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在燕朝當祖宗

第四章 親戚

我在燕朝當祖宗 仰望凌霄 2185 2019-11-07 18:08:09

  大約半刻鐘后,那中年胖子便被接引進了包廂內(nèi)。

  原本正查賬的那名奴仆見狀,卻是極有眼色地拉上酒樓掌柜,便退了出去,任由自家主人和那胖子在包廂中大眼瞪小眼。

  一時間里,氣氛竟是古怪到了極點。

  好半天后,柏景才終于忍不住了,放下茶杯,便試探著問道:

  “話說舅舅來找我,是為何事?”

  便見那中年胖子咧咧嘴,便笑瞇瞇地吐出兩個字來:

  “借錢!”

  “又來借錢?”

  柏景一聽是借錢,也瞬間變了臉色。

  要知道,這位王明王境華,以前就一直喜歡來找他們柏家借錢來著。

  卻從來都不還!

  最關鍵的是,偏偏柏景居然還不好直接回絕。

  因為他們柏家在鄴城,之所以能維持著這么大的產(chǎn)業(yè),而沒有被一些對手用盤外招打垮,背后依仗的,正是這么一位當著官的親戚!

  這位王明王境華,可是鄴城四縣尉之一,名副其實的正八品官員。

  而本朝的縣尉之責則延續(xù)了前漢的傳統(tǒng),除了維持治安以外,更關鍵的還有親理庶務,分判眾曹,割斷追催,收率課調(diào)等。

  也就是說,無論行政、司法還是財政,這個胖子都可以插手!

  甚至連清理街巷等雜事,也同樣都歸他管!

  另一邊。

  柏巍在看到這胖子后,也是忍不住感嘆了起來。

  理論上來說,這名為王明的胖子確實算柏景的舅舅,只不過并非是人們尋常理解的那種罷了。

  他其實是柏巍的連襟。

  柏巍當年娶了老東家的大女兒,王明則是娶了其小女兒。

  故而柏景之前稱呼他為舅舅,倒也沒什么不對。

  王明是太原祁縣人,據(jù)說是還是那個太原王氏的成員,不過他們這一支無疑是徹底破落了,王明最初在并州,也不過是當個郡中文吏而已。

  然而在十幾年前,馬超、孟達、申儀等武人突然于雍涼二州起兵叛亂,試圖擁立晉王公孫平為帝。

  兵勢最盛時,甚至還曾一度攻陷并州、侵略河北。

  戰(zhàn)亂之中,王明就一路逃難到了鄴城,當時落魄得甚至連飯都吃不起。

  不過王明畢竟是士族出身,甚至還曾入學過鄴城大學。

  所以當時他雖然落魄,但卻仍舊被老東家所看重,不但將小女兒嫁給了他,還在成婚時送上了一大筆嫁妝。

  也正憑借著這份嫁妝,王明最終買通了官場上的門路,成功補上了一個市吏的缺,從此便在鄴城扎下了根。

  之后王明升任市長,再升任府監(jiān)錄事,最終一路升到了縣尉。

  可謂官場得意。

  只不過其每次升遷背后,其實都有柏家出的一份力。

  如今國朝建立不過三十多載,吏治尚清,底層的胥吏都不敢放開手腳撈錢。

  但王明卻有一個來錢的好辦法,那就是找柏家借。

  畢竟借錢么,你情我愿的事情,親戚之間相互接濟下怎么了?

  你管得著么?

  當然了,至于說他借的錢究竟什么時候還,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而柏巍當初的生意也才剛起步,正好需要官府中有人來幫襯一二,再加上大家畢竟都是親戚,所以歷年來也借了不少出去。

  做為回報,王明則是為柏巍的生意保駕護航。

  柏家如今這數(shù)千貫的產(chǎn)業(yè),除了柏巍當初經(jīng)營有方之外,王明在官場上的庇護也是有不小功勞的。

  只不過近幾年來,王明找柏家借的錢卻是越來越多了,以至于柏巍生前最后這幾年里,都不經(jīng)有些心疼起來。

  ......

  另一邊。

  “話說,舅舅這些年來跟我們柏家借的錢,都有上千貫了吧?”

  柏景咬著牙提醒,試圖要讓王明知難而退。

  畢竟如今大燕朝的八品文官,即便算上職田的收入,每年明面上也不過才二十貫錢、四百旦糧而已,這還是收成正常年份的數(shù)據(jù)。

  若是有什么旱災、蝗災,職田收到了影響,那么收入只會更少。

  而這位自家的舅舅,在這十幾年中卻是已然借了上千貫錢,差不多相當于他十幾年來全部明面上的收入!

  “確實如此?!?p>  王明仍舊是嘴角含笑,仿佛絲毫未聽出柏景話語中的拒絕一般,而是繼續(xù)道:

  “不過我這次來找你,卻是打算再借五百貫錢!”

  “五百貫?”

  柏景忍不住吸了口涼氣,他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

  本來他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的。

  若是借錢數(shù)額僅在五十貫以下的話,那么看在親戚的份上,這筆錢借了也就借了。

  再多,卻不行了。

  畢竟如今借出去的,可都是他的錢!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這個舅舅,居然敢這么喪心病狂!

  五百貫?

  還能不能好好作親戚了?

  “莫急,且聽我先說完。”

  仿佛是看出自家外甥已然有些動怒了,王明當即也不扯別的,而是笑著進一步解釋了起來:

  “我之所以要借這五百貫,不過是為了升遷而已,待我升了官之后,先前從你們柏家所借的一千五百貫錢,甚至再加倍還給你們,都不是不可以?!?p>  “那你又如何加倍還?”柏景忍不住質(zhì)疑道,畢竟在他看來,自家舅舅方才這話實在沒譜。

  “我聽說前幾天武安縣令于任上病逝了,如今武安縣令空缺,我便打算去接替起這個職責來。”

  “我記得你們柏家在前漢時,不正是魏郡武安人么,屆時我必將縣中放貸之事俱交由你們柏家來主持!”

  王明越說越熱切,說到最后,甚至都忍不住搓起了手來:“那么就算我這武安縣令任期不過三年,以賢侄的能力,三年里難道拿不到兩百畝的良田么?假設一畝良田按十五貫算,那這兩百畝良田不正好就價值三千貫么?”

  柏景同樣越聽越是心動,聽到最后,甚至已然是有些口干舌燥起來。

  好在他心底里仍保持著一絲清明,便連忙拿起茶杯抿了口,隨即裝作一副毫不動心地模樣質(zhì)疑道:“不過五百貫而已,舅舅你又如何能買到縣令這種位置?”

  按照當前的社會風氣,縣令這種地方一把手的官職可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

  畢竟又不是前漢靈帝那個賣官售爵的時代。

  王明聽了卻連忙否認道:“誰說我要花錢買官了?我不過是要用這五百貫來打通底下的關節(jié),好去見一面剛上任的那位鄴城御史而已!”

  瞧見柏景的表情有些疑惑,王明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賢侄有所不知,之前朝中司馬老相公舉薦了太原王昶來擔任鄴城御史。就在兩天前,這位新任鄴城御史剛到來任上?!?p>  “而湊巧的是,我也正好姓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