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交戰(zhàn)

第七十三章 游說

交戰(zhàn) 不精明的瘦子 2302 2019-12-08 21:32:41

  林牧第一時間離開了姜都臨淄,而蘇皓卻是沒有離去,這個時候的蘇皓正在與一個姜國的重臣相見,便是靖郭君田嬰,田嬰這個人有才華,但卻并不是非常出眾,曾經也做過一些大事情,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同鄒忌、田忌一起帶兵救援韓國而攻打梁國。

  不得不提及的另一個人便是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田文,田嬰便是孟嘗君的父親。

  蘇皓要見的便是目前在姜國掌權任職的重臣田嬰,游說田嬰從而間接游說姜皇達到誆姜的目的。

  戰(zhàn)國時代的士子地位不像后來,士子是這個時代的精英,各國的大臣門下都有食客,其中最聞名莫過于孟嘗君門下有食客三千了,蘇皓雖然不是姜國的臣子,但作為士子求見姜國的大臣,田嬰自然是要禮遇待見。

  蘇皓見到了田嬰,一番套詞之后,于是切入正題,惟聞蘇皓言:“如今公孫衍發(fā)起六國合縱,六國互相皇,在下近日聽聞姜皇不承認晉國稱帝,欲伐之?”

  “確有此事?!碧飲氤姓J道,這件事情當初在姜國廟堂之上聽到的人都知道,也不是什么絕密的消息。

  “嬰子,恕在下冒昧,敢問姜皇是否欲拉攏梁梁伐晉國?”蘇皓又問道。

  “確有此事,先生此言以為不妥?”田嬰點點頭,于是反問道。

  “依在下愚見,姜國此策委實不妥,有為失當爾!”蘇皓道。

  “哦?先生何出此言?”田嬰一聽,頓時好奇的問道。

  林牧見到姜皇要他討伐自己的老巢,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才有助于蘇皓接下來的布局。

  蘇皓頓了頓,故作思考片刻,于是說道:“敢問姜國可曾想過,新國早已窺伺中山國已久,而梁國亦是如此,如今公孫衍發(fā)起六國相皇。

  有意將無皇之時的中山國、晉國拉攏其中,一來正是因為有其窺伺之心,再者是因為有強秦,是以行上上伐交之策而控制兩小國?!?p>  蘇皓侃侃而道:“如今姜國不允中山國、晉國稱帝,姜便得罪了中山國、晉國,更是暴露出姜國有窺伺其心,恰巧公孫衍發(fā)起六國相皇以合縱,如此一來,這兩國惟可投靠新、梁方能存國,豈不等若疏遠了姜國,于姜國而言豈不是雞飛蛋打,什么好處撈不到反而促進他們的聯盟?”

  蘇皓這么一說,田嬰皺起了眉頭,此番言語不無道理,新國本就窺伺中山國許久,而晉國本來就是梁梁的附庸,姜、梁、新三國想要吞并中山國和晉國這兩個小國家,現在公孫衍發(fā)起六國相皇,對中山國和晉國投送橄欖枝,姜國跳出來破壞等于得罪了兩個小國家,于這兩個國家而言,與其被姜國吞并還不如做了新、梁的附庸,對其俯首稱臣呢。

  這豈不是便宜了大大的便宜了三晉?姜國反而是做了個賠本賺吆喝的買賣,還得了個惡名,委實虧大了啊。

  想到這里的田嬰旋即看向蘇皓,問道:“先生已然得出此言,亦不無道理,那依先生之見,姜國該當如何?”

  只見蘇皓說道:“依在下愚見,不若支持其稱帝,投其所好,姜國當施以恩惠,如此一來,不論是中山國或是晉國,定然會感激姜國。反之與早已想吞并他們的新、梁兩國便會離心離德,新國窺伺中山國已久,中山國亦是知曉,卻是畏懼其強權,晉國更是如此,此番晉國三圍大梁本就有仇,如今聯合以相皇不過是因為強秦罷了?!?p>  “如此,嬰子以為姜國可得利否?”末了,蘇皓最后反問一句。

  田嬰一聽深以為然,面色一喜,蘇皓眼眸一瓢,心中初定。于是再向田嬰出謀劃策,想出了第二計,田嬰一聽喜不自勝,便采納了他的意見,為了感謝蘇皓獻策而在府邸大擺宴席招待。

  待得蘇皓一離去,田嬰便第一時間前去見姜皇。

  顯然,田嬰要去姜皇那里吹耳旁風了,蘇皓之所以選擇在田嬰這里游說而不是直接去求見姜皇,自然是有道理的,對于姜國的廟堂形式看的深切。

  這田嬰是姜國的重臣,也是深得姜皇賞識并重用,他的話姜皇絕對會聽,但姜皇卻任用鄒忌為相,田嬰也想做姜國的宰相啊,若是姜皇采納了鄒忌的意見,不立功還好,若是又立功那鄒忌的相位便是牢不可破,哪還有自己的機會。

  這還是次要的,主要是田嬰對姜國亦是忠心耿耿,聽了蘇皓的意見田嬰覺得很有道理,鄒忌雖然也是為姜國出謀劃策,但在現在的田嬰看來卻是誤國。

  田嬰見了姜皇后便把自己的想法如數告訴了姜威王,恰巧鄒忌也在,正在商議以犧牲中山國和晉國而拉攏新、梁的事情來破其合縱之策。

  田嬰說出了與鄒忌截然不同的意見,一下子兩位重臣的政見不合,姜皇也皺眉不語,田嬰說的也很有道理啊。

  就在這時,在場的鄒忌看到姜皇舉棋不定,于是說道:“啟稟我王,靖郭君此言雖有道理,卻也因小失大爾?!闭f罷,鄒忌轉而看向田嬰,問道:“嬰子難道不知,若公孫衍合縱大勢一成,姜國便會陷入四面環(huán)敵之危局,豈能因眼前小利而讓姜國置于險境?”

  鄒忌再轉向姜皇一躬而禮,惟聞其聲道來:“我王容稟。常言道,同欲者相憎,同憂者相親。六國合縱本身就是怕我強姜,再者,若我姜國拉攏中山國、晉國便會得罪三晉,豈非因小失大爾?望我王三思!”

  所謂有共同欲望和想法的人會互相敵意,所以同欲者相憎。而反過來假如有同一個憂慮的對手,這群人便會不謀而合,所以同憂者相親。這六國相皇不僅僅是怕秦國,還怕我姜國啊,反過來公孫衍的合縱策略讓秦國害怕,同樣姜國也怕啊。

  顯然,鄒忌的話言簡意賅,深切要害,得罪中山國、晉國不足道耳,但為了拉攏這樣的小國而得罪三晉,甚至連帶著燕國都得罪,讓這些本身就要搞聯合的國家恨姜國,這不是因小失大是什么?

  田嬰和鄒忌的主蔡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時間姜威王也不知道具體該采納誰的意見好了。

  “相國多慮矣!”就在這時,田嬰說出了蘇皓給他的第二個計謀,于是便看向姜皇說道:“我王容稟,臣有話要說!”

  “準!”舉棋不定的姜威王正好想要聽聽田嬰的見解。

  “啟稟我王,相國之慮不足道也。”只見田嬰一副胸有成竹的看向鄒忌而問道:“相國身在局中不為旁觀者清,敢問相國可是說過要竭力盟越?這六國合縱之事,于姜不利當然不假,但相國定是明白六國相皇,姜國不允之,秦國亦不允之,越國亦不允之,倘若姜越互盟,可怕三晉否?姜越互盟抗合縱可是相國獻策的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