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年許多達官顯貴都喜歡效仿戰(zhàn)國四公子豢養(yǎng)門客,竇嬰作為竇太后的侄子又是大漢丞相當然也不例外,府上聚集了很多門客,這天竇嬰與門客們在府中舉辦酒宴,恰逢好朋友田蚡上門拜訪,竇嬰自然不會怠慢,在自己旁邊加了個席位。
田蚡環(huán)視滿堂的食客,笑道:“還是丞相氣派啊,這么多的門客,恐怕整個大漢朝也找不出比您還多的了吧?!?p> “哪里哪里?!备]嬰連連擺手,說道:“我竇嬰之所以能有今日的這份氣派,里面還有田兄你一份功勞啊。”
田蚡笑著敬了竇嬰一杯酒,想起了當初朝廷推選丞相的事,當時百官之中只有自己和竇嬰的呼聲最高,還好那時候籍福提醒了自己:“魏其候為官資歷最長,在大臣中的聲望也是最高的,況且您一直在魏其候的手下,您做丞相恐怕輿論不利,不若將這丞相之位讓與他,您做太尉,這樣您的官階跟他差不了多少還落得一個讓賢的美名,豈不美哉?!?p> “王孫言重了,這丞相之位本就該是您的,無論是資歷還是輩分您都是當之無愧?!?p> “呵呵?!备]嬰笑了笑,不再談論,而是問道:“對于這次的和親事件,你怎么看?”
田蚡沉吟一聲,道:“我認為皇上做的很正確,和親這條的確應該廢除了,只是恐怕會有些困難?!?p> “和我所想一致?!备]嬰點了點頭:“朝中百官問題倒不大,問題只在太皇太后?!?p> “是啊,我擔心的也是她老人家?!碧锿`頓了頓道:“不如明天早朝由你我牽頭聯(lián)合其他幾位大臣試試太皇太后的口風,如何?”
“嗯~也好?!备]嬰點點頭。
第二天,未央宮大殿,文武百官齊聚朝堂,劉徹如往常一樣坐在中央的龍椅上,竇太后坐在旁邊。
“眾位卿家,本來我老婆子不該出現(xiàn)在這,只是聽說有些人對于和親一事有不同看法,老婆子我這才過來看看聽聽?!?p> 竇嬰率先站出來說道:“太皇太后、皇上,臣認為匈奴人反復無常,縱使和親也不能保證邊關穩(wěn)定,不若就此廢除和親之策?!?p> “嗯?!眲匦睦锖苁菨M意,竇嬰雖為竇姓外戚,可不論是之前的新政還是現(xiàn)在的和親都站在自己這一邊,丞相這個位子沒有給錯人。
竇太后似沒有聽見一般,沒有說什么,臉上也看不到喜怒。
田蚡緊跟著站了出來:“微臣認為丞相言之有理,對于匈奴我們絕不可再任由其猖獗下去了?!?p> “還有誰贊同丞相的意見?”朝廷重臣中丞相和太尉都支持廢除和親,劉徹很是高興,不由得得意的看了竇太后一眼。
“臣也贊同。”
趙綰、王臧、王恢以及其他幾位大臣也都站了出來。
“臣反對?!?p> 莊青翟!看到他劉徹的臉色瞬間冷了下來,可他卻似看不到一般。
“皇上,昔日高祖親征匈奴,被困于白登山,幸用陳平之計得閼氏相助,才得以脫險,回朝后高祖深感武力并不能解決邊境問題,這才以和親之法籠絡匈奴,邊關百姓也因此才不用再受戰(zhàn)亂之苦,如今陛下卻又要重起戰(zhàn)火,邊境數(shù)十年的繁榮穩(wěn)定毀于一旦,百姓也將再次陷入戰(zhàn)亂之苦?;噬?,和親之策絕不可廢啊。莊青翟說完偷偷看了一眼竇太后。
韓嫣哼了一聲,道:“昔日高祖以和親之法籠絡匈奴,不過是一時之策,為的是讓剛剛經(jīng)歷過戰(zhàn)亂的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如今百姓富庶,國庫充盈,這正是對匈作戰(zhàn)的最好時機?!?p> 許昌捋了捋胡須,慢吞吞地說道:“由以往的教訓可知,匈奴這種馬背上的民族,向來驍勇善戰(zhàn),若開戰(zhàn),我方必定損失慘重?!?p> 對于許昌的表現(xiàn)劉徹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這老東西一直都是竇太后忠實的支持者,這個時候能反過來贊同廢除和親出兵匈奴那才奇怪呢。
王恢笑道:“許大人說歷史,那許大人可知道在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代國,國土不過方圓幾十里,它的北邊就是匈奴,但是代國卻成功的阻止了匈奴南下,保護了它的百姓,一個小小的代國尚能抵御匈奴,如今我大漢不知比它大出多少倍,卻承受著比它承受的還要多的攻擊,就是因為我們太過窩囊,所以這一仗必須要打,而且要打出國威,打得匈奴知道害怕?!?p> “打?怎么打?”
