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巍打開菜單。
菜單中,赫然顯示著柏家的七口人,依次為柏巍的結(jié)發(fā)妻子柳氏、柏巍的大兒子柏景、兒媳潘氏、柏巍的二兒子柏文、三兒子柏武,以及孫子柏樂和孫女柏萍翠。
懷揣著期待,柏巍先是打開了老大柏景的屬性面板。
在他印象里,這孩子一向聰明機靈,故而他還活著的時候,一直都是將其視作自家產(chǎn)業(yè)的繼承人來看待。
便看見一行行文字彈出。
【姓名:柏景】
【身份:魏郡柏氏(族長)】
【性格:貪婪好色,投機取巧,貪圖享樂】
【年齡: 29】
【屬性:體質(zhì)4,靈敏5,智商5,情商6,意志1,悟性4】
【天賦:算數(shù)(初級)、裝模作樣(初級)】
......
“逆子!老夫要打死這個逆子!”
看完了屬性之后,柏巍只覺得整個人瞬間都不好了,恨不得立馬爬出棺材,去教訓這個裝模作樣的不肖子孫。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家老大居然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玩意兒!
貪婪好色、投機取巧、貪圖享樂?
還尼瑪情商6、意志1?
這樣的一個人,居然繼承了他奮斗了一輩子,才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產(chǎn)業(yè)?
老夫的柏家,遲早要敗在這個逆子手中??!
不行,絕對不能這樣放任下去了。
眼下還有自己的結(jié)發(fā)妻子柳氏能約束一二,將來若等柳氏也亡故了,那就真沒人能阻止這個逆子敗家了??!
柏巍突然無比地慶幸。
幸虧自己開啟了祖宗模擬器,還能憑借著商城道具來挽救一二,不然將來柏家敗亡了,那自己可就死不瞑目了。
好不容易才冷靜下來。
柏巍有些忐忑地點開了自家老二的屬性面板,心里只希望這個自家唯一的讀書種子,不要像他大哥一樣,是個人模狗樣的東西吧。
文字框再一次彈出。
【姓名:柏文】
【身份:魏郡柏氏(男性族人)】
【性格:向道之心,認真刻苦,鍥而不舍】
【年齡: 23】
【屬性:體質(zhì)3,靈敏2,智商6,情商2,意志9,悟性2】
【天賦:文學(初級)、毅力恒心(中級)】
......
這次柏巍看完之后,卻只能一陣沉默。
同時他對這個連續(xù)三次鄴城大學入學考試失敗的二兒子,也是愈發(fā)心疼了。
只能說,有時候老天爺真的很不公平!
假如老二柏文能有他大哥柏景一樣的悟性,那么按老二的毅力和刻苦勤奮,恐怕早就考入鄴城大學了吧。
又哪里還需要再去考第四次!
柏巍最終點開了自家小兒子柏武的屬性面板。
【姓名:柏武】
【身份:魏郡柏氏(男性族人)】
【性格:樂觀豪爽,好慕任俠,淺嘗輒止】
【年齡: 17】
【屬性:體質(zhì)6,靈敏7,智商2,情商5,意志4,悟性3】
【天賦:交際(初級)、直覺(初級)】
......
好在自家小兒子的屬性并沒有什么問題。
雖然那淺嘗輒止的性格,以及才兩點的智力,讓柏巍仍舊很不滿意。
可是相比起來,柏武的屬性卻無疑是明顯好很多了。
最起碼,遠遠沒有另兩個臭小子那般,讓自己近乎心力憔悴。
這般想著,柏巍便琢磨起該如何兌換商城的道具來。
本來還有一個男性家族成員的,也就是自己的寶貝孫子柏樂。
可柏樂眼下才六歲,就暫時沒有考慮的必要。
于是在經(jīng)過了慎重思考過后,柏巍咬咬牙,決定一次性花光目前的所有能量。
反正根據(jù)之前看到的數(shù)據(jù),這個祖宗模擬器當前每月都能獲取100點能量,等將來柏家壯大了,甚至還可能會更多。
于是柏巍一次性購買了三件增益buff類道具,分別為聰明伶俐(初級)、舉一反三(初級)、認真刻苦(初級)。
其中,價值30點能量的聰明伶俐(初級),以及60點能量的舉一反三(初級),都被他分配給了二兒子柏文。
至于那個混賬大兒子柏景,再三猶豫后,柏巍還是甩過去了一個10點能量的認真刻苦(初級)。
......
鄴城西坊的一處小宅院之中,柏文端坐在屋內(nèi),正手里捧著一本鄭玄的《毛詩傳箋》,坐在席上苦思冥想。
這些年里,隨著公孫紙和印刷術的傳播,書籍相較于前朝已然便宜了許多。
雖然仍不是底層百姓能負擔得起的,但如柏家這般略有家業(yè)的小康之家,卻無疑有了一條獲取知識的時候。
起碼在前漢,這類有注解的經(jīng)學典籍,可都是被無數(shù)世家當做最根本之物來珍藏的。
倘若沒有足夠的地位和社會關系,地方豪強哪怕再有錢,也照樣接觸不到這些珍貴的知識。
而到了燕朝,卻是直接花錢買參考書就行了。
沒錯,鄭玄所著的這本《毛詩傳箋》,可是被當作鄴城大學的官方參考書的。
畢竟這位三十多年前病逝的“經(jīng)神”,可是本朝太祖的師叔來著。
兩人同出于馬融一脈的古文學派,而當年大燕朝將立未立之際,正是在本朝太祖的請求下,鄭玄才創(chuàng)建了世間的第一所大學,即鄴城大學了。
之后洛陽和長安也興建大學時,所選最早一批的博士,同樣多是鄭門的學生。
是故鄭學也就逐漸成了這幾座大學中的顯學。
尤其是鄭玄當年親手建立的這座鄴城大學,歷年的大學入學考試,考的可全都是鄭學的內(nèi)容。
而那些想入學鄴城大學的貧寒士子們,也都得先買來鄭玄的著作,然后苦讀數(shù)年,才有可能在入學考試中脫穎而出。
“以興臣仕于君,以求行道,道若不行則移去......?!?p> 柏文一邊朗誦著《毛詩傳箋》,一邊卻又忍不住琢磨了起來,以至于原本洪亮的讀書聲也逐漸弱了下去。
他讀書向來如此,當年給他啟蒙的先生就曾說他駑鈍,可他卻仍舊熱愛讀書,并且總想要辨清書中的道理。
為什么是這樣呢?
結(jié)果就導致無論什么書,他讀起來都緩慢無比,近些年來,甚至因此而成了街坊們的笑料。
本來他也早就習慣了。
然而正當他苦笑一聲,準備放下這句仍舊有疑惑的批文,再繼續(xù)往下讀時,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卻忽然涌上心頭。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