之鄉(xiāng),贛州是世界客家人懇親大會舉辦城市,梅州地區(qū)一帶號稱客家話最正宗、字正腔圓,曾經(jīng)的香山更是港澳臺、甚至東南亞的“發(fā)源之地”!
客家人有過數(shù)次遷徙的大浪潮,從全國各地遷到贛閩粵,又從這里遷到其它地方。
說是一個民族,是漢族中的一個“小”群體,但是它偏偏又有專屬于自己語言;說它是一個省份,它又集中在沿海及周邊幾個不大的相連區(qū)域,是以前從中原遷來的衣冠,代表著中華正統(tǒng),然后在當?shù)厣l(fā)芽,有著獨屬于自己的風俗和文化傳承。
以前為生活所迫,流落于蠻荒時代,然后生根發(fā)芽漂向全世界,有著同樣的經(jīng)歷,尤其在港澳臺和東南亞地區(qū),客家人更是半有江山。
說是一個民族,但是它比漢族這個族群更小、更容易親近,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著“一起”逃難的經(jīng)歷,共同生活在一塊“不大”的區(qū)域,說不定祖上還曾經(jīng)抱團取暖、共呼吸。
血脈相連,往上追幾代,說不定都還可能沾親帶故;說是一種語言,但是又有別于普通話,是其更近的一個分支,又有相近的風俗文化。
曾經(jīng)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如今翻身做主人,更要把那歌兒唱,這是客家人以及客家人這個族群的經(jīng)歷。
曾經(jīng)“一起”逃難,曾經(jīng)“一起”生根發(fā)芽,曾經(jīng)“一起”抱團取暖,曾經(jīng)“一起”血脈相連,如今皆是當家做主。同樣的來歷、同樣的經(jīng)歷、同一種文化、同一種語言、同是客居他鄉(xiāng)翻身做主,所以客家人有很強的自豪感,相互之間也有很高的認同度。
歷史中的朱(和諧)德、郭沫若,泰國的美女總(和諧)理兄妹、新加坡的總(和諧)理父子、以及香港和東南亞許多知名的商人、富翁、家族都是屬于這一個群體,知名度很高,所以客家人這三個字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各地的報紙和媒體當中,廣為人所熟知。
在這本小說里面,從故事情節(jié)可看到,朱氏光裕堂是屬于第三次民族大遷徙、也就是宋朝末年從徽州遷到贛南,而劉姓、方姓是第五次大遷徙,也就是太平天國時期遷到仙霞貫,這些都是客家人。
生為客家人,他們是驕傲的,因為他是中國人,中華正統(tǒng)、淵源流長,身為客家人,他是自豪的,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最后當家做主人。這是一種文化和血脈的認同,拼博向上。
相信隨著歷史的長流,這樣的“客家人”會越來越多,不斷的漂向遠方,五洲四海,最后當家做主,它代表的是中華,表示的是自主奮強。
就講這些吧,多謝“思靜的光”書友的提問,相信你看過這篇之后,對客家人會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和定位。
這樣說道客家人,也不曉得各位讀者、書友,以及客家人喜歡與否,如果是肯定的,給我個“賞”吧,哈哈……。
另外,凡間豬在這里需要補充的是,不管你是哪位,來自哪里,只要是來自閱文集團和騰訊旗下的各網(wǎng)站、平臺、客戶端的讀者,只要你在書評區(qū)或章節(jié)里面留言,我都能在起點看到,并給大家做出回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