面對王恢的慷慨陳詞,韓安國淡淡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匈奴是游牧民族,隱藏在草原戈壁之中,尋找他們異常困難,而且就算我們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匈奴人,但那時我們的軍隊已經(jīng)筋疲力竭,能不能站得住都是個問題,幾位大人想讓兵士們?nèi)绾稳ッ鎸σ砸荽齽诘男倥F騎?”韓安國頓了頓,接著說道:“退一步講,縱使我們僥幸打贏了,我們的百姓都是種地的啊,要那大草原大戈壁有什么用?那地方能長出糧食來嗎?況且高祖皇帝是不會因為一些恩怨就置天下百姓的安危于不顧。”
“這……”
幾個主戰(zhàn)派面面相覷,都被韓安國的這幾個問題問住了。
還沒等武帝開口,一直面無表情沒有表態(tài)的竇太后用拐杖敲了敲地面,說道:“好了,眾位卿家的意見,老婆子我都聽清楚了,韓大人說得很對,找不到、打不贏、費力不討好。”
竇嬰等人想說什么,韓嫣輕咳了一聲把幾人攔了下來。
“關于這件事的討論就到此為止吧,與匈奴和親的不變?!备]太后說完便在明樂的攙扶下離開了朝堂。
“恭送太皇太后?!?p> 劉徹早就料到了會是這種情況,并沒有過多的沮喪,坦然的結(jié)束了朝會。倒是主戰(zhàn)派的幾個人尤其是趙綰王臧心里很是不甘,下朝之后跟隨劉徹進到了宣室。
看著下站的幾人,劉徹笑了笑:“幾位愛卿還有什么事嗎?”
王臧問道:“皇上,我們可以說服韓大人的,您為什么要終止討論?”
“不是我,是太皇太后。”
王臧說道:“若是您執(zhí)意要求繼續(xù)討論,太皇太后怎么會不同意?!?p> “你們有沒有想過,就算贏了這場討論,又能怎么樣呢?只要太皇太后不點頭,一切都是徒勞?!?p> 趙綰道:“陛下為什么一定要聽太皇太后的安排?您才是皇帝,和不和親,應該由您做主?!?p> 劉徹被趙綰的話嚇了一跳:“可,可她是朕的祖母啊?!?p> “皇上,您有孝心自然是好的,但是臣認為,日后的政事,還是不要向東宮請教的為好,莫要忘了呂氏的教訓?!?p> 此話一出,所有人心里都是一驚。
韓嫣拉了他一下:“趙綰不可胡說!”
楊得意也是聽得心驚膽戰(zhàn)的,心道“這倆人是打了雞血了嗎?居然把太皇太后跟呂氏放在一起,這話要是被她老人家知道了,你們有幾個腦袋夠砍的啊?!?p> 楊得意一邊想著一邊抬頭向四周看了看,還好殿中沒有旁人,心中不由得也松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